比较文学的学科定位及元

——泛比较文学论

作 者:

作者简介:
辜正坤(1951-),男,四川仁寿人,北京大学外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 外国语学院,北京 100871

原文出处:
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

内容提要:

比较文学界何以出现反对人们进行文学比较这种怪现象?谜底在于:18-19世纪西方历史比较语言学派通过历史比较的实证方法,描述世界许多民族语言是如何相互影响、衍变的,以便勾勒出国际语言之间的关系史和谱系树。Littérature Comparée(旧译“比较文学”)这个概念就结胎于这样一种历史语境。传统比较文学和历史比较语言学二者都强调影响研究和关系史研究。误创的学科名称Littérature Comparée理所当然地被误读和误译成了“比较文学”,后来却又歪打正着地孳乳出了更为名副其实的比较文学学派。澄清这种错综复杂的学科命名的纠葛,有助于揭示出中西文学比较在国际比较文学研究中特殊的比较价值。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2003 年 03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I0-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919(2002)06-0068-10

      1.比较文学学科正名的重要性

      创建或定位任何一个学科的首要工作是正名工作。正名这个概念容易使我们联想到儒家学说,因为它是儒家学说的核心概念之一。当孔子的弟子子路问孔子,如果他一旦管理国家政治,首先打算从何入手展开工作?孔子的回答是:“必也正名乎。”[1](P2506)当然,孔子的所谓正名,并没有系统地从逻辑学或认识论方面澄清名实关系问题,而是非常明确具体地主张用周礼作为尺度去正名份,以摆正当时人们各自所处的政治地位和等级身分。他认为当时的社会混乱状态首先是由于“名”“实”之间的混乱状态造成的。所以他强调“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1](《论语·子路第十三》)。从他对政治问题上的名实之辨,可以看出他极其重视概念(名)和它所代表的具体事物(实)之间的关系。名不副实会引发出许多纠纷与问题。

      国际比较文学界近百年来关于比较文学定义的争吵正好证实了正名工作的重要性。究竟什么是比较文学?学科命名的产生与历史语境有何关系?学科命名是随意的还是必须依从起码的语义规范及由此而来的学科本体规范?如果一个错误的学科命名产生后,是由命名者负责还是误读学科命名的人负责?误创的学科命名有否可能因弊成利,促成名实相副的真正有意义的学科?当代国际比较文学学派如何依据正确的命名及其内涵来加以划分……所有这些问题,都和比较文学学科定位的命名问题纠缠在一起。因此,比较文学学科的正名工作确实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传统比较文学与传统比较语言学在学理上遥相呼应

      许多学者认为比较文学这门学科是在19世纪诞生于法国。梵·第根(Paul Van Tieghem,1871-1948)、伽列(Jean-Marie Carré,1887-1958)和基亚(Maríus-Francois Guyard,1921-)可以说是这门学科的早期代表人物。他们强调所谓比较文学(Littérature Comparée)的基础研究是影响研究,是事实联系(rapports de fait)性颇强的实证性研究,是所谓“国际文学的关系史”。显然,这种比较文学实际上并不是本体意义上的文学研究,倒不如说是历史研究的分支,或者至多是文学史的分支。为了以示区别,我把这种比较文学称为传统比较文学。

