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到底“能够做什么”、“应该做什么”?这是教育理论和实践不容忽视的问题。尤其在目前我国的教育改革中,人们所关心更多的是教育应该做什么,而恰恰忽略了它能够做什么的问题,以致表现出许多浮躁的倾向。究其原因,浪漫的理想主义的教育价值观及其人性观在其中起着不应有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学校教育到底能够在哪些方面发挥作用,换言之,在令人眼花缭乱的教育价值追求中,学校教育应当如何确定自己的价值地位,对此应当作出理性的思考。 一、理想主义的教育价值观及其浮躁表现 理想主义的教育价值观认为,教育应当注重个人价值的追求、人的主体意识和全面自由的人格的养成,主张教育应与社会保持一定的距离,不应成为政治和经济的附庸。他们认为我国强调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指导思想,是一种教育的功利主义的价值选择,把教育作为工具来看待,则是对人个性的抹煞。鉴于此,他们对当时中国的教育进行了批评,认为中国教育只从现有的政治和经济发展出发,使教育成为了政治和经济运作的工具,教育成了“文化的传声筒、经济的应声虫和政治的附属物”。这样的教育只能培养出“政治的人”、“经济的人”,从而认为“40多年来的中国教育是失败的教育”。(注:有关理想主义教育价值观的一些主张,参阅余立:《论教育促进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一致性》,载《高等教育研究》1991年第3期;肖振挺:《教育价值取向探新》,载《江西教育科研》1991年第6期;黄葳:《教育的超越价值》,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 进入21世纪,中国各式各样的教育改革和实验,可以说像“雨后春笋”般出现,而且也似乎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和“经验”。然而,在理想主义的教育价值观影响下,教育改革中似乎出现了矫枉过正的、浮躁的倾向,表现出过于理想化、情绪化浓重和脱离中国社会现实的弊端。 (一)对人的主体性作感性直觉的理解,导致目前我国教育改革的理想化色彩浓重。 在教育价值取向方面,理想主义的教育观主张教育不应依附于社会的政治、经济及文化,提倡教育应当“以人为本”、提倡教育的个性化,体现出教育对于人的主体性的追求。他们所理解的“以人为本”中的“人”是作为个体的人而存在的,认为“我们的教育思想由于受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将教育的功能定位在工具、服务上,而忽视了教育的真正主体——个体的‘人’”,(注:高耀彬:《“精致教育”很精彩》,载《中国教育报》2001年2月27日。)因此提倡个性化教育应当远离社会的各种需要,把人的兴趣、爱好、志向以及创造力的培养作为目前我国教育价值选择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实际上,理想主义的教育价值观所强调的人的主体性只是对主体性的感性直觉的理解,而没有达到理性自觉的程度。说到底,它属于一种浪漫的个人主义教育价值观。这种感性直觉的理解方式,尤其是在社会转型期容易出现。本质上它与进步主义教育的浮躁情绪如出一辙。而进步主义教育所造成的诸如教育质量下降、儿童的道德方面的问题,以及由此所受到的批评,已经说明这种教育价值观的局限性。 其实,就人的主体性而言,主体性不能摆脱人所生活的文化氛围、社会环境和道德规范。离开了一定的规范、规则和规律,而抽象地讲人的主体性,是对主体性的践踏。 理想主义的教育价值观强调学生的自由、兴趣和爱好,主张教育就是教育,教育应该摆脱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藩篱,教育的价值只能是满足个人发展的需要。殊不知,离开了规范和责任的自由和兴趣,无异于放荡不羁,这不仅会给社会的发展带来危害,而且也不利于人的发展。因为学校教育自产生以来,就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有着不解之缘,那种为教育而教育的“教育清高说”、“教育独立说”,严格地说都是不科学的。教育永远存在于社会之中,脱离社会的教育是不存在的。例如,仅就教育与社会政治的关系而言,教育摆脱不了政治的制约。有人呼吁社会的政治不能过分干预教育,实际上,他是对某种不良的政治的反对,而期盼着另一种较为宽松的政治氛围。 (二)目前我国教育的浮躁现象是理想主义教育价值现在现实中的情绪化反映。 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中国教育改革,不论是教育模式的实验,还是经验性的教育探讨,都表现出浮躁的情绪化倾向。就教育模式方面,诸如愉快教育、成功教育、和谐教育、希望教育、创新教育以及精致教育等等,可谓层出不穷。这些教育模式一以贯之的思想是,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在教育的操作层面上,尤其是在诸如学生的作业布置和考试方面,则出现了更为浮躁的现象。21世纪的第一个寒假以后,在中国教育界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教育改革”的报道,仅就报刊所宣传的有关“教育改革”经验的题目即可见一斑:“寒假作业花样挺多”——学生作业告别题海,做不做作业学生定;“与其抄作业不如‘开天窗’”;“考试的感觉像春天”——考试为乐,体验成功;试卷学生选,同学相互测;“期末,他们这么考试”——不同班级的学生坐在同一教室考试;无人监考、免考、分层考;期末网上赶考;“老师与学生同场比高低”。有的小学,为了追求所谓教师与学生的亲近,开始实行教师“跪式教学”;有的区教育局提议要“取消班主任”、“学生选老师”,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