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F08;G40-0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870(2003)03-0009-06 引言 人们常用学历主义一词来概括日本教育的特质,同时这也被说成是日本教育变质的根源。对此加以批判非常容易,可是批判之前必须对以下问题进行研究。一、为什么日本社会会出现学历主义的现象?二、学历主义和日本现代化的形态有何相关?本论文认为,学历主义深深扎根于日本现代化的方式之中,显现了日本教育的特征,本文称之为日本模式。以下就对这个日本模式的结构、功能及变化过程加以分析。 一、日本型学历主义 1.学历主义产生的原因 学历主义或者说学历社会是什么,若对此深究,会意外发现该词内涵非常模糊。以新闻媒体为中心,人们在议论日本的教育问题时,经常使用这个词,结果使之内涵变得有些破损不堪。如果对其意进行梳理,可以析出以下三方面的内容:(1)个人的社会地位和报酬的获得受学历左右。(2)因此,社会成员为了获得高学历而竞争。(3)结果,孩子受到来自父母的过多的期待和压力。人们使用学历社会一词一般指其中某几个意义的组合。受验体制这个词主要指第三个方面的意义。在这个意义上,受验体制可以说是学历主义现象的一个侧面。 英国学者多尔(R.P.Dore)在《学历社会》一书中,从国际比较的角度出发,对日本的受验体制作出了精辟分析。在和英国比较的基础上,多尔对学历社会在日本社会的出现提出若干见解。以下为我对多尔理论所作的整理。 首先,日本和英国的基本区别在于,社会发展和教育等现代制度的建立之间的时间对应关系不同。一般来说,欧洲诸国特别是英国,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其它现代制度和经济发展都经历了很长时间,其间互相影响,经历了反复的试行错误才发展完善起来。以英国为例,首先是产业革命,而后是各种现代制度的发展,其后才是现代教育制度的确立。尤其在初等教育阶段,国民的就学率已经扩大之后,出于对工场里青少年劳动力的照顾,政府才建立义务教育制度。这被认为是政府在制度和财政上介入教育的开端。与此相比,在西方诸国经历了长期发展,社会发展处于停滞期时,日本才引进西方现代制度,这时,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教育才被导入。日本的现代化是通过政府之手有目的地推进的,现代诸社会制度是促进现代化的手段,而学校教育制度为其之一。因此,日本的现代化发展过程,打上了日本社会的独特印记。 基于以上原因,日本的经济发展具有二重结构。日本的现代化过程首先是有目的地导入现代组织和技术。之后,在传统的经济结构中,相对比较小的现代部门形成,而后逐渐扩大发展。最先成为现代部门中心的是政府机构,其次还有引进外国组织和技术的民间企业。但是,传统经济部门和现代经济部门之间的差异不可能轻易消失。在某种意义上,这种差异直到现在还存在。这意味着劳动市场的二重结构,进而是社会机会的二重结构。作为现代化中心的政府,独占了设计日本社会的机能。作为政府核心的官僚,各种待遇很高,而且参加工作之后,还有到海外工作学习的机会,也能得到其它各种各样的人力资本投资。到现代化程度高的企业去工作,也能得到比传统经济部门就业人员较好的待遇。 第二,传统的身分制度的崩溃。日本传统的社会阶层,受到现代化的影响,制度上和经济上都受到沉重打击。同时,作为现代国家的日本,为了动员社会全体成员实现社会目的,不能不强调全体国民的整体性。在意识形态上,也强调社会机会向社会全体成员开放。虽然,这并不意味着实质上的经济或文化的差异消失,但是,束缚社会成员设计自己未来的框框少了。 从上述两个特征中产生的结果是,大范围的社会成员形成到现代部门中去工作的高期望。与此相对应,现代部门在选拔人才时,也把学校教育作为选拔基准。这一方面说明,由于从外国引进的知识由学校来教育,在实践中,期待学校教育所形成的知识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为了给予社会的某些成员特别有利的社会机会,需要支撑这种作法的强有力的合法化理论。为此,成为选拔基准的不能是出身门弟,必须是个人所具有的能力。学校教育制度,整体充满反复的评价和选拔。在这个意义上,学校里的学业成绩和能力主义原理(meritocracy)最适合。另外,在上述的国民动员的现代国家的政纲中,必须在全体国民中普及初等教育。为此,必须向初等教育的毕业生开放向高一级学校升学的机会。这样一来,向高一级学校升学的可能性,以及到现代部门中就业的可能性得到制度上的保证。在此,向上一级学校升学与否直接和社会机会的获得与否相联系。虽说因经济原因,不得不放弃升学想法的人占大部分,但随着具有经济支付能力的家庭的增加,依据学业成绩进行的选拔考试激化。这样的选拔越严格,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学生的素质越高。在这个意义上,学校教育和现代部门的工作对知识的要求相对应。同时,公平竞争,为选拔的正当化提供了依据。这样,一方是教育制度,另一方是雇用结构,两者之间联系的强化和固定化现象可称之为学历主义。 2.学历主义的发展变化 现代化的发展过程,充满种种曲折。上述的学历社会也经历了诸多阶段,形式不断发生变化。首先,明治维新不久,虽说新政府急于导入教育制度,但并没有立即为社会所接受。历史研究证明,在这个时期,存在着人民反对建立小学的事实,也不乏人民烧毁新建小学的证据。初等教育的普及直到明治维新40年后的日俄战争时才实现。对高等教育来说,明治政府成立初期,各省厅(注:相当于中国的中央各部委。脚注均为译者所加,下同。)设立各自的人才培养机构,为了保证生源,不得不付给学生生活费。其后设立的东京大学在建校初期,也面临着如何确保具有相当素质的生源问题。提高学费也经历了很多曲折。到现代部门就业的重要意义,以及学历和就业机会的联接作为制度固定起来需要时间。从明治初期开始,日本的学历主义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