      传统比较文学对学科自身的定位思路,首先渊源于欧洲早期的比较语言学(Comparative Linguistics)(我称之为传统比较语言学)。然而中国比较文学界似乎至今未能对这门学科与当时西方语言学研究成果的关系加以强调和研究。虽然有的学者认为1800年法国动物学家居维叶(G.De Cuvier)发表的《比较解剖学》或德日昂多(J.M.Degerando)的《哲学体系的比较史》可能与这个术语有联系[2](P45),但比较文学(Littérature Comparée)作为一个学科概念的产生更有可能和当时显赫一时的历史比较语言学派的研究理路相关。众所周知,正是运用历史比较的方法,历史比较语言学派取得了划时代的学术成就。尤其是印欧语系语言家族的谱系关系得以初步理出一个头绪,至少对于西方人来说,可谓具有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那样重大的意义。这种学术成果对比较文学的创始人无疑有一种相当强烈的暗示效应。比较语言学的旧名是“比较语文学”(Comparative Philology)。鉴于philology(语文)这个词在美国和欧洲大陆常常意味着对文学作品进行学术研究,容易引起误解,所以西方学者转而使用比较语言学(Comparative Linguistics)这个名称。同时,语言学界还有历史语言学(Historical Linguistics)的分法。历史语言学通常研究一种或数种语言的语音系统、语法和词汇方面的短期变化和长期演化。传统的历史语言学和比较语文学结合起来就孳乳出了历史比较语言学这个学科命名(Historical-Comparative Linguistics)。

      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产生可以上溯到但丁(1265-1321)的《论俗语》(De vulgari eloquentia)。该书认为,“不同的方言以及后来的不同语言,是由一个原始语言,经过历史变化以及使用者在地域上的扩散而发展开来的”[3](P183)。1786年,威廉·琼斯(1746-1794)在他主持的孟加拉亚洲协会发表演说,鉴于梵语和欧洲语言之间的大量相似点,他宣称它们必定有一个共同的起源。他的这一段话获得国际语言学界的普遍引用。[4](P466)19世纪早期的历史比较语言学家中最著名的学者可以推丹麦人拉斯克(Rask,1787-1832),德国人格里姆(1785-1863)以及葆朴(1791-1867)。1808年,F·施莱格尔的论文《语言和印度人的智慧》强调语言的“内部结构”(词形学)对于研究语言的谱系关系十分重要。他创造了vergleichende Grammatik(即现在仍然常用来指称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比较语法”)这个术语。[3](P190)正是在他们的研究工作的基础上,产生了19世纪中叶在语言学界最重要的语言学家施莱歇尔(Schleicher,1821-1868)的研究成果。施莱歇尔根据语言共同的特征(词汇对应关系、语音变化结果等),把语言分为不同的语系,并且为每个语系构拟一个共同母语(Grundsprache)。所有的语系都追溯到一个具有语系内各语言共同特征的始源语言(Ursprache)。通过比较各语系间被证实的对应关系,可以构拟出这些语系的始源语。[3](P195)从上述语言学家们的研究可以看出一个共同的努力方向,这就是致力于通过历史比较的方法,理清世界至少是欧洲各民族语言之间的谱系关系,用实证的办法描述它们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相互接受、相互衍变的。换句话说,历史比较语言学家们是想彻底弄清国际语言之间的关系史,最终将全世界的语言都以一种类似施莱歇尔构拟的那种谱系树模式(Stammbaumtheorie)描述出来。显而易见,“比较文学”(Littérature Comparée)这个概念就结胎于这样一种历史语境。另外,Littérature这个词虽然主要指称文学,但偶尔也可以指广义的文献、文化。这给使用Littérature Comparée这个学科名称的学者提供了根据需要随意扩大或缩小学科包容范围的方便。如果自己的研究成果是较纯粹的文学,自然使用比较文学这个涵义。如果自己的研究成果属于其他范围,例如历史或艺术之类,也可以因为比较文学可以朦胧地涵盖他们,于是也坦然地使用比较文学这个学名。因此,Littérature Comparée对某些投机学者而言,成了一个富于弹性的万灵学科。当这个学科比较热门的时候,就可以心安理得地把自己的一切文章都归到这个学科的名义下。Comparée这个词则是表明其研究方法侧重像历史语言学派擅长的那种历史比较实证方法,这个词虽然可以指对事物的同异两个方面进行比较,但是更侧重同的比较、侧重相似点的比较。这和历史语言学家们侧重语言间的相似点比较和影响比较是如出一辙的。侧重异的比较的法语词是contraste,英语是contrast。这类侧重差异的比较虽然也势不可免地在研究中涉及到,但是没有成为历史比较语言学派和传统比较文学学派的重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