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上半叶的江西近代经济

作 者:

作者简介:
陈荣华(1934—),男,福建惠安县人。江西省社科院研究员,现从事历史研究与编辑工作。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江西南昌市 330077

原文出处:
《江西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进入20世纪以后,江西社会以近代经济的曲折、缓慢发展为基本特点之一,继续朝着近代化目标演变,呈现出历史阶段性,并表现明显的弱点与特点。江西未能实现经济近代化的美梦,有其各种因素互为因果起作用。但其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与掠夺;封建主义及新旧军阀政府的压迫与剥削;缺乏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2001 年 02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00)12-0057-09

      一

      进入20世纪以后,江西社会以近代经济的曲折、缓慢发展为基本特点之一,继续朝着近代化目标演变,并呈现出历史阶段性。

      (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江西近代经济的出现和初步发展

      农业资本主义经济的出现和新式工业的建立,是江西近代经济出现的标志。在江西自然经济解体的过程中,农业资本主义经济首先出现在蚕桑种植业方面。早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初,由于地方政府的提倡,向无蚕桑之利的江西开始种桑养蚕。仅绅商刘芋珊一人,“于赣洲南乡王母渡地方种桑十三万株,并聘请龙商蚕师教种桑蚕事宜,”可以说,这是江西农业资本主义经济从封建地主经济压迫下挣脱出来的先例。

      与此同时,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也渐次扩大到其它农业项目。例如,1904年,清江廪生邹钦爵创办农业公司,专事畜牧、垦耕;1905年,曾秉钰和李思源分别在南昌设立永昌树艺畜牧公司和在余干中乡设立垦荒牧植公司;1908年,徐绍恒在南昌创办江西树德垦牧公司,等等。这些公司,大都属商办,一部分为官商合办,资金在2000元到20000元之间。它们除种植棉花、烟草外,还发展黄麻、木棉、茶桐、乌柏、薄荷、小蓝、靛青、瓜豆、木竹等项生产。

      本省商办的民族资本主义纺织工业,出现于二十世纪初期。1900年至1906年,曾秉玉、孙保辰、饶曾春等先后在南昌、清江、铅山分别创办了(南昌)工艺局、金凤有限公司、鼎兴织布公司,专门织造各式棉布。官办的官僚资本主义纺织业,有省、县创办的工艺局、院、厂。这种纺织业由于有地方政府提倡,故发展较快。根据《世界年鉴》1913年的记载,江西全省有工艺局、所、场97家,其中工艺局7家、年76家、劝工场4家、公私建设工场10家,几乎县县皆有。

      20世纪头10年,在江西先后兴起的一些加工制造业,是本省资本主义工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统计资料显示,第一,在这些新式的加工制造企业中,商办的23家,官办或官商合办的只有4家。这种情况说明,民族资本主义是本行业的主要经济成份。第二,27家新式企业中的18家设于南昌。九江、景德镇、萍乡等四个城市里,显得极为集中。第三,企业的创造者,多数出身于商绅,官僚出身者为极少数,拥有的资本在10万元以上者仅有4家,其中最高者为42万元,而最低者只有300元。总的来看,民族资本主义居于重要地位,但资本力量不大。第四,火柴、肥皂、碾米、电灯、樟脑等一经出现发展则甚快。从1903年到1907年的几年中,便发展到11家,其势头不能说不大。碾米、电灯等新式工业的创办,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颇受群众的欢迎。

      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江西也出现了兴办新式矿冶业的热潮。据不完全记载,在头10年,先后有20家新式的矿冶企业问世。其中,有煤矿10家(包括萍乡煤矿在内),铁矿4家,锰矿3家,铜矿2家,滑石矿1家。这些矿冶企业的出现,标志着江西近代采矿工业的初步发展。

      江西的新式航运业,始于19世纪末。1895年,福康公司率先成立,拥有运输船5艘。至20世纪初,1920年7月,江西地方当局集资30000两,购买商轮4艘并趸船、码头、房屋等设施;又招商股50000两,添购轮船2艘,于南昌正式创办了“内河商轮公司”。开辟了自吉安至吴城、吴城至九江、九江至饶州(今波阳县)等航线。随后相继成立的航运公司有群昌公司(1904年)、见义公司、鸿泰公司(1906年)、道生公司(1906年)。为了提高生存竞争能力,1906年7月,九江14帮航业商人,联合组成了以候补道员孙茂德为总理、江庆楷为协理的“商船公会”。这个由封建行帮转向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的商船组织,企求统筹经营上接湘鄂、下接苏沪的长江和由湖口直达赣州的内河航运。

      与航运业发展的同时,1905年“江西全省铁路总公司”成立,开始以官商合办形式,筹建南浔铁路,并提出了修建南昌至赣州铁路的计划。

      总之,随着江西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用新的经营方式和新式轮船逐渐代替旧的经营方式和木帆船,已成为江西航运、交通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由于种种原因,其发展速度是十分缓慢和曲折的。

      (二)辛亥革命后至抗日战争爆发前,江西近代经济的曲折、缓慢发展

      辛亥革命在经济方面的目的,是由“手工业的生产过渡于资本制度的生产”,实现资本主义工业化。但是,由于辛亥革命后建立起来的中华民国,仍然是帝国主义与新旧封建军阀的专制统治,摆脱不了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命运。第一,农业生产徘徊不前,仍处于十分落后的状态。在农村,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依然被完整地保存下来。在江西农村的耕地、山林、湖泊、渔塘等主要农业生产资料,大部分集中在地主、富农手里。占农村人口不到5%的地主占有农村土地的40%,占农村人口5%的富农占有土地的20%,占农村人口30%的中农占有土地的30%,而占农村人口60%以上的贫雇农只占有土地的10%。不少农村,不到10%的地主、富农,却占据了70%以上的土地。这种不合理的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严重地束缚着农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和农业生产的进步。只是到了30年代中后期,江西省政府为了增加税收,解决财政困难,维持其反动统治,根据南京国民政府关于设立农业机关、改进农业、复兴农村的政策,采取了一些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鼓励农民开荒种田,增加粮食生产,使江西的农林牧副渔生产在一定时期内得到了某些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