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颁布,全国各区域和城市也将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应的教育行动计划,绘制教育发展蓝图。作为一项大规模的、由政府推动的教育行动,所涉及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是多方面的、复杂的。通过对现实的观察,本文试图从一个侧面强调:教育发展计划及其行动必须尊重教育的内在独特性。下文将对教育的内在独特性做进一步地探讨,并以此为基础,针对性地分析教育现实中普遍存在的、直接影响教育计划及其行动的观念偏差,以便于确立教育行动的正确理性前提,奠定教育行动的观念基础。 一、教育的内在独特性及其对教育行动的理性规约 由于教育发展广泛涉及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因素,因此,我们在教育行动中常常会不自觉地以为教育的性质就像其它的社会诸因素的性质一样。比如,有些人往往潜意识地认为,教育即经济,教育即政治,等等。这样一来,教育的内在特殊性被忽视,我们的教育行动也就失去了来自教育内在特殊性的理性规约。在实践中,就出现了把教育规划当成经济规划来搞,把办学校当成办公司、工厂,把搞教育当成搞市场,把教育这种精神文明的建设当成了物质文明建设,把教育任务当成经济、政治任务去完成去评估。当然,缺乏对教育与社会发展诸因素的相互关系的深刻把握,我们是办不好教育的,而如果对教育的内在规律显得陌生,我们就会好心办坏事。在教育行动中,尤其是政府策划和推动的重大而持久的教育行动,更需自觉地充分认识教育的内在独特性,并能以此作为教育发展规划及其行动的理性规约。 在教育行动中,我们要特别关注的教育内在特点是: 1.教育的超前性 教育必需立足现实,但教育是着眼未来的——教育为“明天”培养人。在传统社会里,社会变化缓慢,教育的社会职责主要是“复制”现存社会,其超前特点不明显。在现代社会,社会发展迅速,在“即时经济”、“速度经济”、“信息高速公路”等等构成的环境中,那种“复制现存社会、照着过去办”的教育行不通了。现代教育必须更多地立足于对未来的预测上。因此,现代教育的领导者、实施者必须要有超前意识、超前眼光、超前的思想能力和行动力。在现代社会背景下,被动适应当前社会的、体现不了超前性特点的教育就是过时的失败的教育。要体现教育的超前性,对教育界人士来说,就是要做到对现实的超越性和对教育事业的创造性。没有具备超越性和创造性的教育主体,就不可能使教育事业具有超前性特点。可见,现代教育对教育领导者和实施者的要求是空前的。 2.教育的滞后性 教育的滞后性决定了现代教育必须具有超前眼光才行。因此,理解其客观的滞后性,才能理解其主观的超前性。在教育行动计划中,我们之所以强调要充分地凸显教育的超前性特点,就在于教育过程的周期长,客观上存在滞后性特点。在迅速发展的社会里,由于教育内容(如教材等)需要相对稳定,常规学校教育似乎只能教过去和现在的东西,而等学生经过较长时期的学习后走入社会,科学、技术以及各方面的具体知识又发生了很大变化。知识陈旧率、过时率、老化率很高,致使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差。社会发展越迅速,教育的滞后性越明显。如何解决教育的滞后性所带来的问题,对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来说,是主要的和关键性的。只有切实走上以创造性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之路,才可能解决好这些问题。 3.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如果承认教育存在自身的内在独特性,那么在教育与社会诸多因素发生广泛而深刻的相互关系中,我们就要承认教育同时存在着相对的独立性,否则,教育就将在众多的关系里迷失自己。首先,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才,主要是精神领域的工作,是头脑和心灵的建构活动,它区别于纯粹的经济活动和政治活动。因此,我们不能完全按搞经济、搞政治的方式搞教育,经济目标、政治目标并不等同于教育目标。其次,教育的工作对象是人而不是物,对物的改造主要由技术决定,对人的改造则主要取决于人的因素。再次,教育的发展依赖于社会的发展,但同时教育与现实世俗社会又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要坚守教育理想。教育代表人类的根本利益,教育是社会的良心所在,维护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即包括坚守社会的良心地位。政府和社会各界可以去推动教育的发展,但教育的进步主要由教育者完成。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要求给学校相应地办学自主权,让教育者按教育规律办事。 4.教育的人文精神性 教育的发展虽然需要相应的物质、经济条件,即“硬件”投入,但是硬件替代不了“软件”,而且硬件的价值必须由软件功能的最终体现来决定。教育虽然具有教人“做事”的价值,但是教育同时也有教人“做人”的功能。教育的专业、职业价值必须与教育的“人”的价值结合起来才行,这就意味着教育具有人文精神性。教育的人文精神性特点规约我们的教育事业不仅仅是一个物质投入的问题,而且是一个精神建构的问题。教育属于精神文明建设范畴,它与物质文明建设不一样。我们可以在短时间里建造能经受强烈地震的大厦,大厦一旦建立起来,在“建立”方面我们基本可以“一劳永逸”,接下来只是如何安全、合理使用的问题。而人文精神性的东西则不然,它不可能一劳永逸,一蹴而就。它就像古希腊神话里的“西西佛斯”的命运一样,必须永远不停地推动手中的大石不可松手,否则大石会一落千丈。教育的人文精神性意味着我们在精神性的工作方面只能“永劳求逸”。而且教育的人文精神性还意味着教育是一项人与人之间、此一代与彼一代之间不可相互替、相互转让的工作。“精神遗产”的继承和转让绝不同于物质遗产的继承和转让,我们不可能像父亲通过一纸遗嘱就可即刻将自己辛苦一辈子留下的遗产转让给自己不努力的后代。思想家可以引导我们思想,但代替不了我们思想,思想的财富只能通过思想去继承和受用。每一代人的精神建构就个体而言都是从零开始的,因此教育就是一项永恒的工作。教育的人文精神性必导出教育的永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