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与教学设计

——宏观社会教育系统设计理论对我们的启示

作 者:
黄伟 

作者简介:
黄伟,上海师范大学学科教育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教学理论、教育技术。上海师范大学,上海200234

原文出处:
开放教育研究

内容提要:

巴纳斯和赖格卢特所构建的宏观社会教育系统设计理论与学校教学设计理论不同在于:关注社会转型及其对教育的深刻影响,以此为背景提出了“以学习经验为焦点”和“2000年学习圈”的教学设计模式。本文用比较的方法描述、阐释了这一理论的主要精神和现实意义,进而揭示出对我国当代教学设计、教学改革的启示与借鉴价值。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2 年 01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 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79(2001)05-0018-03

      作为社会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教育和作为教育核心构成的教学,如何从宏观的社会背景来审视其变革,从社会——教育及其变革的视界中重新构建教学设计理论,始终是一些教育技术专家或教学设计理论家关注的焦点。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巴纳斯(Bela H.Banathy)为代表的几位长期致力于教学系统开发和模型设计的美国教育技术学家,以新的视野拓展了教学系统设计领域的研究,超越了传统学校教学系统设计的局限,延伸到社会大领域。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巴氏又把目光投向社会的转型和发展的未来,为人类学习模式的更新和学习资源库的开发作出了开拓性贡献。

      无独有偶,另一位教学设计理论家赖格卢特(Charles M.Reigeluth)也与巴纳斯遥相呼应。赖氏曾以创立“精细加工论”著名,一直致力于教学设计理论一体化的建设。到90年代,赖氏也从教学设计如何为“整合各种知识”的“精细加工论”转向对社会——教育变革的关注,他出版的《教育的系统改革》一书,与巴纳斯殊途同归,也强调必须应对时代的变迁和对旧的教育体制进行彻底改造,才能将新的教育带入21世纪。

      两位教育设计理论家不约而同地努力构建宏观社会教育系统设计理论,不仅代表了20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的教学设计理论的发展走向,更是深层地揭示了社会转型对教育教学改革的呼唤,追问着教育教学应以怎样的姿态回应人类社会由工业时代转向信息时代这场历史性的变革!

      一

      巴纳斯认为,我们处于一个加速与动态变革的时代,这种变化不仅是时间上的加速,同时其变化动因的各个方面也在彼此交织。社会正在发生着重大转型——从工业时代进入信息时代。这一社会转型与教育相关的主要特征是:从借助机械扩展身体力量转变为借助高新技术发展认知能力;从利用机械技术进行机械生产和产品的占有转变为运用智力技术进行知识再生产和创新等。赖格卢特则将工业时代与信息时代对比,由此揭示出两个不同时代的差异:工业时代表现为:标准统一,科层制度,集中控制,竞争对手,服从划一;而信息时代则对应地表现为:度身定制,团队组织,民主自主,合作伙伴,首创性、多样化。

      同样巴纳斯也十分关注时代变迁对教育的影响,并对现有教育制度和未来教育体制的不同图景进行描述。他认为:①在教育任务方面,现有教育是在为学生接受学校教育时提供的教育;未来教育应提供资源、设施及终生学习经验,以利于每个人及其所在社会的充分发展。②在教育经验方面,现有教育系统旨在为打好基础作有限准备;未来教育应涉及人生和社会经验的各个领域,包括社会和文化、伦理和道德,身体和精神健康、科学和技术、审美和政治观念等。③在教育设计方面,现有教育是围绕着教学组织的,各种安排都是为教师更好地向学生呈现教材内容;未来教育应围绕着学习经验水平设计,各种安排应置于有利于学习者掌握及应用学习内容的环境之中。④在互动方式上,现有学校教育体验的主要途径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方式;未来教育应运用各种学习途径,包括自我指导和他人指导学习、小组学习、合作学习、社会交往学习等。⑤在学习资源利用方面,现有教育系统的教育资源及设施的利用仅限于学校范围之内;未来教育系统应利用社区及其社区以外的各种学习资源,包括人类发展和社区发展资源。

      巴氏赖氏等人将“整个社会”作为设计考虑的范围,超越了以往学校内部教学系统设计考虑的边界。从信息社会的特点入手,揭示出当前教育与未来要求相脱节之处,根据新社会现实带给教育的启示提出指导我们行动的核心观念,以及满足该社会形态所需要的教育图景,使教学设计具有与变革的社会协同演进并推动社会变革的能力。

      二

      基于对社会转型和教育变革的考察与展望,巴纳斯提出了“以学习经验为焦点”的教学设计理论,以其来担负起塑造新人、服务社会的责任。

      巴纳斯认为:现有的教学设计是对“以教学水平为焦点”的教学设计的改良,这可能会对整个教育改革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它并没有超越现有体制的局限和跳出现有的思维框架,而应选择以学习经验水平为焦点的教学设计,才能构建起面向信息时代的新教育体制。以教学为焦点与以学习经验为焦点的教学设计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以教学为焦点 以学习经验为焦点

      ①课程目标是用来作为评估教

      ①学习结果阐明了学习者将能做什

      师工作业绩的依据。

       么和知道什么。这种说明对学习

      起到一种支持作用。

      ②向全班学生布置学习任务或

      ②学习者介入指导自我学习及评估

      家庭作业。

      自我进步,他们参与选择学习任务。

      ③学生的年龄、在校时间、所

      ③掌握先决能力是进入新学习任务

      学过的课程及得分均是其表现

      的唯一要求。

      评估和升级的依据。

      ④学科内容只是通过教师的教

      ④可以利用不同的学习情境和不同的

      学来呈现,老师面向全班呈现

      学习设施,包括自我指导学习,指导

      信息并要求学生完成指定的学

      性学习、小组学习、同伴辅导及媒体

      习任务。

       型学习。

      ⑤全班学生坐在教室里倾听讲

      ⑤学习者作为学习舞台上的主角,直

      解和回答问题,教师是教学舞

      接、广泛地介入,教师侧重管理学习

      台上的主角。 环境。

      ⑥全班学生都经历着相同质与

      ⑥向学习者提供经选择的多样化的学

      量的体验,即同样时间、同样

      习经验,每个学生在某项学习任务中

      的教学内容。 所用的时间有差异。

      ⑦全班学生的绝大多数学习时

      ⑦学习者根据不同的学习任务选择最

      间都是在教师的监督之下。

       适当的学习情境,包括自修室、实验

       室、小组、班级等。

      ⑧全班的学习进步由教师来评

      ⑧学习者的进步主要由自我评价和小

      估。 组评价来确定,同时也有学习管理者

       的指导帮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