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提倡教育过程的人性化 什么是人性,古今中外研究人性问题的学者很多,哲学、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都研究人性,可是,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关于人性的统一的定义,每一个人都从自己的理解出发来诠释人性。《辞海》对人性是这样定义的:人性指人的共性,同“神性”、“兽性”、“非人性”、“反人性”等概念相对,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人性总是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和不同的社会集团中,由于不同的生活环境、丈化教养、心理特征等原因,它有着不同的表现。(注:《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年9月版344页。)我们认为,人性就是人类的本质的心理与行为特征,正是这些本质特征把人类与其他动物及非动物区分开来。所谓本质特征,是指人的心理与行为中那些最深层、最核心的东西,也是人类共同具有的东西。人性是决定人在社会生活中具体行动的最高指挥机关,决定着人在各类特定社会环境中将如何行动,将要做这样的事情而不做那样的事情。所谓完满的人性是由理性和感性、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有机组成的。人性的因素中有先天的成分,更多的是后天社会环境的影响。同时,一个时代的人性的具体表征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这个时代的整体的社会风气、伦理规范、精神风貌。 因为教育在现代社会中已上升成为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几乎每一个人生长发育的青少年时期都是在学校里度过的,人的很多知识、观念是在不断接受各种各样教育的过程中形成的。虽然说“教育并不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万能钥匙’,但它的确是一种促进更和谐、更可靠的人类发展的一种主要手段。”(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1页。)但是,现代的“制度化的‘非人教育’”(如应试教育)显然是与这种希望教育在解决社会和人的危机中发挥作用的诉求相抵触的。一如上述,应该说教育问题与社会和人的危机有着某种程度的关联,即非人性化的教育过程造成人性的缺失,人性的缺失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一位美国社会学家说的好“哪里没有充分发挥教育的功能,哪里就会出现社会病态和退化现象。”(注:(美)查尔斯·霍顿·库利著,洪小良译《社会过程》,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1月版50页。)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问题就与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有关,长期以来教育将教师和书本置于教育活动的核心地位,学生成了“奴隶”、“附庸”。这样的教育造成学生的精神紧张、消极被动、对学生内容了无兴趣,儿童在学前和学校学习初期对学习的好奇和兴趣逐渐低落,甚至消失,代之而起的是对学习的厌烦和对学校的恐惧、不满。“学校当中的‘权力主义’对青少年的自尊心、个性和尊严造成严重的伤害。虽然我们还不能十分明白教育过程造成的紧张情绪后果有多严重,现在中小学生神经紧张,身心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这不仅是各种形式的过度负担造成的(要求他们每天用10多个小时学习),而且是由于教育过程‘创造的’经常不断的压力,我们认为紧张的情绪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其根源是权力主义的教育过程。这可能会造成青少年的神经紧张和不愿学习——学习消极,进而造成其不良的性格特征,还可能酿成悲剧的后果。这种片面强调所谓的制度教育和学校教育,已造成了对人性的破坏。”(注:(韩)金泰昌,何培忠译“世纪大转换时期关于教育的思考”,《国外社会科学》1996年1期。)下面的调查结果就说明了这一点:“全国小学生有心理障碍的占20%-30%,中学生占40%-50%,这个比例远高于成年人。又据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门诊统计,‘学校恐怖症’占门诊儿童的43.8%。”(注:杨东平编《教育:我们有话要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4月版25页。)还有频频见于各种媒体的有关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不良行为的报道。种种迹象都显示我们的教育已失信于民,要想恢复人们对教育的信任,就要对教育进行改革。改革的宗旨是使教育过程民主化和人性化,并赋予其相互理解和宽容、尊重和人道主义精神。 应该说,教育过程人性化的提法并不是从天而降的,实际上它几乎和教育本身一样的历史悠久。对孩子实施人性化教育方法的观念贯穿于很多教育家的思想和著作中(柏拉图、卢梭、裴斯泰洛齐等),西方近代的教育思想也充分体现了这种教育的本质,即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和方法都着眼于人的一切本质力量的全面发展,为人的自由创造开辟广阔的道路。可是这种人性化的教育传统一度被“物质主义”的急功近利的“非人”教育所取代,教育实践变成了带有一种越来越讲究的专横和强制的形式,以人为对象的教育,“人”却退到了看不见的幕后,教育最终成了一种“目中无人”的教育。在经过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灾难以及人类各种各样的问题以后,复兴人性主义教育的呼声愈来愈强烈并已渐呈蔓延之势。20世纪‘70年代以来,包括前苏联在内的发达国家以及一部分发展中国家,都纷纷提出了‘学校的人化’和教育的‘人化’、‘人性化’、‘人道化’等主张,并使之成为70至80年代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注:扈中平,刘朝辉著《挑战与应答——20世纪的教育目的观》,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449页。)这些国家都用各种方式号召“将人性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全部过程和因素之中,使整个教育环境人性化。”(注:扈中平,刘朝辉著《挑战与应答——20世纪的教育目的观》,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449页。)在已经进入21世纪的中国进行以贯彻“人性化教育”思想为宗旨的教育改革,既顺应了世界教育改革的潮流,也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二、教育过程人性化的理论基础 基于这样一种对人性的理解来考察教育,真正的教育应是青少年成长、成才的摇篮,它既是生产、生活经验等社会文化规范个体化的场所,也是个体“人性开启”的天地。这样的教育就是人性化的教育(注:有的人也把人文教育叫做人性化教育,例如有人认为所谓人文即人之所以成为人的学问,它本身就属于人性修养之学,在这种意义上人文教育即人性化教育。见邹诗鹏“人文教育怎样才能成为‘做人之学’”,《高等教育研究》2000、4第29页。人文教育和教育过程的人性化是有所不同的,人文教育是与科学教育相对的,是为了纠正由于科学至上主义而造成的物欲恶性膨胀、环境破坏、精神失落等问题的。偏重于强调开设一些人文学科以及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对美德的追求等。),这样的教育过程(也包括微观上的教学过程)既是一种具体过程——使人成为有用的人的过程,也是一种享受人生、使人成为有品位、有境界的人的过程。教育过程的人性化是能够变成现实的,只要对教育过程中所有重要的组成部分——课程、教学方法、教学大纲、教科书、教师的人品以及教室气氛……,以参与观念和人性化的对待学生的模式进行改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