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院校应努力建设好一流教师教育

作 者:

作者简介:
郝文武(1954- ),陕西清涧人,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西北基础教育与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当代教师教育》主编;E-mail:haowenwu@snnu.edu.cn。西安 710062

原文出处:
教师教育研究

内容提要:

过去的师范院校的主要任务是为各级各类学校培养教师,实践证明这是师范院校的特色和优势。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的教师教育开放性和师范院校综合化改革的目的是提高教师教育的水平,现在师范院校建设一流学科也应不断强化特色和优势,努力建设好一流教师教育学科。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18 年 1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G65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905(2018)04-0001-05

      过去的师范院校的主要任务是为各级各类学校培养教师,实践证明师范院校的这个方向和目标是正确的,这既是她长期积累形成的特色,也是其他教育难以取代的优势,师范院校的改革和发展应该不断强化、突出而不是逐渐淡化甚至放弃这个特色和优势。一流的教育需要一流的教师,一流的教师需要一流教师的教育。兴国必先兴教、强师,教师是兴教之本,教师教育是强师之基。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的教师教育的开放性和师范院校的综合化的目的是提高教师教育的水平,形成一流的教师教育。现在师范院校建设一流学科也应首先努力建设好一流教师教育学科。

      一、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的严峻挑战

      中国师范教育100多年的发展虽然有起有落甚至曲折艰难,但21世纪前总体规模都是在不断扩大,类型层次是在不断增多。20世纪末以来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教师教育改革措施为师范院校的发展提出更高要求,也使得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面临严峻挑战和艰难抉择。

      (一)教师教育开放性和师范院校的综合化对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的严峻挑战。新中国建立以来,各类教育快速发展,普及教育层次和水平不断提高,由普及六年制小学教育到普及九年制初中义务教育,再到开始普及十二年制高中教育。为了满足普及基础教育对教师的大量需求,国家不仅单独设置培养教师的师范院校,而且使师范院校的规模不断扩大,层类不断增多,师范院校也逐渐形成明显有别于综合院校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同时,在师范教育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也一直存在师范性和学术性之争。20世纪末以来进行的教师教育开放性和师范院校的综合化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师范教育的学术性,提高教师教育的整体质量和水平,形成一流的教师教育,这也使综合大学的教师教育与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形成竞争机制和局面。这项改革对师范院校的改革和发展有重要影响,成了师范院校改革和发展方向性的拐点或方向发生变化的标志。虽然综合大学也参与教师教育,但综合大学的教师教育对综合大学的整体改革和发展并不具有重要影响。

      教师教育开放性和师范院校综合化改革是否达到目的,如何评价,可能有不同看法,但有三个特点则十分明显。一是肯定和鼓励师范院校提高学术水平,肯定和鼓励综合院校参与教师教育。二是改革之前师范院校学术水平高的,改革之后还是高的;综合院校教育学专业和教师教育做得好的,改革之后还是较好。改革之前师范院校学术水平较低的,改革之后还是较低的;综合院校教育学专业和教师教育做得不是很好的,改革之后也还不是很好。这种在某种程度上的一致性,究竟是改革措施还是国家整体教育水平提高形成的结果要具体分析。三是虽然改革前后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的水平有了提高,但师范院校的师范性或教师教育特色、优势的淡化甚至目标、任务、发展方向淡化或模糊化也都比较明显。不少师范院校减少师范招生数量增加非师范招生数量,学校性质逐渐变化,有的甚至想要更名。虽然教育部对此说了“不”,但这很可能只是从形式上制止对师范教育的弱化,实质能否完全保证还要观察。与此相关,教师资格证考试社会化使得许多师范院校甚至一些著名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和教育学专业的存在也面临严重危机。

      (二)教师教育本科化或高学历化对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带来的严峻挑战。教师教育改革之前师范院校由于为了满足中小学教育对教师的大量需求使得规模不断扩大和层类不断增多,因此,没有生存问题。改革之后,师范院校不仅有师范性淡化和模糊化问题,而且规模和层类明显减少,生存也成了问题。本科化使得中师和师专逐渐撤合并为综合院校和职业学校、三级师范变为一级师范。这在提高教师教育学历和学术性同时,也使得教师教育的专业性面临空前严峻挑战。

      (三)“双一流”建设对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的严峻挑战。教师教育是以教育学学科和专业为核心多学科协同运行发展构成的综合学科和专业,建设一流教师教育必须使各学科优化组合、协同发展,必须首先建设好决定师范院校性质或本质的教育学学科。一流的教师教育需要有一流的大学氛围。教师教育本质上是大学的专业教育,必须以一流大学为基础。“没有一流大学的文理综合学科教育为基础是无法建立起一流教师教育大厦的。一流教师教育还要有一流教师教育学科,并以一流的教育学科作为后盾。”[1]“虽然在‘双一流’建设方案中,世界一流的师资被赋予极为关键的地位,但迄今为止中国尚未形成世界一流教师教育的主流政策话语,反映出对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尚欠充分认识,在创新定位上没有达到与‘双一流’大学建设同步的相应高度。许多中国教师已经达到了世界一流的水准,而师范大学对培养这些世界一流的教师功不可没。”但全国有许多学校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建设,而师范院校和教育学学科、教师教育列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却很少。建设世界一流的教师教育和有中国特色的教师教育体系已经成为学校改革乃至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和国家政策、师范院校深化改革提升质量的攻坚点。[2]

      二、师范院校建设一流教师教育的职责和条件

      师范院校为国家培养足够数量的优质教师是她的宿命和职责,师范院校建设一流学科首先建设好一流教师教育和教育学有充足理由,既是她应该有的追求和贡献,也有许多有利条件。

      (一)师范院校建设一流教师教育是她的宿命和应有追求。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兴国必先强师,教师对国家民族及其教育发展有特别重要地位。一流的教育需要一流的教师,一流的教师需要一流的教师教育。“教师教育是一切一流教育之源。教师教育必须成为‘双一流’建设的目标之一。”[3]没有一流的教师就不可能有一流的教育,不可能有一流的人才,当然也不可能有一流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国家建设一流学科要特别重视教师教育一流学科建设,大力振兴教师教育,实施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4]师范院校建设一流学科必须首先建设一流教师教育。任何一流都有明确目标和可测标准,但任何一流也都是相对的。每所学校和每个学科都要建设成世界一流是不可能的,但不同学校和学科根据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把建设成国家一流和地区一流作为自己的目标追求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这也是学校和学科发展应有的追求和贡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