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03)07-0043-03 课程改革的实质是课程(含教材)开发。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教学实施过程,既是对已编制的教材的继续开发过程,也是对学生主体精神与能力的培养过程。充分认识这一点,对深化课程改革、实现学生学习方式变革与教师教学方式变革,对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创造个性的充分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教学过程即教材不断开发的过程 课程理论认为:“课程开发包括两个步骤,第一步先由一批人(如专家)来负责开发,然后在此基础上,又有一批新的人员(教师)开始第二步工作。”[1] 可见,教材编制之后教师对教材的使用过程,也是教材开发过程。据此,我们不妨认为:教材的编制是对教材的第一次开发,教师备课、教学是对教材的第二次开发。 怎样认识教师对教材的第二次开发呢? 课程理论认为,教师第二次开发教材表现在使用教材时“从中挑选出他们认为合适的材料,然后加以讨论、修改和加工,把其转化为适合自己班级的材料”[1]。可见,教师对教材的第二次开发过程即教师的备课过程,其所形成的“适合自己班级的材料”即教案,这在课程理论中被称为“运作课程”。 谈到教师对教材的备课开发,是自有教学活动以来就客观存在的事实,只不过少为广大教师所认识罢了。教师备课,包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对教材内容进行筛选、确定教学方法,编写教案、搜集相关教学资料、制作教具,直到最后“运作课程”的形成,这一系列环节即是一种对教材的继续开发过程。认识这一点十分重要,它可以使我们站在“课程(含教材)开发”的高度上去重新认识备课,去思考“运作课程”的形成。 但是,对“课程(含教材)开发”仅仅认识到教师的“备课开发”这一步,还是远远不够的。 课程理论认为,课程的开发过程“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即它始于学校外部的一个核心组织的工作,而止于课堂教学情景”[1]。对此,笔者认为,我们必须充分认识以下两点: 其一,教师对教材的第二次开发,不仅仅表现为“备课开发”及所形成的“运作课程”,同时还表现为教学过程中对教材(含“运作课程”即教案)的“现场开发”(也称“临场开发”)及所形成的“现实运作课程”。可见,教师对教材的开发,不是通过“备课”一次完成的,因为备课形成的“运作课程”不是一成不变的。这是由于教学情境是千变万化的,“运作课程”还必须依据一定的教学情境随之改变,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再进行一次临场选择与加工,即对教材(包括“运作课程”)继备课之后的再一次现场开发,亦即教学过程中的“临场开发”。 其二,教学过程中的教材开发者,不只限于教师,还包括学生,而且主要是学生。因为教材是编给学生学习的,学生是教材的根本使用者和根本“用户开发”者。学生使用教材究竟是怎样一种过程?学习科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不只是教师“教”的过程,而主要是学生“学”的过程;学生“学”的过程,是一种对教材知识自主发现、自动探究、主动运用的认知过程和能力形成过程。据此我们不难认识,学生对教材知识的发现、探究和运用过程,即是学生对教材的开发过程。教材做为一种教育资源,在未被学生使用时只是一种潜在的教育资源,只有在学生对教材所蕴涵的知识进行发现、探究和运用并被内化与形成能力之时,其潜在性才能变为现实性。此即学生对教材开发的客观存在与学生开发教材的意义所在!我们不妨称学生对教材的这种开发是学生继教师对教材第二次开发之后对教材的第三次开发,既包括对教科书(教材)的开发,也包括对教师通过备课所形成的“运作课程”以及对教师通过教学“现场开发”的“现实运作课程”的开发。可惜的是,许多教师对此不仅仅是缺乏认识,而且在教学过程中仍旧用讲授取代学生对教材开发! “教学过程即教材不断开发的过程”的命题,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课程理论研究上的意义,更重要的是课改实践上的意义。那就是,教师对教材的第二次开发、学生对教材的第三次开发为教师教学方式变革和学生学习方式变革提供了新的理论研究视角和新的实践操作视角。 二 教材第三次开发与学生学习方式变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要求,要“逐步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可见,在新课标教材编制之后,逐步实现上述“四个变革”,是课程改革的4项具体任务。因为它将最终影响到课改目标的能否实现,即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创造个性的充分发展。 但在这“四个变革”中,哪一项是最根本性的变革呢?笔者认为,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是最根本性的变革。其理由在于,学生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学生的“学”而非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教”,即主要取决于学生内因的作用而非主要取决于教师的外因作用。这诚如钟启泉教授等所指出的:“学习方式是教学过程中的基本变量。”[2]也正如澳大利亚教育学者比格斯(J.B.Biggs)所说:即使学生面临的教学环境都一样,由于学习过程中的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结果也会有所不同……虽然有各种因素影响学生学习的结果,但主要因素还是学习的过程。”[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