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世纪以来澳门在太平洋大帆船贸易网中的作用与地位

作 者:

作者简介:
纪宗安 暨南大学统战部

原文出处:
暨南学报:哲社版

内容提要:

传统的丝绸之路研究,大体已形成区域化特色,如草原丝绸之路、沙漠(绿洲)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西南(南方)丝绸之路等,和丰硕的成果积累。但丝路研究要深入,还必须打破区域藩篱,注意各区域交通路线间的网络关系。本文旨在通过探讨海上丝绸之路在16世纪后的延伸和变迁,即太平洋大帆船路线的形成和发展轨迹,来说明丝绸之路区域间的网络关系,尤其是重要网点澳门在其中的作用和地位。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2000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自从1877年著名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提出“丝绸之路”这一名称,继尔经德国赫尔曼等一批汉学家的确认和使用,一个多世纪来,中外史家无不对它投入了极大的关注和热情。丰硕的成果令其成为史学研究中的热门学科,成为显学。究其个中原因,应是“丝路学”所具有的深层内涵和无限外延使然!换言之,“丝绸之路”在某种程度上涵盖了传统学科“中西交通史”、“西域南海史”和新兴交叉学科“敦煌学”、“阿勒泰学”、“吐鲁番文书学”等,成为中外关系史的代名词和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俗称。雅俗共赏,有着无限深厚的底蕴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纵观丝绸之路研究,大体已形成区域化特色,如草原丝绸之路、沙漠(绿洲)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西南(南方)丝绸之路等,和丰硕的成果积累。但丝绸之路研究要深入,还必须打破区域藩篱,注意各区域交通路线间的网络关系。本文旨在通过探讨海上丝绸之路在16世纪后的延伸和变迁,即太平洋环球贸易路线的形成和发展轨迹,来说明丝绸之路区域间的网络关系,尤其是重要网点澳门在其中的作用和地位。

      一、太平洋环球贸易网的形成背景及条件

      1.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沿革和变迁

      以舟船为交通运输工具,东起朝鲜、日本,西抵东非、北非、地中海东岸国家,中经日本海、黄海、东海、南海,绕孟加拉湾,穿越印度洋、阿拉伯海,过波斯湾和红海,将中国与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阿拉伯半岛、非洲大陆、欧洲地中海国家连结起来的一条水上交通大道,被世人称为海上丝绸之路。也有人以通过这条商道输入、输出的主要贸易商品命其名,称为“香料之路”或“陶瓷之路”。

      大约与沙漠丝绸之路形成的同时,海上丝绸之路也见端倪。即是说,海上丝绸之路的出现当在西汉初年。当时,南越国割据岭南,内地与南方沿海地区的交通不畅。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 遣伏波将军路博德、楼船将军杨仆等率10万人平南越,以其地置南海、郁林、苍梧、合浦、儋耳、珠崖、交趾、九真、日南等九郡,于是南海海道得以开辟,“中国往商贾者多取富焉”。

      据《汉书·地理志》记载,南海海道的航线,是从日南边塞(今越南广治附近)或徐闻(今广东徐闻附近)、合浦(治所在今广西合浦东北)出海,“船行可五月,有都元国;又船行可四月,有邑卢没国;又船行可二十余日,有谌离国;步行可十余日,有夫甘都卢国。自夫甘都卢国船行可二月余,有黄支国……。自黄支船行可八月,到皮宗;船行可二月,到日南、象林界云。黄支之南,有已程不国,汉之译使自此还矣。”这是一条长期以来为中外学者极为重视的珍贵史料,它记载了汉武帝时远航海外的路线,其途经的许多国家与地区众说纷纭,久无定论。现唯有已程不国,共认为是今斯里兰卡;黄支国是今印度南部泰米尔纳德邦的康契普腊姆(建志补罗)。至于所经路线的基本走向,则认为是,从日南边塞,或徐闻、合浦出海,进北部湾,沿越南、柬埔寨、泰国近海处而入暹罗湾,在缅甸登陆后,陆行至孟加拉湾,再航行到印度科罗曼德海岸,最后到达斯里兰卡,并由那里回航。(注:朱杰勤《汉代中国与东南亚和南亚海上交通路线试探》,载《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70页,河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东汉时,南海海道上的交通日益频繁,航路进一步拓展,有更多的国家经由海道与中国建立联系。顺帝永建六年(131年)叶调国(Yava-Dvipa,今印尼爪哇岛或苏门答腊岛)遣使从日南徼外来贡献,汉赐其王金印紫绶。桓帝延熹二年(159年)、四年(161年),天竺频从日南徼外来献。延熹九年(166年),大秦王安敦遣使从日南徼外献象牙、 犀角、瑇瑁。这个安敦王,通常被比定为马可·奥勒留·安敦尼(Marcus Aurelius Antoninus,161年~180年在位)。 所谓遣使,大约是在印度的罗马商人冒称使者,寻求与汉的直接贸易,因为所献之物,均非罗马所有而产自印度、东非。然而这件事能表明,罗马人终于在掌握印度洋航路以后继续东进,通过南海海道,与中国建立了直接联系,从罗马到中国的航道也已经连接起来,它展示了中西海上交通具有广阔之前景。但此时中国与印度、大秦等国的交往,还是以陆路为主。从总体上看,此时中西陆路交通比海路交通更为频繁、重要。

      魏晋南北朝时期,海外交通有一定发展,这主要是与地区分裂割据局面的形成,以及南方地区的不断开发有关。这一时期地处东南的政权相继是东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等。 有史料记载: 公元226年(东吴黄武五年),大秦商人秦伦由海路经交趾抵东吴。 此为第一名有确切记载的来华罗马商人(注:《梁书·诸夷南海诸国传》卷五十四“中天竺”条,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798页。)。

      另一典型事例是“南宣国化”,即公元245~251年间,孙权派康泰、朱应出使扶南和南海诸国。康、朱二人在出使期间,曾广泛进行实地考察。他们在扶南了解到“从加那调州乘大船舶,张七帆,时风一月余日,乃入大秦国也”。他们还与天竺在扶南的使节会晤过,探询了中天竺的土俗,还就当地人民裸体的习俗,提出腰间着“横幅”(又称干漫,即今之纱笼Sarong)的建议。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朱应撰有《扶南异物志》,康秦撰有《吴时外国传》。惜此二书均佚,仅在《水经注》、《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初学记》、《通典》、《太平御览》、《文选注》等书中见到片断引文。

      东晋、南朝因受地理条件所限,对外陆路交通不够通畅,因而加强了对外海上交通。当时外来船只一般都在交(交州,今越南北部)、广(广州)登岸,然后北上建业(南京)这一中国南方政治、经济的中心大城。从贸易货物来看,输出的仍以丝织品为大宗,输入商品有香料、珠宝、犀、象、琉璃、火浣布、吉贝等物。贸易的繁荣景象如史载“商舶远届,委输南州,故交广富实,积王府”(注:《南齐书·东南夷传》卷五十九,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1016页。)。交州“宝货所出,山海珍怪,莫与为比”。广州“海舶每岁数至”或“岁十数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