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荣诗歌创作 迎接诗坛新世纪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人民日报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1999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是文学发展的源头。我国拥有源远流长的诗歌创作传统。进入新时期,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诗歌创作,又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和发展。

      首先,诗歌创作队伍进一步发展壮大。新时期以来老中青三代诗人,以多样的艺术风格和艺术形式,表现了他们各自鲜明的审美个性,从多角度多侧面表现了崭新时代我国人民改革开放、励精图强的心理物质和精神风貌,创作了一大批再现人民艰苦创业的伟大实践和伟大精神的佳作力作。

      第二,现实主义精神的光辉,辐照诗歌创作的广阔道路。许多诗人为繁荣诗歌创作,扎根生活,不离乡土,与人民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创作了大批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诗作。诗人的精神视野和文化视野日渐开阔,诗的题材空前多样。

      第三,主旋律与多样化相统一,唱响时代的最强音。诗歌创作从题材到表现手段、艺术风格以及创作方法是多样的,与弘扬时代主旋律是完全一致的。只有把两者统一起来,才能创作出充满时代气息,思想精深,艺术精湛的优秀诗篇,才能开创诗坛百花争艳的生动局面。当前,诗歌仍然是拥有广大读者的重要文学门类。现在全国大约有诗歌刊物和刊载诗歌的文学报刊三百余家,从事诗歌创作者达二百余万人,每年刊发各种题材的诗作大约有五六万首之多,出版诗集数千种。群众性的诗歌社团和民间诗报之多,也以千计。中华诗词学会、中国诗歌学会等群众性的诗歌团体,成为推动诗歌创作和诗歌理论研究的重要力量,对活跃创作和学术交流发挥了积极作用。

      诗歌创作如何适应中华民族全面复兴伟大时代的要求,在探索中发展,在继承中创新,是大家关注的又一个重要议题。

      一、到生活中去,到人民变革现实的伟大实践中去寻觅诗情,是诗歌腾飞的基石。诗人只有通过深入生活,认识生活的本质,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听取和传达人民群众的心声,才能深刻地感知和理解人民群众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历史进程和他们极其丰富的精神世界,才能吟诵时代的声音,写出有血有肉感人肺腑流传千古的优秀诗篇。

      二、时代蕴含着最激越、最动人的节拍和旋律,面对新的时代放声歌唱,是诗歌永葆活力的源泉。人们把诗人称为时代的骄子,这是由于他们具有敏感的禀赋,能够灵敏地感触到时代的脉搏,窥见历史的趋向,以勇敢的姿态和美妙的旋律为时代歌唱。中外一切伟大诗人,都是时代的先驱者和人民的代言人,一切有才华有社会责任感的诗人,都会热情投身到时代生活的激流中去,努力创作具有艺术魅力的优秀作品。

      三、诗歌创作需要继承,也需要借鉴;同时又要善于继承,善于借鉴。所谓继承,就是既要承认历史,又要采取分析的态度,去芜存菁,继承五千年来我国优秀文化传统,汲取几千年来中国诗歌的艺术营养。所谓借鉴,就是指向外国一切优秀的诗学理论和艺术技巧学习。我们应该像毛泽东和鲁迅那样,以中西文化的精华滋润我们的笔墨,从而创作出属于中华民族和崭新时代的优秀作品。只有这样的作品是属于民族,同时又是属于世界的。

      四、坚持社会主义的思想内容和完美的艺术形式相统一。社会主义的思想内容,有着广阔的领域,不仅仅指为人民利益而勇于献身的历史壮歌和英雄业绩,而且包括一切健康向上的有益于德育、智育和美育的情感呈现。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只有内容不脱离人民、不脱离时代、不脱离生活,艺术形式、艺术风格和审美个性才会越丰富多彩。

      五、尊重艺术规律的大胆探索,是诗歌腾飞的翅膀。我们应该尊重、爱护和支持诗人进行艺术探索,没有探索就没有前进和发展。正如邓小平同志一再强调的,文艺是一个需要极大地发挥个人创造性的领域,要充分调动和发挥个人才华进行探索,以求前进和发展。在诗歌创作中那种故步自封、拒绝探索的态度是不可取的,而那种无视诗歌艺术规律的“天马行空”的所谓标新立异同样是不可取的。

      六、下“诗外”功夫,提高诗人自身的素质,是提高诗歌质量的当务之急。“功夫在诗外”。这“诗外”的功夫,就是诗人素质的提高。有什么样素质的诗人,就会有什么样品位的诗,诗人的素质决定诗的品位,只有优秀诗人,才能创作出传世的诗作,因此提高诗人的思想境界和艺术修养,便成为当今繁荣诗歌的关键。

      伟大的时代和丰富的生活为诗人们施展艺术才华,提供了广阔的疆域,任其纵横驰骋和发展个性,人民期待着出现更多更好的诗篇,期待着产生气势磅礴、思想厚重的诗篇,期待着产生感人肺腑、震撼灵魂的诗篇,期待着代表我们这个时代的伟大的诗人的诞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