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创新教育

——从中国没有诺贝尔奖谈起

作 者:

作者简介:
陈英 西南师范大学教科院 毛霞 乐山市机关幼儿园

原文出处:
《教育探索》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1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诺贝尔奖不仅仅是对科学家在某个领域取得突破性成就的一种奖励,同时也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它代表了一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发展的水平,是一个国家的科学创新能力的标志。一个国家从立国到获得第一个诺贝尔奖所需要的时间,据对前苏联、捷克、波兰、巴基斯坦和印度5国的统计,平均需要37年。美国从1901年至1939年有14人获奖,从1943年至1997年则有170人获奖。从总体上,美国占到了迄今为止全部诺贝尔奖的41%(注:王渝生:《从诺贝尔奖看美国基础科学和创新体系》,载《瞭望》,1998年第32期。)。而我国至今还没有实现零的突破。当然,获取诺贝尔奖需要具备多方面的条件,未获诺贝尔奖的原因肯定是尚不具备条件,但人的素质恐怕应该是最为根本的。教育作为培养人、塑造人的活动,是否应当承担一定的责任呢?

      一、对中国没有诺贝尔奖的教育反思

      诺贝尔奖是一种蕴涵着高创造性劳动的奖项。中科院院士陈竺说:“诺贝尔奖的核心就是创新,能获诺贝尔奖的成果都是有创意的,并且是带有普遍意义的创意。”(注:《创新是硬道理——陈竺院士谈“诺贝尔奖”》,载《科技日报》,1998年9月17日。)美国从1901年以来,诺贝尔奖获奖人数一直位居世界榜首,这与美国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分不开的。而这种创新素质又直接得益于美国的教育。朱棣文教授介绍说:“在美国,老师和父母让他们的孩子从小时候开始就养成自己思考与评价事物的习惯。特别是他们要求孩子看待事物要有自己的新观点。”因此,“美国的学生学习成绩不如中国学生.但他们有创新及冒险精神,有时作出一些难以想像甚至发疯般的事情,所以往往创造出一些惊人的成就”(注:吴守一:《大力培养创造性人才》,载《教育学》,人大复印资料,1998年第5期。)。

      我国的古代教育,崇尚经验,反对创新;崇尚权威,反对怀疑;崇尚跟随,反对超越。学生死记硬背《四书》、《五经》,囿于传统的习惯和圣人著述,“述而不作”、“仿而不创”。不重视自然科学知识,普遍缺乏科学精神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毛泽东早在70多年前就批评说,它“坏的总根,在使学生立于被动,消磨个性,灭掉性灵,庸俗的随俗浮沉,高才的相与裹脚”。(注:毛泽东:《湖南自修大学创立宣言》。)将人变成“人形鹦鹉”、“两脚书橱”。到了近现代,西方自然科学技术的引进,教育中有了自然科学的内容,尤其是解放后曾一度非常重视理工科教育,有“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说法。但是,即便如此,在教育的过程中,只注重知识灌输,不注重技能培养;只注重动脑能力的培养,不注重动手能力的训练,忽略了科学精神的培养和创意思维的训练,学生仍然缺乏创造性素质。当代教育可以说是以应试、升学为目标的教育,偏重智育、偏重考试科目、偏重分数、偏重少数拔尖的学生。曾有两幅漫画形象地描绘了这种教育:一幅是,被沉重书包压弯了腰的孩子对正在喝减肥药的妈妈说:“妈妈,给书包也减减肥吧!”一幅是,方脑袋、圆脑袋、三角脑袋,经过学校教育后全变成了方脑袋。可见应试教育不仅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且泯灭个性,扼杀了青少年的创造力。中科院院士陈佳洱与杨家福说:“我们的教育从小学开始就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最根本的问题是缺乏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这种方式教育出来的学生,在科学上是很难有所突破的。”(注:《中国需要诺贝尔奖》,载《南方周末》,1998年8月28日。)

      中国没有诺贝尔奖,这是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中国应该有诺贝尔奖,这是科学界的共识;中国的教育应该培养出无愧于诺贝尔奖的创造型人才,这是教育界的共识。

      二、对创新教育的历史必然性的思考

      创新教育势在必行,不只为夺取诺贝尔奖,还因其有更深层次的紧迫性、必要性和可能性。

      (一)从世界形势的考察中提升创新教育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国际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国民创造力的竞争,是人的创造速度和创造效率的竞争。因此,培养思维活跃、创造力强和敢于求真的人才,是中国发展知识经济必须把握的基本问题。教育在知识经济时代将发挥以往任何时代从未有过的关键性作用。正因如此,世界各国都着眼于教育,特别是致力于创造教育的研究和实施。

      日本政府早在1992年就提出,“创造力开发是通向21世纪的保证”,“要培养全球性的、进攻型的创造型人才”。如今,日本的创造教育不是只有少数学校的实验,而是进入大面积的普及阶段。

      美国的创造教育始于20世纪初,到20世纪80年代又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目前还设有“创造基金会”,为中小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和开发提供援助。在许多大学还没有创造力研究机构。

      近年来,韩国认为,“在新时代,国民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刀是决定性因素”(注:《从美、日、韩教育改革看世界教育改革的焦点——培养创新能力》,载《教育学》,人大复印资料,1998年第8期。)。因此雄心勃勃推行“教育革命”。新加坡三大教育改革的课题之一便是创意思维教育,“训练学生具有弹性活跃的思辨能力,鼓励他们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和独立批判的思维方式”(注:《新加坡教改课题:历史教育与创意思维》,载《参考消息》,1997年5月24日。)。

      当世界各国勇敢地面对现实,公开剖析现行教育弊端、积极推进创新教育的时候,中国为国家民族之生存,更需要面对现实,深刻反思,精心策划,迅速建立创新教育体制。因为中国发展创新教育面临两个制约因素:一是科技落后,二是人口多、资源少。如何变沉重的人口负担为人口资源优势,如何增强科技创新能力,这是摆在教育面前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从对教育本质的思考中提升创新教育

      教育是培养人、塑造人、创造人的活动,这已是当代人们的共识。教育作为一种创造人的活动,其创造性乃是它的一个基本属性,是教育得以延续和发展的活力所在。

      教育创造人、实质是揭示人的本质、本性,或从人的本质、本性出发,发展、培养人的本质、本性。而创造性本身便是人类自觉能动的本质特证之一,也是人的最高本质。吉尔福特说:“创造性再也不必假设为仅限于少数天才,它潜在地分布于整个人口中间。”研究表明,人的认识从一开始就包含着创造,人对客观形象和客体信息,并非是机械照搬,位移式注入,而是纳入主体的符号系统。所以,复制、再现和生成客体形象和客体信息,本身就是一种思维创造,即“客体主体化的思维创造”。徐大真说:“人的创造性本质还体现在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以及对于经验的超越和反思。21世纪科学的认识表明,认识主体的创造性越来越突出,已日益‘成为人类认识尤其是自然科学认识的根本思维形式’。”(注:徐大真:《试论创造力及创造力的培养》,载《信阳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第2期。)创造性思维已成为人类根本的思维形式,教育就必然要为人类揭示出这种思维形式的本质。因此,教育本身具有创造性,首先表现在教育要揭示人的创造性本质,培养人的创造性,即首先表现在培养创造型人才方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