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0—0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33X(2001)08—0011—04 一、智力观的演变 (一)古朴的整体观 在古代,人类对自然的探索处于笼统的整体猜测阶段,对智力的理解也是如此。在我国古籍中,早有对智力的论述,如“知有所合谓之智”(《荀子·正名》、“言智必及事”、“能处事物为智”(《国语·周语》)等,[1]这些都是对智力直观、素朴的论述。 由于当时人类的认识没进步到对客观现象的分析和解剖,真正的自然科学尚未产生,关于人类智慧的知识多零散而混杂地包括在哲学之中,相关的观点也大多是经验性或想象性的。 (二)严格的分析观 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与统计技术的提高,到了近代,研究者们开始借助统计技术,采用严格的分析方法,试图通过智力活动的各种产品对智力结构与特质进行推断和分析,出现许多有代表性的智力理论。例如,Spearman认为智力是由一种单一的一般因素和一系列的特殊因素所构成,前者是智力的关键,而后者只具有特定意义。Thurstone 则认为智力的核心不是单一的一般因素,而是由言语理解、言语流畅性、归纳推理、空间知觉、数字、记忆和知觉速度等七种不同的心理能力构成的能力因素群。Guilford提出以操作、内容和产物为三个维度的多达120 种因素的三维智力理论。Cattell提出了较为简明的层次理论, 把智力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两个亚因素。Vernon则提出了类似的层次论,认为智力是由机械能力和言语教育能力以及在两个亚层次下的各种具体能力构成的[2][3]。 这些理论者在心理测量学的基础上,经由严格分析得出了智力系统的主要结构,但对这些结构之间的关系以及智力活动的内部过程,这些智力理论都没能有效地进行说明。应该说,严格的分析方法是近百年来智力研究进步的基本前提,但这种严格的分析却导致对智力系统内部有序结构和普遍联系的忽略,在人类对智力系统局部了解越来越精细的同时,对其总体的了解却越来越零碎、模糊。这种研究方法在进行科学研究的初期阶段是必要的、不可避免的,但更深入的研究,则需要研究者从系统的观点出发进行综合地考察。 (三)科学的系统观 由于注意到以往智力理论的不足,当代许多研究者开始从一种更为广阔的视野来看待智力,研究者们根据大量的研究结果将人类智力划分为不同的子成份,而智力则是由这一系列相互作用的成份所构成的系统。较为著名的智力系统理论当推J.Das和Naglieri等人所提出的PASS 模型以及R.Sternberg提出的智力三元理论。[2][3][4][5][6][7] J.Das等人的PASS 模型是以鲁利亚的大脑功能组织模型为基础提出的。鲁利亚将大脑的功能划分为三个层次,每一层次对应于大脑的特定区域。其中,唤醒与注意处于最低层次,在中间一层,信息以并行或序列的方式进行编码与加工,计划与监控功能构成大脑功能的最高层次。在此基础上,J.Das 等人提出了人类智能活动的三级认知功能系统的智力模型理论:“计划——注意——同时性加工——继时性加工”模型,即PASS模型。该理论认为,智力有三个认知功能系统,即注意——唤醒系统,同时——继时编码加工系统和最高层次的计划系统。
图1 Sternberg的智力三元理论 Sternbeng的智力三元理论则从主体的内部世界、 现实的外部世界以及联系内外世界的主体的经验世界这三个角度来分析智力,并区分出智力三个方面的特性,即智力的成份性、智力的经验性与智力的情景性(见图1)。智力的成份性着重对智力活动内部机制的刻画, 其中,Sternbeng 尤其强调元成份,认为元成份生成策略、支配操作成份与知识获得成份,将后两者协调为一种指向活动目标的程序。智力的经验性试图说明的是个体处理新异情景的能力与对熟悉任务进行自动化信息加工的能力。智力的情景性则指个体在环境许可的范围内努力去选择与改造环境,以获得最大限度适应的表现。 这些智力系统理论比以往的智力理论更为全面,能更加系统地说明智力内部各成份的实质与关系,但这两种系统理论也都存在不足。PASS模型只涉及智力的心理操作层面,它并不涉及动机、情感等影响智力的因素,而在实际情况下,尽管个性、动机等不是智力的核心组成部分,但其活动却影响整个智力活动的成效,因此,无论是日常生活中的学习、记忆和思维活动,还是对认知功能损伤者的康复训练,或是对某些认知缺陷者(如阅读无能)提供补偿措施,都必须把PASS模型的应用与这些因素联系起来考虑,因而从系统观的角度来看,也应把动机情感等作为智力系统的组成部分, 这样才有助于全面分析个体的智力情况。 而Sternberg模型对智力的心理操作与流程的描述似不够细致, 他更多地只是对操作成份进行区分。不过他强调了智力的情景性,指出智力可使个体在环境许可的范围内努力去选择与改造环境,以获得最大限度的适应,这一点对我们具有很大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