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中的科学主义问题反思

作 者:

作者简介:
于忠海(1967-),男,山东宁津人,江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讲师,硕士。江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江苏 镇江 212003; 于洪卿(1965-),男,山东海阳人,温州师范学院法学院副教授,硕士。温州师范学院法学院,浙江 温州 325000

原文出处: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内容提要:

研究性学习的科学主义倾向主要表现在科学观、哲学观、价值观三个层面上。因此,需要厘清科学教育与研究性学习的关系,进而科学地处理好研究性学习中科学与人文、学习方式与学习观念、教育功利性与主体享受的矛盾,使研究性学习走上正轨。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3 年 11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0-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03X(2003)03-0008-04

      在研究性学习实践过程中,“科学研究”、“科技活动”、“成果鉴定”等几乎成了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必修课;“课外”、“综合”、“应用”被诠释为研究性学习的基本范围和主导。所有这些问题或倾向既违背了研究性学习的教育宗旨,又反映了科学主义教育思潮无形中对中小学教育改革的冲击。因此,反思科学主义的基本特征及其在研究性学习中的表现,厘清科学教育和研究性学习的关系,才能科学地处理研究性学习实践中出现的矛盾问题,使研究性学习走上正轨。

        一、科学主义的基本特征及其在研究性学习中的表现

      “科学主义”一词译自英文Scientism,根据1981年出版的韦氏英文大词典,Scientism有两层不同含义:1、“作为科学家特征的方法、精神态度或教义等”;2、“认为自然科学的方法应该应用于一切研究领域(包括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的主张,……相信只有自然科学的方法才能有效地用来追求知识的信念。”显然,第二种含义由于对科学无条件的推崇和神化,使科学研究走向了一种违反科学原则的极端形式,是科学在其自身发展中异化的产物,因而,一般意义上讲,“科学主义”是一个贬义词,指认识论和科学哲学中的一种思潮或运动。

      科学主义的产生、发展有其深厚的哲学渊源和历史背景。培根的近代经验论、笛卡儿的唯理论以及休谟对形而上学的否定,奠定了科学主义萌芽的哲学根基,而孔德的实证主义则标志着科学主义的诞生。同时,社会历史的演变也为科学主义的孕育、发展铺平了道路,文艺复兴时期科学的反神权功绩、17世纪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和19世纪三大科学发现为代表的两次科技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改善了人类的生活,科学的力量令人震撼,科学主义在对科学的顶礼膜拜中发展、壮大。

      科学主义认为科学是探索真理的唯一模式和途径,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唯一力量。在科教兴国的今天,科学主义教育必然对研究性学习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具体表现在科学观、哲学观和社会价值观三个层面上。

      (一)科学主义的科学观与研究性学习中的泛科学化

      科学主义科学观的基本特征是推崇自然科学和相信科学方法。具体表现为:信仰科学是合乎理性的,以经验为合理性的最终目标,以逻辑为合理性的基本形式;信奉知识是客观的、独立的和超越个人的;确认科学是程式化的事业,追求整体性、普遍性、稳定性的方法论;相信科学和科学方法可以推广至一切领域;主张科学是价值无涉的。

      研究性学习中,科学主义的科学观几乎渗透到教育的各个方面。首先,作为一种课程,将科技活动、兴趣小组等同于研究性学习,认为只要是课外的、能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就是研究性学习,泛化理科知识,使研究性学习内容窄化;注重外在的应用,忽视个体的生成、享受,个体的知识被排除在外,学生只是被利用的工具。其次,片面强调学习方式的规范化、程式化,严格遵循选题、假设、论证、调研、结论、检验、报告、鉴定等程序,使所有学科的学习均表现出一种科学化的倾向。为维护科学的实证与理性,适应学生个体的游戏、直觉、思辨、无规则的跳跃甚至梦等个人化的学习方式受到压抑。再者,研究性学习中追求结果的普遍性、稳定性、客观性,忽视甚至否定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的情绪、情感、态度等人性体验,误以为个人的价值观念会干扰研究性学习的科学性。

      (二)科学主义的哲学观与研究性学习中的方法论

      科学主义的哲学观是建立在其科学观基础上的,是关于哲学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它拒斥形而上学,用科学的标准使科学哲学化,实证精神、逻辑理性成了哲学的主宰;将认识论科学化,用确定、精确、严格的逻辑判断和简单、明晰的科学模式来回答认识论问题;推崇方法论的统一性,试图建立一套统一的、永恒的、中立的、普适的方法论。

      研究性学习中的科学哲学观主要体现在方法论上。第一,否认直觉、思辨、灵感等非理性认识在学习中的作用,认为那是“空谈”、“幻想”,反而将实践等同于经验、实证,无视人自身的反思、改造、成长也是一种实践;第二,认为模糊性、不确定性、跳跃性等对学习的界定是非理性的,研究性学习应该是精确的、严格的、稳定的。第三,科学方法和研究模式垄断了研究性学习,无处不留下“科学”的烙印,“把所有实在,都置于一个自然秩序之内,而且认为只有科学方法才能理解这一秩序的所有方面,无论是生物的、社会的、物理的和心理的。”[1](p.271]

      (三)科学主义的价值观与研究性学习中的个体存在

      科学主义将自然科学看作知识的典范,认为科学是通约的,对所有的对象都是等效的,正如美国后现代哲学家罗蒂所批判的那样:“由于人们总是把‘理性’、‘有条理的’、‘合理的’、‘科学的’与‘客观的’看作同义语,所以他们总是把追求客观真理与运用理性相等同,因而把自然科学看作是‘合理的’典范,科学被看作是在提供‘硬的’、‘客观的’真理。”[2](p.75)这种科学观必然导致科学万能论、技治主义,社会生活体现为形式化、程式化运作的科层制,科学已不再是作为人的创造物出现,而是作为人的一种异己力量而存在,它高于人、统治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