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对战时中日经济关系的研究,着重于日本对华经济资源的掠夺,而忽视其削弱中国国力的一面,没有把日本的经济行为研究和战略行为研究紧密结合起来。本文试图以后者为切入点,从二者的结合上对日本的经济侵略作一研究,以深化对战时中日经济关系的认识。 一、削弱中国国力是日本对华经济战略的重要目标 日本削弱中国经济力的战略目标可以分解为个重要的子目标:一是掠夺中国的经济资源,二是遏制中国的财政和金融。掠夺经济资源是从经济资源的总量上削弱中国的可控能力。这一战略目标的思想相当广泛地体现在日本有关侵略中国东北、华北以及其他地区的计划、纲要、方案等文件中。比如,在1937年12月27日创立的日本对华经济侵略机构——满洲重工业开发股份公司的一份材料中写道:“满洲国的地下埋藏着丰富的兴办重工业的三大要素——铁、煤炭、轻金属;就是把这些资源放在一个系统下,加以综合开发,并在这个企业的统筹下,进行从开发地下资源到飞机、汽车的制造事业,建立一个在日本前所未见的大规模的重工业系统,这才是充分利用这些资源的办法。”(注:《满洲重工业开发股份公司》,复旦大学历史系编:《日本帝国主义对外侵略资料选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56页。)按照这种逻辑, 中国的资源只配日本来开发和利用,而日本开发和利用的中国资源愈多,中国的国力就自然愈被削弱。这正是日本对华经济战略要达到的一个效果。财政金融关系到国家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战时财政金融则又直接关系到国防和军队的经费的筹措和运用,因而它成为国民党政府战时经济中最突出的问题和矛盾的焦点。日本削弱中国国力,财政金融自然成为它重点攻击的经济目标。对此,曾任国民党政府代理行政院长兼财政部长的孔祥熙在1939年6 月呈蒋介石的财政密报中指出:“近代战争非但恃武力之强弱,尤以经济力孰能持久,判断其最后之胜负。敌人除以武力侵略外,并处心积虑破坏我经济金融,妄冀削弱我抗战力量。”(注:《孔祥熙关于1937年—1939年财政实况密报》,《民国档案》,1993年第1期。)日本的破坏明确的指向中国的币制改革。为防止白银外流, 稳定金融和经济,国民党政府在英国顾问李滋罗斯的帮助下,于1935年11月进行币制改革,废止银本位制,采用纸币流通制,并规定流通纸币即法币与英镑和美元的汇率。孔祥熙于11月3日宣布币制改革后, 日本马上做出反应,说什么“白银国有与现银集中于上海,是陷华北经济于绝境,并阻碍日本利益。如贵方不能自动制止,则日本将以实力期其实现”。(注:〔日〕古屋奎二:《蒋总统密录》,第10 册, 台湾中央日报社1977年中文版,第73页。)即以武力制止币制改革。南次郎则认为,应通过策动华北“独立”来破坏币制改革。他在给广田外相的建议中说,如使华北“独立”,“结果将使作为英国借款的担保品——关税余额和铁路收入的价值几乎都减少一半,同时,防止现银集中,以破坏币制改革的根本条件,借此使南京政府自己放弃这一企图。”(注:《南〔次郎〕驻满大使关于促进华北分离工作对广田外相的建议》,《日本帝国主义对外侵略史料选编》,第180页。)真可谓一箭双雕。 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军民奋勇抵抗,日本看到不可能实现其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言,便愈发重视对中国的经济战, 以削弱中国的经济力。 1938年7月12日,日本五相会议在关于所谓对中国的谋略中指出: “设法造成法币的崩溃,取得中国的在外国资金,由此在财政上使中国现中央政府自行消灭。”(注:《从内部指导中国政权的大纲》,同上,第270 页。)所以,日本一直把破坏中国的财政金融作为其重要经济战略目标。