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的结构、功能及其优化

作 者:

作者简介:
唐晓杰 上海市智力开发研究所

原文出处:
教学导刊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1995 年 05 期

关 键 词:

字号: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对教育的需求日益迫切。教育能否满足社会与个人的多样化的需求,实际上涉及教育的整体功能问题;而教育整体功能的发挥,又取决于教育本身的结构 (宏观结构与微观结构)是否合理。鉴于我国开展的农村与城市教育综合改革皆以教育结构的改革、优化为突破口,本文拟把探讨的重点放在学校教育的宏观结构与功能上。

      一、学校教育的层次结构

      学校教育的层次结构,是指学校教育系统各个层次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的形式。其构成成分为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这些成分的实体存在形式则为各种不同类型的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等正规教育机构。学校教育的这种层次结构是逐渐形成的,而且各个成分之间相互联系或相互作用方式的差异会导致大不相同的层次结构。

      (一)学校教育层次结构的形成

      学校教育层次结构的形成首先取决于其构成成分的发育、形成和完善。要深入了解现代学校教育的层次结构,就必须从历史的线索来考察各级学校教育的形成、发展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在古代社会,学校教育已有程度或层次之别,但是上下级别的学校教育之间并无明确的衔接关系,程度相近的学校教育机构之间亦无联系。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那时的学校教育完全是依各阶级、阶层的特殊需求创立的,主要作为社会阶级、阶层的一种等级标志,各学校的产生与发展完全取决于特定阶级、阶层的力量和命运。初等学校实际上是从16世纪的平民运动中产生出来的,是社会下层的专利,因而又被称为慈善学校或救济学校。当时的初等学校只不过是学徒培训系统的代替物,其教育还算不上是正规的学校教育。而中等学校教育和高等学校教育则在本质上是贵族教育,是社会统治阶级、上层阶级的专利,其子弟接受教育并不是为了获取真才实学,而仅仅是为了获得表明自己身份的一些缺乏实际用处的文化知识。18世纪初,德国教育家策姆勒首创了传授数学、机械学、经济学的实科中学,但与历史上占主导地位的文科中学相比,地位低得多。从中世纪大教堂学校分化出来的大学,也“只有在社会利益复杂和重要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出现”。当时的大学采取的是中世纪社会结合的常规,学生与教师、教授结成的社团周旋于主教、国王、教皇和市政等各种控制力量之间,散落在各地。这类大学数量很少,而且中世纪欧洲大学的学科仅为文、医、法、神4门。虽然中学和大学是当时的正规教育机构,文科中学的毕业生还是大学的主要生源,但其间并没有明确的衔接关系。我国古代社会的学校教育比较发达,但同欧洲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一样,只有阶级性而没有生产性。而且,我国古代学校严格说来只有蒙学和大学,还没有出现中学(我国中学出现在清末),因而也不完善。总之,在封建社会,各级学校很大程度上都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它们没有形成一个整体性的层次结构。由于学校隶属的阶级、阶层不同,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反映的主要是社会上层阶级政治上的需求,其功能主要是政治方面的,而初等教育反映的主要是社会下层谋生的需要。这种各级学校教育分离及其功能不同的状况,导致学校教育整体功能颇为有限。学校教育很大程度上是在维持社会的现状,而对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经济上的发展却很少推动作用。

      学校教育层次结构的形成始于18世纪晚期的产业革命。产业革命改变了社会的结构,社会分化为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这两大对立阶级。工人阶级争取教育权利的斗争,资产阶级对利润的追求而导致对科技人才的需求以及民族国家的形成,推动了学校教育的发展,具有民间性质的初等教育纳入了国民教育体制。由于初等教育成为正规教育的一部分,教育的层次结构得以形成,但所形成的是一种双轨的层次结构:一轨是初等教育与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各种职业初习学校的纵向衔接,另一轨是古典与新兴的普通中学同古典大学及新型的科学、专业教育大学相衔接。前者形成为自下而上发展的“上构型”层次结构,后者形成为自上而下发展的“下构型”层次结构(因为中学实际上成了大学的预备学校或附庸)。两种结构并行而互不相通,使学校教育的功能也是分轨发挥的。“上构型”学校教育层次结构系统重在训练学生基本的读写算技能和职业技能,注重体力劳动者和小职员、公务员的培养;“下构型”学校教育层次结构系统则重在提高资产阶级的素质,注重培养担任国家、教会和高级专业的高级职位人才。

      初等、中等、高等三个层次的学校教育形成为一个有机联系的层次结构,则还是本世纪的事。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第二次产业革命尤其是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给现代工业提供了更强劲的动力源泉,而“工业化越发展,需要最低限度的读写能力或作为必须具备更高一层水平的基础、教养、资格的职业,其数量也在不断增多”①。在这样的情势下,原来属于下层社会专利的初等教育的社会地位改变了,初等教育的理论基础也改变了。另外,由于生产部门各个领域的机械化需要的技术知识和技能都超过了工厂学徒制度和初等学校所能达到的程度,以及政治集团的压力和民主思想的传播,许多西方国家不仅要求普及初等教育,而且要求义务教育的年限延长到初等学校以后的教育阶段。正因如此,中等教育从隶属于“下构型”学校教育层次结构的教育逐渐变成了初等教育以后的第二阶段教育,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衔接起来了。这种衔接不仅促使中等教育分化为初中教育和高中教育,而且使它由高等教育的附庸变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教育子系统,从而在某种意义上扩大了中等教育的功能。初等教育在与中等教育相衔接的同时,又向下延伸而与学前教育联接起来。于是,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形成为一个宝塔型的纵向贯通的学校教育层次结构,这种结构不仅增强和扩大了各级学校教育的功能,而且也使学校教育系统的整体功能得到增强和扩大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