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法分类号:G5 G64 谈起高校的学生思想教育与管理工作,人们似乎都认为这只是中国的“专利”,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人们对西方国家高等教育的认识也在逐步加深,尤其是对西方国家高等学校的学生工作才开始有了初步的了解。应该说,自从有了高等教育就有了高等教育的学生工作,自从有了高等教育,就同时出现了对高等学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有了对学生的管理和服务。下面,试就美国高校与我国高校学生思想教育与管理工作的共性与特性进行比较研究,以便从中借鉴有益的经验用以指导我们的工作,做到“洋为中用”。 一、培养目标的共性与特性 美国是个大学林立的高等教育超级大国,其高等教育系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等教育系统。美国高校的学生工作,伴随着美国高等教育的诞生和发展,至今已经历了350多年的历史。 其高校学生工作的指导思想由注重道德教育(殖民时期)发展到注重智力教育(工业革命时期),然后发展到今天的注重人才的全面培养(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1 〕。 我国高校的学生工作,由最初的偏重智育,发展到20世纪60年代的只注重政治斗争的需要,只讲所谓的“红”与否,削弱了对知识的传授,如,当时宣扬的“白卷英雄”,只讲“根红苗壮”,只注重所谓的“政治表现”,其文化程度无论高低都可以推荐上大学,而不经过文化考试(这个时期只持续了短短的几年时间)。然后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乃至今天的注重人才的全面培养。我国在1957年第一次提出的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是:“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58年又提出了:“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995年3月18 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规定了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993年2月, 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了“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1995年11月23日,由国家教委正式颁布试行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指出:“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向我国高校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重视和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真正建立全员育人、全方位工作、全过程培养的工作格局。 美国高校和我国高校学生工作,都经历了由最先注重智育或德育转为只注重德育或智育教育的反复过程,最终还是走上了人才的全面培养的道路,这是两国学生工作的共性。从美国和我国在培养大学生的目标来看,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当然,因两国的政治制度不同,各自的意识形态、政治观点不一样,对培养目标在政治上的内涵完全不同。应看到:教育的一般规律在任何社会制度下都应该是相同的,但教育的目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却是不同的。在培养目标上,美国国家教育委员会在1937年发表了名为“对学生特征的看法”的报告,该报告指出:教育机构的指导思想是教育机构有责任考虑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他的智力能力和成就,他的感情组成,他的身体状况,他的社会关系,他的职业态度和技能,他的道德和宗教价值观念,他的经济能力,他的美学欣赏。简而言之,应当强调学生作为一个人去发展而不仅仅是对他进行智力训练〔2〕。1949年, 美国国家教育委员会又一次肯定了这个指导思想,并且在总结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经历的基础上,提出了教育的三个面向。即:教育要面向民主、面向国际、面向解决社会问题的新思想。 我国改革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80年代初提出了我国教育的三个面向,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从美国教育的“三个面向”和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我国教育的“三个面向”来看,既富有共性的“面向国际”与“面向世界”、“面向解决社会问题的新思想”与“面向未来”;亦有美国教育的“面向民主”这一赋予政治定义与我国教育“面向现代化”中既有政治含义又赋予经济概念的定义,有其各自特殊含义和具有各自的特性。这是由两国的政治制度和两国的教育制度所决定的既有共性又有其特性的自然规律,二者不可能是一致的。 二、思想教育课程设置的共性与特性 美国按照其教育三个面向之一的“面向解决社会问题的新思想”这一指导思想,在对高校学生进行知识教育之初,设置了一门政治意义极浓厚的名为“大学生活导论”的课程。这与我国高校学生入学之初开设的“思想品德课”如出一辙,只是名称不同而已,都是为各自不同的社会培养人。美国这门课的教学大纲指出其开设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鼓励学生培养终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二是增强写作、计算机应用、演说、听讲和批评性思考的能力;三是培养学生尊重不同的观点、认识,并进行自由的讨论;四是教育学生对不同文化和多元社会的认识和理解;五是帮助学生形成个人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包括深思熟虑的价值体系和对社会的责任感;六是加强美学实践, 提高审美能力〔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