在整个中日战争期间,日本是从军事和经济两个战略方向上来实施其削弱中国国力的战略。 日本削弱中国国力的经济战略不是一种单纯性破坏,而是企图在削弱中国的同时使自己获益,这就是日本经济力量运用的双刃剑。日本把削弱中国和掠夺中国是合为一体的。1934年10月,日本的中国驻屯军司令部就制定了《华北重要资源调查之方针及要领》,提出要“助长帝国发展对华经济,使战时我国国际资源易于补充,同时扶植和增强帝国在华北的经济势力并促成日、满、华经济圈”。(注:〔日〕近代日本研究会:《东亚与日本》,山川出版社1980年版,第161—162页。转引自军事科学院编:《中国抗战争史》,上卷,解放军出版社1995年版,第338页。)这种“经济圈”表面看来是一种“合作”, 与日本的“削弱”战略相悖,实则不然,因为日本所说的“合作”对象必须是肯与日本合作并有利于日本发展经济的势力。这种势力在中国东北,就是伪满洲国;在华北,就冀东防共自治政府之类的伪政权;在华东和华中,就是汪记伪国民政府梁鸿志伪维新政府。这样的“合作”实际上就等于发展日本自身。用日本近卫内阁智囊团的话来说,就是为了“向形成日满华的经济集团、通货集团的目标前进”,使之“有效地完满地开展与此相适应的我国战时经济”,“把经济开发计划从属于目前进行战争的目的”。(注:《关于处理中国事变的根本办法》,《日本帝国主义对外侵略资料选编》,第268页。)这无疑是对中国抗日力量的打击和削弱。 至于对蒋介石政权,日本的经济战略总的来说是将其削弱,并力图“推翻中国现中央政府,使蒋介石垮台”。(注:《适应时局的对中国的谋略》,同上,第269页。) 二、日本削弱中国国力的经济战略对策 (一)掠夺工农业资源。日本掠夺工业资源的战略对策主要是资本垄断与控制。日本在占领区成立了许多垄断性集团,如成立于1906年的“满铁”(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曾在中国东北经济中处于压倒一切的优势地位,1914年其企业财产约占日本在华投资额的55%,占日本在东北投资的80%,到1930年底在东北的投资总额达90464.6万日元。 (注:清庆瑞:《抗战时期的经济》,北京出版社1995年版, 第125页。)“满铁”的营业务也较广泛,除主营以铁路为中心的交通运输业外,还兼营煤矿开采、电气、仓库、房地产等,并对铁路附近属地有行政管理权,因而有“满铁王国”之称。七·七事变后,日本又在东北成立了“满业”(满洲重工业开发株式会社),其创力资本为45000万日元, 除经营“满铁”原经营的重工业企业和伪满洲国经营的企业外,还在东北创办了汽车、机械制造、化学、冶炼、飞机制造等企业。除“满铁”、“满业”外,三井、三菱、住友、大仓、浅野、安田等日本财团也在我东北大量投资,扩张势力。到1945年日本投降前夕,日伪资本在东北工业中已占99.15%。日本对工业资源的垄断和掠夺还具有战略计划性。 它制定了两个“产业五年计划”。第一个“产业五年计划”从1937年开始执行,重点放在钢铁、煤炭、电力、液体燃料、轻金属、非铁金属等生产上,并且生产指标随着战争的发展而大幅度加码。 生铁由原计划的253万吨增加到450万吨,钢锭由185万吨增加到316万吨,煤由2716 万吨增加到3110万吨,液化煤由80万吨增加到177万吨,挥发油由82.6 万吨增加到174万吨。(注:姜念东等:《伪满洲国史》, 吉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80页。 )这就必然要加大对中国资源的掠夺和对中国国力的削弱。1941年9月即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三个月, 日本又制定了第二个“产业五年计划”。该计划更着重于战争资源的掠夺,将重点放在煤炭、钢铁、水力发电、液体燃料、非铁金属、盐等生产上,这也就意味着中国的这些资源将进一步遭受劫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