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存的新发现和新思考

作 者:

作者简介:
朱乃诚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副研究员

原文出处:
东南文化

内容提要:

本文依据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存的新发现,提出稻作农业的起源和早期发展形式是中心起源、边缘发展的看法,即稻作农业大约在公元前10000年起源于自然食物来源充足的中国南方腹心地带, 于公元前7000年后发展于“富裕的食物采集文化”区边缘的两湖平原西部地区和钱塘江流域,并逐步向淮河流域推进。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1999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国是农业古国,是稻作农业和粟作(包括黍)农业的故乡。在中国境内探索早期新石器文化,其中任务之一,是要解决稻作农业和粟作农业起源的时间、地理区域与环境状况,稻作与粟作农业发生与早期发展的形式及其规模,以及这种农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等重大学术课题。这些课题的解决,需要具体的资料给予阐明。同时,它们对于丰富和补充人类食物生产起源的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存的新发现

      几十年来,中国考古学家对中国早期新石器文化进行了长期艰苦的探索。其有目的的研究,是70年代后期从中原地区寻找仰韶文化的前身开始的。但是,这方面的研究获得突破性进展的则是近十来年的事情。这就是对河北徐水南庄头、江西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湖南道县玉蟾岩、北京怀柔转年及广西邕宁顶蛳山等遗址的发掘。

      徐水南庄头遗址位于华北平原西北部、太行山东麓与白洋淀之间的河流冲击扇上,1986年发现,遗址面积约2万平方米。至1997年底,3次发掘共揭露面积约300余平方米,在马兰黄土层之上、 湖相沉积层之下的文化堆积层内发现了距今约1万年的灰坑和用火等遗迹,陶片、 石器、骨角器、木棒与木板等遗物,以及大量的动物骨骸和植物花粉。其中,陶片有50余片,以夹砂陶为主,陶色不纯,烧成温度低,多数有纹饰,以浅细绳纹为主,可辨器型为罐和钵,有的陶罐底部有烟熏烧烤痕迹,有的陶片上有钻孔。石器有磨盘、磨棒等。骨角器有镞、锥。动物骨骼有鼠、鸡、狗、狼、猪、马鹿、麋鹿,以及鸟类与鱼鳖类等遗骸,在一些骨骼上有烧烤痕迹。植物花粉中以草木花粉为主。这是我国首次发掘确认的全新世之初、距今约1万年的新石器时代遗址, 由于提出了我国境内的食物生产和陶器制做可能起源于距今1 万年的探索课题(注:保定地区文物管理所等:《河北徐水县南庄头遗址试掘简报》,《考古》1992年第11期;王珺:《徐水南庄头遗址又有重要发现》,《中国文物报》1998年2月11日。)。

      万年仙人洞遗址位于四面高山环绕的大源盆地西北部的小河山山脚下。仙人洞洞口朝向东南,洞深约40米,内分4个支洞,距洞口外70 米处有文溪水,洞口高出水面约3米。1962、1964 年曾在洞口左右两侧进行小规模发掘,出土了一批陶片、石器、骨角器、蚌器,以及烧火堆遗迹等,并提出了这里的上、下层文化遗存属新石器时代早期的看法(注:江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江西万年大源仙人洞洞穴遗址试掘》,《考古学报》1963年第1期。)。但是, 对其时代和文化面貌的确切的认识,则是在1993、1995年对仙人洞遗址的两次考古取样和对其附近吊桶环遗址的发掘才获得的(注:刘诗中:《江西仙人洞和吊桶环发掘获重要进展》,《中国文物报》1996年1月28日;《万年县仙人洞、 吊桶环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1996)》,文物出版社1998年。彭适凡:《江西史前考古的重大突破——谈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发掘的主要收获》,《农业考古》1998年第1期。 周广明、陈建平:《赣东北农业考古获初步成果》,《中国文物报》1994年5 月29日。)。

