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2500年文论发展概说

——《欧美文学理论史》导论

作 者:

作者简介:
刘庆璋 漳州师范学院

原文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1995 年 05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从古至今的欧美文学理论历时二千五百年,跨越希腊、罗马、意大利、法国、德国、英国、俄国、美国、奥地利、波兰、匈牙利等十余国。透过斑斓纷呈的繁杂现象,我们能够捕捉到的欧美文论发展的基本轨迹,又是怎样的呢?

      本书作者认为其基本轮廊可以概括如下:欧美文论自古希腊开始,经过漫长时期的柏拉图理论传统(柏拉图文论是文艺“表现说”的源头,及至华兹华斯的《序言》标志“表现论”正式问世)和亚理斯多德理论传统(“摹仿说”)或交叉、或平行的发展,直到康德,提出了迥然不同于前两者的文艺本质论——文艺“审美说”。研究文学的视角从主要注意于文学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摹仿说”和文学与作者的关系——“表现说”进展为集中注意于文学自身特具的审美价值。到了20世纪,出现了多种文艺主张各自标新立异的格局,而且它们往往打出“反传统”的旗帜。但是,从理论高度来考察,那些能够在某些方面或一定程度上反映文艺规律的文论,多数都分别与前述三种主要文论有一定的联系。其间,和滥觞于康德的“审美说”有联系的文论,似乎在20世纪诸种文论之中,呈现出更为强劲的活力。同时,心理学、语言学、人类学等多种学科和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进入文学学,也给20世纪文论增添了一些不同于已有的三种文论的新因素。

      (一)文艺“摹仿说”

      从现有资料看,最早表述“文艺是摹仿”这一思想的是古希腊哲学家克塞诺芬尼(约公元前565-前473年)。他说;埃塞俄比亚人按自己的样子创造黑皮肤、扁鼻子的神,色雷斯人按自己的样子创造蓝眼睛、红头发的神,“假如牛、马和狮子有手,并且能够象人一样用手作画和塑像的话,它们就会各自照着自己的模样,马会画出和塑出马形的神象,狮子会画出和塑出狮形的神像了。”①不过,亚理斯多德以前的哲学家们所说的“艺术是摹仿”,基本停于机械仿造的认识水平上。

      作为欧美文论史上一种文艺本质观的“摹仿说”创始于亚理斯多德。

      亚理斯多德的“摹仿说”并不是简单再现论。他阐明艺术摹仿的对象是行动中的人。他要求艺术按照事物应有的样子,即按可然律或必然律,创造出“类似物”。他提出了艺术典型说的雏形,并结合悲剧对艺术形式问题进行了相当精细的研究。可以说,亚氏的“摹仿说”实际上是人类文艺史上最早的现实主义的文论框架。

      罗马时代的贺拉斯也希望作家到生活中去、到风俗习惯中去并“寻找模型”,而对于如何“摹仿”——如何求得技巧的上乘、形式的完美则更为关注。

      文艺复兴时期,翻译、研究亚理斯多德《诗学》之风达到高潮。此时期的“镜子说”,主要是艺术家们结合自己的创作经验,要求文艺冲破神学的束缚,回到生活的源泉中去,并要求艺术家像大自然“创造”丰富、生动的自然中的事物一样,通过“用心去看各种事物……把比较有价值的事物选择出来,把这些不同的事物捆在一起”,从而创造出和大自然一样生动、丰富的“第二自然”来。②

      “镜子说”与亚氏的“摹仿说”在基本精神上是一致的,但着重点却有所不同。亚氏着重于要求“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描述带有普遍性的事,所以“写诗这种活动比写历史更富于哲学意味”;提倡“镜子说”的艺术家们则更偏重于要求文艺像大自然那样生动、丰富,文艺家要像大自然那样富于创造性。

      “摹仿说”在以布瓦洛为代表的法国新古典主义者那里向程式化、表面化发展了。人物类型说和定型说也被固定为法规。可以说是“摹仿说”发展中的一个曲折。

      十八世纪后半及十九世纪的许多文论大家狄德罗、莱辛、约翰生、歌德、黑格尔、别林斯基等人都继承了亚理斯多德文论的精华。

      例如狄德罗所追求的“理想范本”,莱辛要求表现的“内在可能性”,黑格尔认为艺术真实需更好的展现出事物“各部分按照它们的本质即必须紧密联系在一起,有这一部分就必有那一部分的那种关系”③等等观点,显然都是亚理斯多德的思想——“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可能发生的事”④——的继承。

      更为重要的是,“摹仿说”在这个时期有了长足的发展,可以说是进入了它的最高的、成熟的阶段。

      在亚理斯多德的理论体系里,虽然文艺已不再是柏拉图笔下的“影子的影子”,但是他也仅是提到文艺模仿的对象“是在行动中的人”,并没有明确论述文艺和现实生活的关系。而在此时期,撒缪尔·约翰生指出,向生活学习几乎是作家“一切优异秉赋之来源”。歌德则说:他自己全部的文艺作品都“来自现实生活”,是“从现实生活中”获得了“坚实的基础”的。杜勃罗留波夫提出,文学要“表现人民的生活”。黑格尔对文艺的表现对象进行了更深层次的研究。他阐明:“情致是艺术的真正中心和适当领域”。

      亚理斯多德虽然提出了典型说的雏形。他也说过:“诗人就应该向优秀的肖像画家这习:他们画出一个人的特殊面貌,求其相似而又比原来的人更美”。⑤他也肯定荷马史诗中人物“各具有‘性格’,没有一个不具有特殊的‘性格’,”。但是,对于典型的基本特征,亚氏并无明确论述,直到此时期的黑格尔、别林斯基等人才阐明共性和个性的辩证的、有机的统一是典型的根本特征。

      从亚理斯多德直到狄德罗,文论家们主要是强调典型的普遍性。莱辛表述了在文学创作和评论中应该以人物性格为中心的思想,并反对从抽象观念出发,把人物变成某种单纯的、极端的感情(即某种抽象观念)的化身,认为“性格必须具有个别性”,要求根据实际生活写出有一种主要激情同时又结合多种情欲的人物形象。黑格尔更明确指出:性格是理想艺术表现的真正中心,成功的人物形象应该“每个人都是一个整体,本身就是一个世界,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满的有生气的人,而不是某种孤立的性格特征的寓言式的抽象品。”⑥从而,正确反映了从古代文艺以情节为中心到近代文艺以人物为中心的历史转变,并把典型论从重共性的古代典型论推进到了重个性刻划的近代典型论的新阶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