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化研究中的激进与保守之维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岳川,北京大学中文系

原文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1999 年 1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在人类历史的各个时期,都可以看到激进主义与保守主义的相对峙甚至互相循环的形态。现代激进主义与保守主义伴随着中国近百年的现代化进程而不断发展转型,到了世纪末,这一问题不仅与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密切相关,而且与启蒙理想、新儒家、现代性、后现代性和文化民族主义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激进主义与保守主义之间,并非是完全对立而难以沟通,相反,二者之间往往出现一种互相补充、互相依存的关系。那种以“冷战思维”来看待二者关系的做法早已过时。在世纪之交,我们有可能从更广阔的跨文化跨学科角度,来看文化的双向选择和文化的误读与重释,以及激进与保守文化的差异与互补问题。在回首一个世纪的历史意义消长时,我们有必要从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模式中走出来,使得激进主义、保守主义、自由主义在现实语境中达到某种均衡性。

      要弄清激进主义和保守主义是怎样交织缠绕,它们同自由主义的复杂关系,(注:有学者认为:“保守主义在本质上是要‘保守’自由主义的成果,而激进主义则企图以激进的方式实现极端化了的自由主义原则。”李强《自由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页。)并怎样此起彼伏进行着较量的,这需要我们走向历史语境之中,对其基本形态、历史发展和价值趋向加以多角度考察。

      一 激进主义与反激进主义姿态

      激进主义在人类文明史上历史悠久。但是在20世纪却造成了巨大历史问题和世纪性难题,使得近些年学界对激进主义深加清理。有学者认为:“理性主义与激进主义是硬币的两面。理性主义是激进主义的思想基础,激进主义是理性主义的政治表达。激进主义思想偏激、情绪狂热、手段激烈、崇尚暴力和流血、蔑弃个人自由和生命、爱走极端、易从激进革命走向拥戴独裁”。“由于受其进步观念的指导,激进主义信奉一种抽象的解放。决裂是解放的先导,解放是决裂的归宿。这种解放的后果往往是丧失已有的自由,跌入更加深重的奴役……激进主义者极力主张造反有理,大乱才能大治,破字当头,立在其中,彻底决裂,更换人间等等一系列极端路线。”(注:刘军宁《保守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9页,第202—203页。)这种看法,虽然言述过于冲动,但是在其中还是可以看到矫枉过正的历史反省的真实意图的。

       在 89巨变以后,美籍日裔思想家福山提出“历史的终结”的看法,认为冷战后两个世界对峙的格局已然消解,意识形态已经失效,因此,那种对立的历史已终结,剩下一种自由民主的精神在延续。(注:F.Fukuyanma,"The End of History?" The National Interest,1989,No.16.)与此相对,在中国的政治思想界则提出了“反和平演变”。从这一相互对立的看法,可以看到,80年代到90年代,从激进主义的思潮到反激进的保守主义思潮的内在理路。

      严格地说,90年代初的保守主义思潮与80年代的激进主义思潮有着根本的区别。一般而言,存在两种激进主义:一是政治激进主义,二是文化激进主义。二者既有联系,又有某种程度上的区别。

      一、政治激进主义。激进主义话语大体可分为权力神话、政治神话、意识形态神话。其基本特征在于总是从国家政治的控制具体实施上着眼,强调消除纯粹个人的价值意向,而将个体整合到整体性的权力机器上去。

      权力神话。这是激进主义最具特色的特征,它表现出一种理想的浪漫激情,接受了乌托邦理想,在未来、对理想、对乌托邦具体展开的模式中,过分重视权力甚至暴力。在20世纪尤其是90年代,冷战结束以后,人们对激进主义的权力革命神话的合法性加以质疑,激进神话日益失去人心,成为反权威和丧失客观价值尺度的社会历史剩余物。

      政治神话。其强调政治的权力运作,以及对现实的多种力量的控制,不管是话语控制、政治控制,还是社会集团、宗教信仰的控制,都统统纳入政治权力运作之中。在政治激进主义中,更多的是一种政治的宣传说教和话语灌输,而在后冷战时期整个世界的经济大潮之中,政治话语开始走向式微是有目共睹的。

      意识形态的神话。一般而言,意识形态具有两种主要功能,其一是用抽象的理念代替真实的现实状况,用空想的美妙方式设定一种虚构方案以解决当下复杂的现实问题;其二是借以宣传某一政治集团,并将这一政治集团的利益解释成为大众的利益。对意识形态还存在彼此对立的多种不同看法,起码阿尔都塞就提出有七种意识形态。而特里·伊格尔顿在《意识形态导论》(1991)中,则列出了16条关于意识形态的不同定义:1.社会生活中意义、符号和价值观的产生过程;2.某一特定的社会集团或阶级特有观念的主干;3.有助于合法化某种主流政治权力的观念;4.有助于合法化某种主流政治权力的虚假观念;5.系统地进行扭曲的交往;6.可为某一主体提供某种立场的东西;7.由社会利益所激发的思想形式;8.统一性的思考;9.社会必要的幻觉;10.话语和权力的连接; 11.有意识的社会行动者理解世界的那种媒介;12.重视行动的诸种信仰;13.语言现实的现象现实的混淆;14.符号的封闭;15.个体达成他们与某种社会结构之间的联系的不可缺少媒介;16.社会生活转变为自然现实的过程。

      在我看来,权力话语总是具体的权力,并在历史进程中体现出来的,每个人都与它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现实社会中的各种权力或部分或总体的转移,使政治权力的控制和整合得以确立。这意味着,一切造神的神话在新的社会发展中已经正在丧失其合法性,如何走向真正的对话,走向社会均衡全面的发展,实在是值得人们思考的重要事情,并应尽早进入公众论域的言述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