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初封国经济发展及其原因探析

作 者:
王欣 

作者简介:
王欣(1975-),女,汉族,江苏丰县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秦汉史。徐州师范大学 历史系,江苏 徐州 221009

原文出处:
南都学坛:人文社科版

内容提要:

汉初封国经济的发展表现在两个方面:在农业生产中,铁农具进一步发展,生产技术进步,作物品种增多,产量提高,农业人口增加,养殖业发展;在手工业方面,诸如冶铁、铸币、制盐、纺织等行业都取得了相当程度的发展。封国所处的优越地理环境和王国政府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推行共同促成了封国经济的全面振兴。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2002 年 03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F129;K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320(2002)01-0001-10

      西汉初年,统治者在地方上推行了郡县与封国并行的双轨行政体制,局部实行分封不仅在政治上起到了辅弼中央的重大作用,而且对当时经济的发展亦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但由于资料的不足和零散,给探讨汉初封国经济带来了诸多困难,今笔者不揣鄙陋,运用文献和考古资料,列举汉初封国经济发展的表现,并试图分析促成其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一

      近年来,秦汉考古为我们审慎研究历史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开辟了研究领域的新篇章,借助西汉前期地下出土资料,我们可一管窥汉初封国经济发展的诸多表现。

      (一)农业

      1.铁农具的发展

      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后在全国设置铁官49处。[1](《地理志》)汉初属王国的就有30处,铁矿资源王国占了大半,说明王国冶铁业发达。在战国秦汉时代,冶铁作坊制造的铁器以农具居多,王国冶铁手工业的普遍存在,说明王国人民铁农具的使用当更为普遍。以位于“火耕水耨”之区的吴国为例,吴国素来被认为农业生产落后,但广西贵县罗泊湾出土的西汉初期墓中有一件自题为《东阳田器志》的木牍[2],记有铁锄、铁锨、铁钪、铁锸等农具,东阳(今江苏盱眙县)是吴国东阳郡(县),在南越之地发现东阳郡的铁器,无疑说明吴国生产的铁农具数量较大,除满足本国人民的需求外,还远销岭南,铁器在吴国的普遍应用自不待言。

      根据考古资料统计,虞国时的铁农具主要有锄、斧、镬、镰、叉、犁(铧)、铲(锸)等,种类不超过十种。而且在战国时期先进的农业区——黄河中下游地区,非铁制的农具仍占相当部分。时至汉初,封国所拥有的铁农具无论在品种、还是在质量上都比战国时期有很大增加和提高。从山东莱芜县(即齐国泰山郡的嬴县)出土的汉初农具铁范来看[3],当时已有了整地工具耙,这是汉代出现的新农具。《释名》解释为“播也,除以播除物也,亦言拨也,拨使聚也。”即用于犁过的田地,以平土除草,劈碎土块,清除杂物,从而使土地平整的工具,后来农村使用的铁搭和手耙大抵是它的改进和演变。除新式工具外,与战国相同的工具,其具体的形制也有改进,莱芜所出铁范显示,起破土作用的犁,其犁头已由战国时的钝形变尖,犁铧的上口加宽,铧的头部角度减小,两刃内侧交接处向后延伸,这种铧头既比较坚固,耕种时又省力而深入;镢(即镬)的刃部较之战国加宽。另外,汉初的王国可能已创造出了装在铧上的翻土装置——犁壁,犁壁作为犁铧的复合设备,其效用在于翻土、作垄、灭草,这在属于齐国北海郡的安丘曾有发现。[4]铁农具品种的增多和改进不仅提高了耕作效率,同时也为提高耕作质量创造了条件。

      2.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

      齐鲁梁楚等国自古就是种植业生产区,农业生产技术有一定基础,农业生产工具分工已较细,从耕种到收获,田间作业的每一过程都有相应的农具与之配合,耕作栽培日趋精细,《庄子·则阳》载:“深其耕而熟耰之,其禾繁以滋。”《韩非子·解老》曰:“积力于田畴,必且粪灌。”表明战国时此地人们已认识到深耕和粪灌的必要性,好稼穑耕作的齐鲁梁楚等国的农民肯定会进一步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吕后时,齐王刘襄之弟章给高后说《耕田歌》:“深耕穊种,立苗欲疏;非其种者,鉏而去之。”[5](《齐悼惠王世家》)这当是对齐国境内农业生产经验的总结。西汉初期已懂得收集人畜粪尿来作肥料,《史记·吕太后本纪》所载以戚夫人为人彘“居厕中”之厕即为与猪圈相连的厕所,说明汉初人民确已注意养猪积肥,以粪肥田。解放后,在考古发掘的西汉中期墓中有许多陶屋和陶猪圈,陶屋是干栏式建筑,上面住人,下面关牲畜,上层还设有厕所与屋下猪圈相通,人粪可以从楼上直落猪圈,与圈中的猎粪及饲料残渣充分混合,沤成熟腐的肥料,表明人们已懂得生粪需要沤制腐熟才能加速肥力的转化,提高在农田的施用效果。这种结构在西汉中期墓中普遍存在,说明汉初已经出现,这是以前生产经验的总结。

      江淮以南的封国种植水稻虽仍“火耕而水耨”,但当时已很注意选择肥沃而湿润的土壤来栽培水稻。如吴王濞时东阳县有沼泽地长洲泽,麋鹿“千千为群,掘食草根,其处成泥,名曰麋畯”。这种麋畯既肥沃又湿润,当时有些农民就“随此畯种稻,不耕而获,其收百倍”[6](《郡国三·广陵郡》)。又《史记·河渠书》记载:“河东渠田废,予越人,令少府以为稍入。”《索隐》释曰:“其田既薄,越人徙居者习水利,故与之,而稍少其税,入之于少府。”越人是会稽郡人民,汉初属吴国,汉武帝时,徙居河东,因为他们栽培水稻有专长,故把河东渠旁的薄地租给他们,河东地区在春秋时已开始种水稻,但对于在贫瘠的水田上如何有效地栽培水稻的技术显然不及吴国人民。说明江南人民栽种水稻的技术已十分精湛,远远超过了北方。

      3.农作物品种丰富,产量提高,加工技术进步

      汉代作为食物的农作物品种以粟、稻、小麦、大麦、黍、豆等谷类最为重要。现在我们一般认为北方宜粟、麦,南方植稻谷,但汉初王国由于农业耕作条件的优越,作物品种并没有严格的地域区分,楚国不仅种麦、粟,还种植稻谷,1972年徐州奎山一座西汉初的墓葬中即出土有稻粒[7]。由此可知黄淮流域的梁、楚等国在汉初已成为水稻和旱谷的间作区。从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情况来看,南方王国的水稻种植不仅已很普遍,而且稻作物的品种极为丰富,籼、粳、粘、糯并存,长粒、中粒、短粒并存,有芒和无芒并存[8]。长沙国除植稻外,还种植小麦、大麦、黍、粟、大豆、赤豆、葵、大麻等农产品[8]。除上述谷物外,作为食物的农产品还有薏苡、芋、芥菜、甜瓜、葫芦、笋、藕、生姜等类,果品方面则有栗、枣、梨、桃、李、杏、梅、杨梅等[9],这都可从汉初王国墓葬中发现,兹不赘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