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前后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

作 者:

作者简介:
唐任伍,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北京,100875。男,教授

原文出处: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内容提要:

中国传统的经济思想具有浓重的“中国性”与“封建性”,它内容单调,范畴狭隘,方法凝固,附属于政治,具有浓厚的伦理色彩。“五四”前后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传入,极大地促进了中国新经济学的建立。传统的中国型经济思想体系逐步瓦解,中国主流经济思想的发展脱离传统路线,进入与世界经济科学相融合的轨道,传统的伦理约束被替代,一种新的经济学研究方法得以建立,经济学第一次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成为一门科学。服务于革命和建设,中国人开始运用现代经济理论来研究中国经济问题。从此,一种符合世界潮流、具有现代气息和科学成分的经济学体系逐渐在中国建立,“五四”成为中国经济学由传统走向现代、由伦理说教变成科学研究的分水岭和转折点。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1999 年 03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F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 0209(1999)02-0080-10

      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对封建、廓清蒙昧、启发理智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不仅在哲学、文学、宗教、艺术和科学领域,为近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同样也为近代经济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机遇,为现代经济学在中国的创立、发展和“起飞”奠定了基础。

      一、传统的中国型经济思想的特征

      中国在长达5000年的文明发展史中,创造和积累了异常丰富、异常灿烂、光辉的文化遗产。中国经济思想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中国没有经历过一个独立发展的资本主义社会,5000年积淀的文化遗产中,大部分是与封建“吃人的礼教”相连的。因此,中国传统的经济思想卓然于世界经济学发展之外,具有浓重的“中国性”与“封建性”。具体地说,中国传统经济思想具有下列特点:

      一是内容的单调性。不同的社会形态具有各自不同的经济关系。在不同的经济关系下生活的思想家,必然用适合当时人们思维方式的眼光去观察社会经济生活。这样,不同的经济关系在意识形态上必然表现为性质、内容各自不同的经济思想。资本主义时代的社会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正是这种事实,就决定了对资本主义经济的研究,必须“从分析商品开始”[1]。同样道理, 研究资本主义社会以外的封建社会经济形态,也应选择整个社会中最简单、最普遍、最基本、最大量的经济关系,选择构成当时社会的“财富的元素形式”的事物,作为分析的开端。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社会经济生活中占主要地位的不是商品经济,而是自然经济;生产的目的不是赢利,而是提供使用价值,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土地财产和农业构成经济制度的基础,因而经济的目的是生产使用价值”[2]。在这样一种以生产使用价值为经济目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的制度中,社会的一切经济问题,都是同土地财产和农业相联系着的,“地租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不论地租有什么独特的形式,它的一切类型有一个共同点:地租的占有是土地所有权借以实现的经济形式”[3]。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 对任何经济问题的探讨,总不免这样那样地同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地租、赋役关联着,经济思想的一切代表人物及一切有关的著作、文献,都不免直接、间接地接触到地产、地租和赋役方面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探讨、议论和论证,就构成了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

      二是范畴的狭隘性。经济范畴是一定的现实关系的抽象。由于中国几千年来一直是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因此,形成了一套以“地产——地租、赋役”模式的经济思想范畴体系,诸如富民、裕民、富国、民生、均田、薄赋敛、强本节用、重本抑末、重义轻利、黜奢崇俭等,而非“商品——价值——资本”模式及与其相关的范畴,如商品、价值、货币、资本、利润、利息等。特别是中国特有的与财政、赋役相关的一些经济思想,诸如漕运思想、屯垦思想、轻重思想等,更是其他地区的经济思想所无法索解的。这样,以“富强”、“富国、富民”为主要研究范畴的中国型的传统经济思想,与世界经济学的发展潮流脱节,剥离于世界之外,很难与西方的经济学说进行交流,双方缺乏交流的共同术语和范畴。一直到20世纪初期,这种局面仍然在延伸。

      三是表现的政治性。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政治制度对经济思想的发展有着特别重大的影响。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同中国封建时代中央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政治影响息息相关。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多是国家本位的经济思想,而少有西方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所流行的那种奴隶主、封建主的家庭经济学;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着重谈论“富国”,而较少谈论怎样“富家”;中国传统经济思想多是政治家为治国安民而上的谏疏奏章,而非为探索客观经济规律的运行。

      四是影响的伦理性。政治与法律制度以及哲学、道德、文艺、宗教等意识形态,对经济思想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在许多民族的封建社会时代,经济思想往往包含在宗教教义中,作为宗教思想的附庸而存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的经济思想,其受到伦理道德规范的制约则更加明显,尤其是儒家思想强调“利”必须服从“义”,经济活动和经济思想必须受伦理和政治准则支配的“贵义轻利”,成为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一大教条,诸如“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罕言利”等。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不但重视经济工作、善于理财的人为封建时代的士大夫所不齿,就连“言利”之人也被视为背离“古圣王之道”。这种偏见,对经济发展以及经济学的创新有着严重的消极作用,以致于造成中国的“治生之学”、“经世之学”不发达。所以陈独秀在《宪法与孔教》一文中说:“盖伦理问题不解决,则政治学术皆枝叶也。”[4]

      五是方法的凝固性。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思维方式上以感性为主,轻视纯理性的分析与研究。思想家提出的经济思想,都是现实中大量经济现象的材料堆砌和记录,而很少有理性的思考和深入的分析,更没有规律的探求和数量的计算。这些思想材料,在相当程度上表现为“绝对地以国家的实用为主”,诸如为国家救济灾荒、解决财政困难、解决货币问题等出谋划策。这种“现世精神”,虽然重视实利,有利于增进社会福利,但在思辨上却很少有进步。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这种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近代经济科学在中国土地上的诞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