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性教育简析

作 者:
黄崴 

作者简介:
黄崴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博士生

原文出处:
中国教育报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1995 年 1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现代教育是教人做人、教人做事的事业,培养的人是有主体性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更好地参与社会生活,并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所以,教育,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主体性教育。

      怎么理解主体性教育呢?笔者认为,首先,主体性教育是发展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的活动。这就意味着受教育者是有主体性的,这种主体性是需要发展的。同时意味着教育者也是有主体性的。无论教育者的主体性还是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它们都是“交复主体性”或“主体间性”。因此,主体性教育也就是教育者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主体间相互作用中启发、展现、引导、促进受教育者主体性得以发展的过程。这里教育者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性,启发和引导受教育者内在的教育需求,给他创造和谐、宽松、自由的教育环境,让教育活动成为其真正乐意追求的生活,而不是把学习看作异己的、被迫接受的活动,把学校看作束缚其“自由”的场所。

      第二,主体性教育可以理解为一种教育原则,即教育中的主体性原则。从人本体方面看,既要承认教育者主体性的存在,也要承认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存在。有人认为,在我国,教育者的主体性得到了发挥。笔者不同意这种看法。实际上许多教育者主体性的发挥要么不够,要么不合理。从不够的方面看,一是教育者受到体制的、思想的、文化的束缚,一般都把教育过程看作知识的传递、传授和传播的过程。这是无需教育者的什么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他可以用已有的、不得不执行的统一的规则去要求受教育者;他可能受到文化的或社会的压力用最简单的办法——灌输的方法,去教育学生。二是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并没有真正确立,教育者及其劳动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拖欠教师工资就是最好的例证。从不合理的方面看,似乎发挥教育者的主体性就是教育者可以随心所欲想让学生做什么就做什么。确实,主体性包含有主观性和意志性,但这是要受客观性条件的制约,特别是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制约。如果教育者不考虑学生的内在的需求、动机、愿望,而一味强迫他做不愿做的事情,那么,这能说教育者的主体性得到发挥了吗?检验教育者主体性高低的根本标准就是看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是否得到了发挥和发展。因此,教育中的主体性原则首先是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教育者应正确理解主体性的含义,在教育过程中充分弘扬其主体精神。如果教育者本身就没有主体性,他又怎么能教育出有丰富的主体精神的人呢?

      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也同样是存在的。从发生学的意义上看,人生来就具有主体性,这是人类进化的结果。达尔文把人的心理能力看作人的重要特点。这对我们认识人的主体性是有启发的。人的潜能与其它任何物种有本质的不同,这主要表现在他的心理能力和精神能力方面。我国心理学家潘淑进一步把人界看作与无生物界、生物界并列的一界。他们的认识说明了人的独特性。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可以把人的主体性看作人类文化在个体的积淀。现代语言学家乔姆斯基认为,人有“天赋”的创造和生成语言的能力。笔者认为,人的其他的能力如理解力、创造力等等也都可以看作是“天赋”的能力。这种“天赋”实际上是文化积淀的结果,是历史生成的。因此,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必须得到确认,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必须受到尊重,他是自然的主体,他是文化的主体,他是历史的主体。人生之初是无知无识的,但他却有内化任何知识的能力,而且这种能力是可以发展的。所以,承认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确立其主体地位,这是主体性教育的基本前提,也是任何教育者要明确的。

      教育的主体性原则意味着,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平等的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传统教育中的上下,主客或主动与被动的关系。教育中的民主性是保证人的主体性得以发展的重要方面。民主是一种精神,强调自由与责任的统一,强调尊重他人和受到他人尊重,是一种生活方式。教育中的民主性具有双重意义:一是把教育变成一种民主的生活方式,二是促进受教育者民主精神的发展,目的则是发展受教育者的主体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