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课程的研究与开发,已引起国内外教育界人士的普遍关注。人们对综合课程的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也有阶段性的进展,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但是,目前在综合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人们对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的认识尚存在分歧,概括地讲,至少有三种说法。1.互补说。认为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在课程设置上都是必不可少的,它们各有优势与不足,功能互补,缺一不可。2.主次说。这种观点又有两种提法,一是坚持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为辅的观点;一是坚持综合课程为主、分科课程为辅的主张。3.取消说。持此观点的人要么赞成分科课程,反对综合课程,不愿迈出改革的步伐;要么肯定综合课程,否定分科课程,主张一切推倒重来,另起炉灶。笔者先不分析这几种说法的对错如何,也不对它们作这样或那样的褒贬。纷纭众说,反映了人们的课程价值取向问题,分歧的存在是正常的。为化解分歧、统一认识,进而把综合课程深入持久地实施下去尽一份力,我以为,从哲学的角度重新认识综合课程、分析综合课程的绝对性与相对性,则是必不可少的。 一、综合课程的绝对性 笔者认为,所谓综合课程的绝对性,不是指其内容所含真理量的多少,而是指综合课程产生、发展的客观必然性,是综合课程之所以成为综合课程的外因。目前,人们关于综合课程的必要性、必然性的认识,已基本上达成一致,具体地说,综合课程的绝对性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顺应人类科学知识发展规律的要求 学校是社会的缩影,学校中的课程则是社会进步、科学发展的反映。或者说,综合课程是学校教育系统与社会进步系统、科学发展系统协同作用下的产物。人类在社会进步的历程中所创造、积累的优秀文明成果,是课程中学习内容最丰富的源泉。科学知识的发展迟早会带来课程学习内容和课程结构的变化。这可以说是学校课程产生、发展基本规律的表现。 毋庸置疑,综合课程是伴随着大科学、边缘科学或科学发展综合化趋势的出现而产生的。科学的迅猛发展,科学园地长出了中间性学科(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之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所产生的),也叫边缘学科,这种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现象主要有三种,即社会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自然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以及社会学科与自然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它们的出现消除了传统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使整个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日益紧密地联结为一个整体。同时,我们还必须看到,由于边缘科学的出现,带动“大科学”的产生,促使科学活动必然从整体出发,依靠多学科、多领域和协作来进行。这既是科学本身发展的结果,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的发展直接要求科学技术来解决人类所面临的各种重大问题,诸如能源危机、环境污染、人口危机等等。作为培养社会所需人才、承传人类文明的场所——学校,自然就要着力进行综合课程的开发与研究,这是时代潮流,大势所趋。 (二)符合儿童青少年的认知特点 儿童青少年所认知的客观世界是一个整体。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错综复杂地相互联系,人类社会的种种问题、现象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就是在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之间也存在彼此依存、互为因果的关系,它们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往往浑然一体,难以分开。 人的认知是主体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能动反映,客观世界这种整体性特点必然影响人的认知方式。如果我们把整体性的客观世界视为客体,把具有认知能力的人视为主体的话,那么正是由于主体客体相关律的作用,才形成了在一定水平上由主体和客体这两极所构成的现实的认知结构。可见,主体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客体的整体性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我们就不难理解这样一个基本道理:儿童青少年的认知心理特点倾向于直接的形象思维,习惯于从整体上进行观察、认知,这是儿童青少年认知的一般特点。但是,需要强调的是,综合课程也是一种重要的育人媒体,旨在帮助儿童青少年认知世界,认知自己,并提高自己。从课程设计角度讲,儿童青少年的认知特点是制约综合课程设计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说,综合课程的设计必须符合儿童青少年的认知特点。 (三)弥补分科课程的不足 众所周知,分科课程的产生由来已久,它强调学科的分门别类和知识的系统性,强调知识发展的纵向逻辑结构,它在知识的传授方面起到了不可小视的作用。这既是分科课程的长处,也是它的不足,因为它忽视了不同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忽视了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事实,从而在学科设置上出现了知识的重复和割裂,并可能会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而且分科课程也不利于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这也是综合课程赖以产生、发展的重要动因。 实际上,人们关于综合课程这三方面的认识,已趋向一致,这是个不争的事实。但仅此而已,还远远不够,我们还必须认真深入研究综合课程的相对性。 二、综合课程的相对性 综合课程的相对性,是指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相比较而存在的独特性,也是综合课程之所以成为综合课程的内因。概括地讲,这种相对性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它与分科课程相比所具有的独特性;一是它与自身相比所包括的独特性(比如,文理综合与理科综合或文科综合相比,有更高的层次性等)。笔者认为,综合课程的相对性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突出学习内容相互关系的结构化 所谓学习内容相互关系的结构化,是指基于学科内容的根本原理,将学科内容中相关部分进行一定融合的结构形式。这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知识之间具有相互联系的可能;一是对相互联系的知识进行合理的组织与设计,并使之结构化。这种结构化的组织与设计方式,不同于分科课程的组织与设计方式,即它不是以知识发展的逻辑顺序为主线来设计的,而是以知识的横向联系为主线来组织、设计学习内容的。例如,综合理科一般是以人类活动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为主线,通过对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球科学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的相互融合而设计的课程;综合文科一般是以人类活动及其与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为主线,通过对历史学、人文地理、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相互融合而设计的课程等等。这是综合课程区别于分科课程的显著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