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要拒斥任何意义上的“传递”、“灌输”吗?

作 者:

作者简介:
孙喜亭 北京新街口外大街19号 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

原文出处:
《中国教育学刊》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1 年 0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当前有一种德育立论,主张应从教育目的、内容和方法三个层次上全面“否弃”、“拒斥”灌输。在教育目的上,拒斥教育者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规范通过说服、规劝等方式转化为学生的思想意识和品德。在教育内容上,反对把某些具体的信念、教条和价值观念当成“真理”来传授,因为这种内容的传授排斥了与之相悖的信念、教条或价值思想,还因为传授的这种特定社会思想和道德规则都不能证明其在道德上的合理性。在方法上,反对传递,因为传递(灌输) 是为了达到一个固定目的而采用强制的非理性的甚至“权力主义”的手段和措施,而不管受教育者是否愿意或是否有能力接受。持这种立论者将“说服”、“规劝”、“教授”、“传递”都等同于“灌输”。而且又将“灌输”的语义释为浇灌、输送,或释为“注入”、“插入”、“用脚跟踩进”、“强制”,甚至说成是“迷惑”、“欺骗”、“洗脑子”、“吓唬人”等。这种德育论者,实际是拒斥德育“传递论”、“转化论”或“内化论”。它在德育任务和内容上反对“将一元化的东西定为一尊”,在过程和方法上反对任何形式的“教”,因为“教就是在学习者头脑中种植信仰”。这种德育理论的立论出发点,认为“传递论”是与“道德真义相背离的”,因为它是“对人的自由、尊严、个体主体性以及理智能力的蔑视甚至践踏”。认为“将一元化的东西定为一尊”否认了多元化文化中多元的信念、价值理念的存在,并培养学生对其他信念、价值理念视为危险、威胁并准备去战胜它。认为这实际是对学生的一种蒙昧、愚弄,是对学生主体的一种阉割。认为“教”实际是按着马头,强迫马饮水,就是对学生主体蔑视、压抑。因此认为“传授论”不管是从德育目的、内容上看,还是从过程、方法上看,都“不是一种教授道德的方法,也不是一种道德的教育方法”。结论是“传授论”的德育是非道德的。

      如何看待“传递论”这是应该说清楚的。

      我曾在一篇文章(注:孙喜亭《马克思主义与德育灌输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6期)中说到:一切科学都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都是随着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的深入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切科学大都经过描绘、材料的积累、科学的抽象等认识过程而形成的。任何科学的发展,都可以有其历史的根据,任何科学的形成与发展,又都是由少数有教养的人经过复杂的思维加工过程,充分发挥研究者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创造的结果。而科学一旦产生,后人若再认识某一特定对象,就无须再走人类认识该事物的历史道路。人们只要通过传递、学习的途径,就可以掌握它。掌握马克思主义学说是这样,掌握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也是这样。这个文化传递过程,其实,也可以称为“灌输”,即所谓的“输入”、“社会意识内化于主体”。灌输就是对人晓之以理,就是传播与传授。总之,“传递”之所以必要,是因为科学不会自发产生。崇尚“自发论”就等于否定教育,取消德育。

      大家知道,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曾批评过机械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被动的产物的观点,指出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马克思指出机械唯物论只是没有从实践的意义上去理解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制约,并未否认它的唯物主义基本思想。一个人生下来,总是处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和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的,因此,他不能不受环境的决定,不能超越所处时代对他的制约。仅从一个人的社会意识和德性德行来说,至少有四个方面制约着个体的发展:

      1)社会文化对人的制约性。不只是物质文化对人的制约,更主要的是精神文化对人的制约。人生于其文化之中,不能不受它的浸染,即我国古籍中所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2)一个社会占主体地位的社会道德,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意识,主体的价值取向等,都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宣教、传导,通过文学、艺术等,影响一个人社会思想、道德准则的形成。

      3)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教育活动,将一定的社会意识、社会道德传递给受教育的青少年一代。这种有目的性的教育活动,任何社会都是一样的。所以,受什么教育并非由个体自由的、自主的、独立的去抉择。

      4)社会法律规范。任何社会都有各种法制,个体生活其中,不能不受它的制约。尽管它是外力的他律,但它是任何社会人们生活、生存的基本的保障。人们必须遵守它,卫护它。这些维系一个社会生存、生活的行为准则,包括道德规范、法律制度、交往方式、生活方式等,都要通过所谓的“无意识”的习染和自觉的、有意识的传导、传播、传递,以实现对人的影响。否认传递,就否认教育。

      是否在所谓多元开放的社会里,就不能将一元化的东西传递给学生呢?如果传递就是“迷惑”“欺骗”学生,就是给学生“洗脑子”,就是传授教义,就是“封闭人们的思想”,就是“将一元化的东西定于一尊”了呢?理论的彻底,在于能普遍地说明实际。试看一个孩子来到人间,他生活的衣、食、住、行基本方式,要不要教给他呢?待人接物的文明礼貌要不要教给他呢?公共秩序、交通规则要不要让他知晓、遵守呢?人类共同的道德理念,如正义、良心、善恶、节操等要不要树立呢?爱父母、尊师敬友、善待邻里、爱国、爱民的品德要不要培养呢?勿偷盗、勤劳、善良、正直、忠厚、诚实、俭朴等共认的美德要不要传给他呢?难道向学生传递这些一元化的人类共认的美德,并将这些美德定于一尊,就是对学生蒙蔽,对学生主体的宰割吗?难道非要让学生学会奸诈、虚伪、邪恶、偷盗、骄横、狡黠等,才是多元文化的建构,才是人主体的复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