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说,当前我国教育理论研究远没有现出生气勃勃的景象(注:对此问题的思考,笔者有系列论文,请参考.简论教育研究的知识基础.教育评论(1997.4);试论教育研究的人文关怀.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7.4);必要与可能:教育学范式的突破与话语的更新.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7.5);走出“思想”的“贫困”:教育研究的反思.教育理论与实践(1997.6)本文可视为进一步的探讨。)。原因自然很多,有一条是十分关键的,那就是,我们一度对教育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认识不充分、很模糊,却又时刻以理论要与实际紧密结合的名义,有意或无意地指导着教育理论研究的方向。我们喊了这么多年理论联系实际,可回过头来扪心自问,剔除引进的、传统的,我们到底在中国当代教育实践这块土地上生长出了多少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性的教育理论呢?要走出困境,有必要进一步阐明教育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老调”“重弹”,或许会有些裨益。 1.对“教育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日常理解 对“教育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日常理解包括几个方面:从理论的产生来讲,是指理论工作者应该深入实际,亲临教育教学第一线,作出调查、实验,获取一手材料,在更多地了解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去从事理论研究;从理论的形态来讲,是指教育理论应该具有较强的操作性,让实际工作者拿来即可应用,换而言之即教育理论要实用,要更多地把理论转化成实际操作技能;从理论的方向来说,理论研究应该更好地体现实际的需要,围绕实际中出现的问题而展开研究,突出教育理论研究的现实性与时代性。 2.分析与质疑 对“教育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日常理解的合理性是显而易见的。教育理论工作者不能闭门造车、信口雌黄,他应该有对实际的深刻的理解和经验积累作为理论研究的必不可少的基础。教育理论最终要还原到实际中去,它应该指导实际,增加教育理论的可操作性的成份十分必要。任何教育理论都是一定现实与时代的反映。教育理论应有现实感与时代意识,关注现实与时代的需要,这是不容置疑的。 “日常理解”的片面性也是显而易见的。提倡理论工作者深入实际,其根本用意乃在于了解并且理解实际,“了解”是手段,“理解”是目的,故“理解实际”更重要。不深入实际就不能了解并理解实际了吗?相对开放的现代社会,个人日常生活世界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教育的事件”,各种大众传媒中的教育事件、周边儿童的日常活动等等,对这些事件的省察与思考可直接作为研究者对实际的某种经验而成为研究的基础,关键在于研究者是否能从这些平常事件中发掘出“教育的道理”从而转变成个人的经验积累。当然,深入第一线是十分有意义的,它可以增进对教育实际的理解与个人的经验积累。但深入实际、第一线,就必定能实现对教育实际的全面理解吗?有的人一辈子在第一线,但可能他一辈于也不能真正地理解他的“教育的实际”。要真正全面、深刻、透彻地理解实际,不仅需要对实际的现象或事实的了解,更需要开阔的视野和敏锐的眼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在实际中固然可以增进对实际的理解,对实际的偏见有时也会阻碍对实际的理解。 强调理论的操作性有其合理之处,但问题在于:其一,当理论化为明确的操作技能与模式时,理论还是不是原来的理论?当因材施教的理论变成规范的操作模式时,作为操作模式的因材施教跟作为理念的因材施教显然不是一码事,其间理论精髓的衰减是必然的。其二,是不是所有的理论都可以转化成实际操作模式?有些教育理论易于转化成实际操作模式,比如说教学组织、教学方法理论等,但有些理论事实上不可能转化成实际操作模式,它本身就是一种教育的精神、理念,比如对教育的理解、对人的理解、对教学的理解,它们原本就是属于观念、思想层面的,不可能还原成标准的操作模式。我们强调教育理论工作者要更多地考虑到实际工作者的需要,使理论通俗易懂、操作可行,是不是还有另一个方面的要求,即提高实际工作者整体素养,提高他们对理论的接受能力,从而使优秀的教育理论能够在走向实际的时候不至于过多衰减而更多地保持其理论的精髓呢?显然,这是十分必要的。 教育理论应该关注时代的教育实际,这种关注应该是全面的而非片面的,是整体的而非局部的(并非排斥局部,而是不要止于局部,局部包容在整体之中),是内在的而非外在的(政治家对教育的关注可以是外在的,教育家则必须是内在的关注),是深刻的而非肤浅的;不仅应该关注现实,而且要改造现实,引导现实教育的提升,促进现实教育的发展与完善。如果教育理论研究总是围绕实际的问题转,跟着热点走(在此并不否定、排弃这种做法);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怎么可能实现对现实教育的全面、整体、内在、深刻的关注呢?理论研究与实际之间必须保持适当的距离,有距离才可能有宽广的视界,才可能既入于实际又出于实际,既能深入其中又可超越其上,保持理论研究的灵活性与相对独立性。教育理论应该阐释时代的教育实践,但真正的理论并不是实践的简单诠释而是要指导实践。如果把理论的起点定在实践的诠释,那么作为实践阐释的理论又去阐释新的实践,岂不陷于简单的循环,这样的理论何以担待起全面引导、激励现实走向的使命?理论不仅要关注现实,而且更要或者说首先要关心理论自身,关心理论何以作为理论,为理论自身寻找立足的根本与依据。只有当理论自身配称理论时,它才能真正以理论的名义去指导实践;否则,自身都是“冒牌货”、“伪劣品”,何以去指导实践呢?真正的理论植根于实际而又高于实际,既有鲜明的现实性与时代性,又有对现实与时代的超越性和理想性。 对“日常理解”的遵循可能或事实上带来什么后果?强调理论工作者要更多地深入实际,不能关起门来读书,这有其积极意义,把理论工作者拉入现实与实际之中,但事实上它弱化了理论工作者对自身的理论素养的追求,结果是对实际的经验积累很多,而自身的理论素养则欠雄厚,视野欠开阔;对局部的表浅性的问题知之甚多,一涉及到整体的根本性的问题则茫然,能见树木,看不到森林。强调理论研究的实用性和操作性,在实际工作者理论素养欠缺和理论兴趣欠浓的情况下,确有现实意义,但事实上使得我们的教育理论许多情况下理论不像理论、实际不像实际,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实际工作者理论兴趣匮乏,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理论”许多时候不像理论。强调理论要关心实际问题,对于解决一时的现实问题确有助益。但实际是变化的,理论研究如果过多地迁就于现实中单个的问题,就难于抓住整个教育问题的根本,漂浮于零散的问题之间,触不到实质。教育理论研究需要冷静而深入地“寻根”,寻找自身立足的根本与依据。为什么我们喊了这么多年“理论联系实际”,却并没有“喊出”多少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性的教育理论来呢?其中重要原因我以为就是我们并没有在传统与现代、历史与未来、理想与现实、科学与人文、东方与西方、借鉴与创新之间积极寻找或者说找到中国现代教育理论的立足点、生长点,我们疲于应付各种现实问题,而忽视了对理论自身的全面关照。我们缺少的是那种更多一点纯粹性(绝对的纯粹是不可能的)少一些急功近利的能配称理论的教育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