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4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 —5111(2000)02—0021—06 评价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价值判断活动,而评价标准则集中体现了评价活动所依据的价值准则。正是评价标准所蕴含的价值准则,使具体的评价活动获得意义,决定了评价结论。评价标准的制定,是所有类型评价方案设计的核心。 制定教育评价标准的方法有多种,不同的方法代表了对教育的价值及如何增进这些价值的不同理解。本文以教育机构评价为例,讨论几种常见的教育评价标准制定方法的原理及其实践意义。 一、“教育目标”作为教育评价标准 将“教育目标”作为评价的标准,是教育评价文献中最常见的决定标准的方法。这一方法源于早期西方教育评价的研究和实践。在西方被称为 “教育评价之父”的美国学者L·泰勒所倡导的教育评价思想,即所谓的教育评价的“泰勒模式”,被一些教育评价研究人员直接描述为“行为目标模式”。这一模式的基本特征,就是以预先确定的教育目标为标准,对教育活动的成效做出评价,即实际教育教学活动的价值按其实现目标的程度加以衡量。以教育目标为标准的教育评价实践,强调的是教育活动对教育目标达成的贡献,注重的是实际结果与目标的“一致”或“符合”。 目标是任何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人类活动的基本依据。用目标规范组织及其成员的行为,保证既定目标的达成,是多数组织管理的基本任务。将教育目标作为教育评价的标准合乎逻辑,在很大程度上也与人们的经验相吻合。 按照这种方法决定教育评价的标准,是以教育目标的正确性为基本前提的。因而该方法特别重视教育目标的设计和陈述,要求目标的表述尽量精确并能够测量。但其存在的问题是:谁来决定正确的教育目标?教育目标的正确性能否预先决定?教育机构是否存在普遍赞成的、具有实质性意义的组织目标?教育目标能否有效地规范教育教学活动?上述问题都是有效的管理实践所必须解决的。 教育是一种复杂的、专门化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周期长,见效慢、不可控制的影响因素多等特点,因而事先确定合理的教育目标并非易事。以“教育目标”为标准评价教育活动,必须特别注意教育活动的上述复杂性质,考虑教育活动预期和非预期的效果。 二、“附加值”作为教育评价标准 所谓“附加值”(Value—added),即一定时期的学校教育对学生成长发展所带来的积极影响。“附加值”作为一种教育评价标准,源自70年代初期首创于美国东北密苏里大学的“附加值评估”方法。该方法试图确定一定时期内学校教育活动对学生增加的价值。其基本假设是,学生入学时的水平与毕业时水平的差异,或学生在校期间的变化情况,可以归因于学校教育;学生变化的幅度,即“附加值”的大小,可以看作是学校、培养计划、课程或教师的教育成就。 实践中,确定“附加值”的基本方法,是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历时比较。学生在特定学科领域、特定时期两次考试成绩的差异,经过统计上的调整,即被认为是学校教育对学生增加的价值。附加值评估的主要依据,是学生特定学科的标准化考试成绩。 通过“附加值”评估确定学校教育活动的绩效,是一种与传统的教育评价方法迥异的新方法。“附加值”作为教育评价的标准,直接指向学校教育对学生成长发展的实际影响,并据此判断教育活动的价值,对于鼓励学校和教师努力增进教育对学生成长发展的贡献,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 但是,与“附加值”作为评价标准相伴的,有一系列困难的问题。如:将学生考试成绩的变化作为“附加值”,可能导致学校和教师提高教育质量的努力集中于提高学生特定学科的考试分数;学生成长发展具有多方面的含义,从最好的意义上讲,考试成绩只能评价其中的一部分;而考试分数究竟能否反映学生在特定学科的学业成就,还有很大的争议;学生的发展变化能否全部归因于学校教育,人们看法不一;学生在不同时期的发展水平,是否属于同一层次的内容、能否相互比较等问题,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此外,不同学科的教育对学生的“附加值”是否相同?对学生“附加值”大的教育活动是否对社会的“附加值”同样大? 附加值评估方法形成的动因,主要是为了满足政府核定学校教学效能(accountability)的需要,其主要功能是证明学校的教育成就。因此,它很少能够提供关于教育过程的信息,对学校改进教育过程的帮助有限;这种方法主要依赖学生的考试成绩,技术上精确度高,评价本身并不鼓励教师的参与。从证明的角度看,附加值评估的结果要与其他学校相比才有意义,因此,这种方法对于标准化考试的依赖性很大。但由于学生入学水平的不同及入学选拔政策的差异,不同学校之间“附加值”的比较也存在问题。比如,入学选拔性高的学校的“附加值”可能不如入学选拔性低的学校,但由此并不能得出前者对学生成长发展贡献较小的结论。在这种情况下,将“附加值”作为评价标准,难以真正反映学生的成长发展情况,因而也难以合理地评价相关教育活动的绩效。将“附加值”作为评价标准,必须合理处理上述问题。 三、“顾客满意”作为教育评价标准 “顾客”的概念频繁出现于教育管理文献,并流行于许多西方国家乃至我国的校园,主要是1990年代中期以来发生的现象。“顾客”这一概念被引进教育领域,“顾客满意”被当作教育评价的标准,是教育领域“消费主义”思想兴起的标志之一。这种方法将教育看作是向其顾客提供“教育”这种特殊服务的活动,并用顾客的标准评价教育机构服务的质量。“顾客满意”作为评价标准,强调教育的社会价值,强调教育机构的服务功能,强调学校要对社会需要——尤其是学生的需要——保持敏感并及时做出反应,对于促进教育与社会实际生活的结合,推动教育的发展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