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早期中国家族企业的成长与特色

作 者:

作者简介:
刘平青,华中农业大学经贸学院博士生 武汉 430070

原文出处:
广东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从中国经济发展史和中西文化交融的共同角度看,早期中国家族企业的孕育与成长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呈现出两方面的发展特色。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对早期中国家族企业与新时期转轨期中国家族企业进行了比较。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2003 年 0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F12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14X(2002)05-0017-05

      中国家族制度自产生以来,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始终以各种变化了的形式继续存在和发展,对人们政治经济活动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鸦片战争之后,作为对传统家庭手工作坊的替代和补充,早期中国家族企业(Previous Family Business以下简称PFB)得以萌发, 以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艰难地生存和发展,而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便引入“苏联模式”,使家庭企业几乎陷入绝境。20世纪80年代转轨期出现的中国家族企业(以下简称NFB,New Family Business)与PFB形成了鲜明对照,使中国家族企业得到稳步发展。

      一、早期中国家族企业的孕育与成长

      PFB的孕育过程还得追溯到鸦片战争以前的明清时期。

      1.1840年以前:封建家庭政权统治时期传统家庭手工业的自给自足与PFB的孕育

      传统中国社会中,家族制度作为封建政权不可或缺的辅助力量,在社会的政治经济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中,一种生产技术,特别是手工业制作技艺,往往是在一个家庭或家族的生产实践中首先总结提炼出来的。类似于英国17、18世纪家族企业的手工作坊在中国宋代就已出现。特别到明清时期,专门垄断一种生产技术而形成名牌产品的家族手工业行业日渐增加。如北京就有勾栏胡同何氏的布,前门桥陈氏的首饰,双塔寺李氏的冠帽,东江米苍党家的鞋,大栅栏宋家的靴,帝王庙街刁家的丸药等等,它们都名躁一时,家资巨万。

      但总的来说,在中国几千年发达的家庭手工业之上却未能建立起现代工业经济。究其原因,至少有三:其一,中央集权的家族政权无不把治家之法推广到治国的范围。视君臣为父子,视国家如一家一族,不赞成用任何物质利益原则来调节人际关系。其二,重道而轻农工商的文化传统。商业排在士农工商四民之末,在传统儒家文化中最没有社会地位。其三,封建家族势力总是极力保守自己家族的技术秘密,技术分工的范围维持在一个家庭内部,技术创新十分缓慢,封建家族政权和发达的家庭手工业共同孕育着PFB,却难以自然发育成为现代企业组织形态。

      2.1840至1949年:家族政权与外国入侵环境下PFB 的萌动与举步维艰

      1840至1949年这一百多年中,中国近代史上记载着的是一段内忧外患、民族存亡的历史。正是在这种动荡激烈的变化过程中,阻碍自由市场经济发展和企业组织形成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桎梏逐步消化以致于被打破,为自由交换而产生的PFB开始萌动。PFB萌动的主要原因:首先,几千年的家庭手工技能的沉淀积累为PFB 的出现提供了现存的生产工艺和能工巧匠。其次,洋枪洋炮打开中国大门的同时,也打破了传统自给自足的思想禁锢;殖民统治者大量倾销商品以及在华投资办厂的商业行为,一方面催生了自由交换的市场经济和企业组织模式,另一方面使得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和家庭手工作坊难以为继,产品需求市场和劳动力供给市场逐步出现。再次,在内忧外患到了民族存亡之时,当时的社会精英从心在仕途转向决心办实业救国,如出现状元企业家张謇。再者,封建家族官僚看到兴办实业,既可捍卫政权统治力量,又不失为一种敛财增收的“文明”途径,于是出现资本与技术、劳动力结合的官僚资本主义。同时,国家政策也向有利于民族企业发展方面改弦更张。如1912年中华民国新政府成立及其所采取的奖励兴办实业等措施,激起了一些商人和资本家进一步“振兴实业”的强烈要求和愿望。

      狭缝中成长起来的PFB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出现以荣氏家族企业为代表的大型PFB。然而,长期的列强入侵和军阀混战, 社会秩序和金融货币制度紊乱,交通梗阻,信息不畅,使得PFB发展困难重重。 特别是家族政权统治势力的存在,典型代表为蒋宋孔陈四大官僚家族,采取压制、排挤和兼并手段,与民争利,PFB举步维艰。

      3.1949—1978年:“苏联模式”时期PFB 濒临绝境并“地下经济”潜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直至“一五”时期,在“综合经济基础论”的影响下,以民族工商业为代表的中国家族企业,有着三五年左右与新兴国营工业和平共处、竞争发展的时期。但好景不长,在此后的一个较长期内,“左”的思想逐渐占了上风。1953年—1956年,经过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后来又经历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生产资料公有化的程度虽然达到了空前之高,但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却遭到不少禁锢。家族企业面临的不是如何发展的问题,而是能否生存的问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路线,允许多种经济形式同时并存、共同发展。家族企业如沐春风,终于迎来了发展的大好时光。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改革开放后重新成长起来的家族企业走了一段“历史的回头路”。它们由“地下经济”而重生,经过十几年的迅猛发展,现已逐步成为中国当前最具活力的企业组织形态之一。

      二、早期中国家族企业的发展特色

      受西方文化的冲击,在具有丰富家族文化底蕴的传统中国文化母体上,最先分裂出来的PFB,难免更多地“遗传”母体的“文化因子”, 表现出如下两方面的鲜明特色。

      其一,治家、治国和治企模式相同并以家族管理模式向企业组织简单移植为主。

      PFB这种新生的企业制度安排, 虽然其生产目的由自给自足向市场交换转变,但企业在选择管理模式时走了“捷径”或抄近路,几乎无一例外地简单移植传统家族模式。制度变迁在此找到了便捷的路径。

      首先,从早期中国家族企业家来源看,他们中的大多数出身于封建官僚家族或本身就是脚踏两只船。有资料表明,PFB 主要创业人的原来身份分别为:买办及买办商人占35.80%,官僚地主占30.86%,一般商人占18.52%,华侨商人占7.41%,手工业作坊主占7.41%。

      其次,从当时的家庭教养和社会教育来看,无论是族塾的任务还是其他一切封建性质的塾学,都是以《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为课本,教育儿童从小就学习修身、齐家、事君、居官、治人之道。家庭教养中更是少不了孔子的父父子子、夫夫妻妻、兄兄弟弟,即仁、义、礼、忠、孝等内容。这样一来,进入PFB的所有成员, 从员工和老板,家族文化已成为他们共同的“公共知识”。企业中移植家族管理模式一切变得极其自然而且乐于接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