      仙人洞遗址的两次考古取样,分别在1962 年发掘的T3 探方北壁和1964年发掘的T6探方西壁向内掘进分层进行的。其中史前文化堆积分为3大层,属上、下两个时期。两个时期的遗物有明显的差异。 如上部堆积中出有夹粗砂陶片,而下部堆积中不见。上部堆积中出有较多的水生动物残骸,如螺、蚌之类;而下部堆积中不见或少见。上部堆积中出土的石器以磨制石器为主,只有少量打制石器和细石器,且石料以石英为主;而下部堆积中出土的石器,不仅以打制石器为主,而且细石器较多,质料多为燧石片。上部堆积中的穿孔蚌器个体较大,有单孔和双孔之分,双孔几乎全是对钻,孔径小且较圆滑;而下部堆积中出土的穿孔蚌器则多为单孔,且多为打凿器,孔径也较大。在上部堆积中发现有近栽培稻和栽培稻的植硅石,在下部堆积中发现的稻植硅石都为野生稻植硅石。若依据这些认识,对照1962、1964年的两次发掘收获,可知那两次发掘所获的陶片(器)、双孔蚌器及烧火堆遗迹等遗存,大都属这两次考古取样中的上部堆积时期。

      吊桶环遗址位于仙人洞遗址以西约800米,是一高出盆地约30 米的岩棚遗址。1993、1995年两次发掘39平方米,其文化堆积与仙人洞遗址一样,可分为上下两个时期。在上部堆积中出有局部磨制石器和少量石英质细石器、骨器、穿孔蚌器、夹粗砂陶片,以及大量的兽骨。在下部堆积中出土的遗物与仙人洞下部堆积的出土物基本相同,其中打制的燧石器不仅有石片石器,还有少量的石叶石器。在上部堆积中亦发现有近栽培稻植硅石,数量较仙人洞的多;在下部堆积发现有大量野生稻植硅石。

      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的上部堆积属新石器时代,据对碳十四测年数据的分析,其年代可能在公元前7000~8000年至1 万年以前(注:严文明:《我国稻作起源研究的新进展》,《考古》1997年第9期。); 下部堆积属旧石器时代晚期,其碳十四年代数据为距今1.5万~2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的两次考古取样与发掘,在我国南方地区首次获得了一个年代和文化内涵方面相衔接的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向新石器时代早期演变发展的地层关系证据,对于研究我国南方地区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转变的文化发展过程,具有极为重要的学术价值。

      道县玉蟾岩遗址位于南岭北麓,附近的地貌为四周高山环绕,其内宽谷平原与石灰岩残丘相间。玉蟾岩洞口朝向东南, 较现代地面高约5米,洞前地势平坦开阔,洞口部分呈一宽敞的洞厅,宽约12~15米,进深约6~8米。遗址于80年代初发现,1993、1995年进行了两次发掘,揭露面积约50余平方米。遗址堆积厚1.2~1.8米,分为6层,第2层以下的文化堆积保存基本完好,第5层略有胶结,第6层的上半部局部胶结很紧。自然堆积层次近40层,多呈黑色烧灰土与白色灰土相间堆积。其中灰白色、灰黄色石灰状堆积,可能是居住者在长期生活中不断地局部铺垫的结果,以便平整地面和防湿防潮。在文化层内发现的遗迹主要有地面烧火的灰堆,灰堆直径约40~50厘米,厚不足10厘米,内含炭屑和动物烧骨,较大的灰堆厚达15厘米。出土物有石器、陶片、骨角器、蚌器,以及大量的动物残骸和包括稻在内的植物遗存。其中石器为打制,有砍斫器、刮削器、切割器、刀、锄形器及石核与石片,以中小型为主,缺乏细小石器,锄形器可能是绑在木柄上用于掘土的工具。骨器有铲和锥。蚌器穿孔。陶片数量不如仙人洞遗址发现的多。但在接近文化层的底部发现了3块较大陶片和一堆可复原成圜底器的陶片。陶片火候很低, 质地非常疏松,胎厚近2厘米,夹炭、夹粗砂,断面可见交错层理, 可能为贴塑制成,陶片内外表均饰似编织印痕的纹饰,其形态似较彭头山文化的陶片原始。大量的动物残骸中,属哺乳动物有20余种,鸟禽类有10余种,另有螺、蚌、龟鳖及鱼类等水生动物。植物遗存有40余种。其中最重要的是发现了稻遗存。1995年在胶结堆积层面中发现两枚稻谷壳,另筛洗出1/4一枚稻谷壳,经鉴定为“兼备野、籼、粳特征,由野生稻向栽培稻演化的古栽培稻”。1993年在层位上早于1995年两枚稻谷壳层位的遗址近底部地层的土样中筛洗出两枚稻谷壳,经鉴定为普通野生稻,但具有人类初期干预的痕迹。此外,1993年在3 个层位均发现有稻植硅石。由此可证遗址文化层中发现的稻谷壳不属偶发事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