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C9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861(2001)06-0001-08 “双性同体”(androgyny),又称“双性共体”、“雌雄共体”和“雌雄同体”等,是人类文化的产物,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在伴随人类追求性别意识真理性和理想人格模式的过程中,“双性同体”的蕴涵也不断发展变化,并在现代回归中成为诸多学者重视和探讨的对象(参见拙文《双性同体的历史衍变及文化含蕴》,《文艺争鸣》1999年5期;《妇女解放运动与“双性同体”观念的衍变》,《妇女研究论丛》2000年2期;《寻觅理想的宗教期待——“双性同体”》(待刊);《文艺创作中的“双性同体”》(特刊)。除涉及哲学、宗教学、民俗学、文学等不同领域,也涉及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范畴。本文仅列举中外部分有关成果,为目前的研究状况勾勒一个简单的轮廓 一、“双性同体”中涉及的心理学和教育学概念 陈晓兰《关于女性主义批评的反思》(《兰州大学学报》1999年2期,页167-172)一文认为,“双性同体”是“阐明一种非僵化地派分两性特质和本能的情境,而设法将个人由理教的限制中解放出来”;是“两性间水乳交融的精神,它指的是一个宽广的个人经验的范畴,允许女人具有侵略性,也允许男人温柔,使得人类可以不顾风俗礼仪来选择他们的定点。”在“双性共体”的起源和发展上,是人类未压抑、未分割前的性别混饨状态,也是完整和完美状态。“双性共体”有其人类学和心理学基础,并摈弃了生物学意义,引伸到人际关系、政治统治及事物的本质之中,即一切对立面友好相处、结合一体,以此象征理想的心理和社会模式,得以消除人类处境的对立面两极:阴与阳、男与女、乾与坤、肉体与灵魂、公与私、社会与家庭、感性与理性、混饨与区别等二元的对立与分离,从而结束男女两性的对立不平衡关系,代之以相互补充的伙伴关系和可变换的,非恒定化的文化性别。 韦澍一《从两性关系重组谈实现男女平等的途径》(《社会科学战线》1996年2期)的文章,论述了西方关于心理双性化的研究。最早关于男女角色可塑性的报道,是美国人类学家米德(1935年)对三个邻近的新几内亚部落的研究,认为人的精神上的双性化比生理上更不明显。弗洛伊德提出了“潜意识双性化”的概念。心理学家荣格也用“男性的女性意向”和“女性的男性意向”两个术语,说明人类先天具有的双性化的心理特点。男女两性的心理——行为特征所以呈现分离状态,社会文化的染浸和塑造是重要原因。正如巴丹特尔所讲,“决定身分意识的并不是其性器官(生物上的),而是他们出生后的经历。这种过程开始于社会对孩子权威性地、任意地贴上的男女标志。”性别的双性化,决非一般的带有否定和扭曲含义的所谓“不男不女”的同义语,而是指一个人同时具有较多的男性气质和较多的女性气质的人格(心理)特征。这是一种超越传统的性别分类的、更具积极潜能的理想的人类范型。双性化者比所谓纯粹的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人,有更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家庭婚姻更容易和谐,有更强的自尊心和更积极、肯定的自我评价。既然人类在很多方面和不同程度都是双性化的,那么,消除男性本位的性格,回归男女本来的尊重平等、和谐的关系应该是可能的。人的心理—行为的双性化这一“革命性”进化的完成,将会成为人类理想的角色模式。 李少梅《大学生双性化性别特质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4期)一文,引用贝姆的理论以及他对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学生的测验发现,约有1/3的大学生具有“男女兼性”的心理特征,而且在人格发展及适应水平上,双性化大学生表现最优。因此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双性化是一种综合的人格类型,即在一个人身上同时存在男性与女性心理特征,尤其是心理气质方面具备男性和女性的长处和优点。 徐岱《论美感的生命形态》(《文艺理论研究》1997年5期)提出,在人类学意义上讲每个人都是雌雄双性体,这个双性既是生理的,也是心理的。所以,“每个人都天生具有异性的某些性质,这倒不仅仅因为从生物学角度考察,男人和女人都同样既分泌男性激素也分泌女性激素,而且也因为,从心理学角度考察,人的情感和心态总是同时兼有两性倾向。”因为只有这样,两性之间才有可能形成一种真正的协调,达到真正的理解,因为人真正能理解的其实只是和自己同类的事物。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正是从这里提出了著名的“阿尼玛和阿尼姆斯”理论,分别用来指男性和女性心理意识深处隐藏着的异性原型。根据他的研究,为了使个体人格得到健康和谐的成长,应允许男性人格中的女性因素和女性人格的男性因素在个人的意识和行为中得到一定的展现,否则,这些被压抑到意识深处的异性因素的逐渐积累,最终会危及生命主体的存在。也正是出于这样的顾虑,弗洛姆提醒说:“我们必须永远记着,在每个人身上都混合着两类特征,只不过与‘他’或‘她’的性别相一致的性格特征更占多数而已。” 关树文《蒙汉回藏中学生性度取向的跨文化研究》(《内蒙古师大学报》1997年2期,页37-42)一文提出,性度(degree of sex difference),是指一个人男性化或女性化的程度。它是指抛开男女两性生理上的差异,在心理和行为上表现出来的性征的比重。外国学者对25个国家中的大学生的研究,认为性别模式具有跨文化普遍性。男性的主要特征有支配、自主、侵犯性、表现欲、成就、忍耐性等。女性的主要特征有谦卑、服从、求助、教养、依附等。从性度的角度看,世界上任何人都是男性特征和女性特征的结合体。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纯粹的男性或女性。 黄忠晶《美国对同性恋的调查研究》(《社会学研究》1994年2期)中提出,美国著名行为科学家、性科学研究者艾尔弗雷德·金西和他的同事在唯一的异性恋性特征和唯一的同性恋性特征之间按比例给各种的性特征分了类,共有7个尺度,从代表唯一异性恋性特征的"0"尺度到代表唯一同性恋性特征的"6"尺度。发现45岁的男性中大约89%的人是唯一异性恋特征的"0"尺度。其余的人则超出这一尺度,只有大约2%的男性是在唯一同性恋的尺度。总之,男女两性中都有许多自认是异性恋者的人有着愉快的双性恋活动或倾向。这在另一个角度为“双性同体”提供了生理学的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