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指出:“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列宁也曾说过:“应该使培养、教育和训练现代青年的全部事业,成为培养青年的共产主义道德的事业。”(《列宁选集》第4卷,第351页)。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各条战线上的骨干,肩负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他们道德水平的好坏,不仅会影响自己成才,而且会影响整个社会的道德风貌,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学生能否成为思想道德高尚的接班人,将关系到我们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到我们事业的兴衰成败。所以,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与培养,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 道德是一定社会用来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原则和规范的总和。它是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所维系的。共产主义道德则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为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总和。它是人类历史上最高尚的道德,它的本质特征是集体主义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它要求人们要有坚强的革命意志,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高贵品质。当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普遍是好的:他们爱党爱国,关心国家大事,关心集体,勤奋学习,求知欲强,渴望接受新思想、新知识,团结互助,自觉遵纪守法,维护社会公德,在精神文明建设中起了带头作用。但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一小部分大学生道德品质方面还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有些学生缺乏集体主义精神,个人名利思想较重,考试弄虚作假,不爱护公物,行为不够文明,打架斗殴,吸烟酗酒等。大学生思想道德滑坡,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第一,市场经济的冲击,传统价值观念的嬗变,使得部分大学生的人生理想、思想境界出现了多元并立、参差不齐,而青年学生思想又活跃,他们勤于思考,注重实际,不尚空谈,乐于接受符合社会现实、知识性、趣味性强的理论知识,厌恶形式主义与假大空的空泛说教。加之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必然强化人们的利益观念,因而会诱发极端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的思潮。第二,西方思潮的影响。前几年由于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泛滥,造成意识形态领域的混乱,“个人主义”、“个人自由”、“个人价值”、“自我设计”、“自我实现”成为大学生崇拜的信念,“金钱万能”、“道德无用论”一时泛滥,这些思想使得不少学生的心态扭曲,不讲理想,不讲奉献,不关心祖国的命运与前途,只顾个人利益。第三、中小学期间缺乏严格的道德教育和训练,多年来形成的应试教育使学校单纯追求升学率,忽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重智轻德。升入大学后,虽然文化程度是大学生,但道德水平却不高。第四,社会影响是大学生道德弱化的又一重要原因。社会上的腐败现象及不良现象的冲击,加之个别教师“商品”意识强,使得教育的力度越来越显得苍白无力,大部分同学眼里钱高于一切,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在校园里有一定市场,个人主义也随之泛起,送礼吃喝等不正之风已在学生中出现。另外,教师和管理的不协调造成管理、育人脱节,特别是个别青年教师素质差,对学生影响较大。 针对以上现象及原因,如何加强高校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笔者以为应在提高实效上下功夫,把思想道德教育注入到学生的全部活动之中。 一、应该把传统美德教育放在思想道德教育的首位。中国传统的道德,传统的美德,是几千年来中国人民规范行为的准则。它虽然因袭着封建社会某些不合理的因素,但其主要的、根本的东西是值得肯定和发扬的。它从某种意义上规范着一个民族的基本素质。对青年学生的教育应当把传统美德的教育放在首位。这些基本准则,青年学生在生活中和实践中易于感受,乐于接受。比如向英雄人物学习,空泛的说教往往达不到目的,而具体剖析一下英雄人物的思想品质,从传统道德的角度予以阐析,则学生就会感到英雄人物形象的具体化,而易于接受。 共产主义思想道德的内涵,应该说,其绝大部分离不开对传统美德的继承,所以二者不是矛盾的,而是统一的。传统美德的进一步升华,即进入共产主义思想道德的范畴,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的教育,是进行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应当把传统美德教育放在第一位。 二、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学习,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在生活实践中,应当遵循什么,反对什么,在是非面前如何辨清真伪,这与一个人的认识水平有关。认识水平高,理论水平高,即能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为达此目的,必须在青年学生中,提倡学习马列主义理论,学习有关马列主义的基本常识,学习毛泽东思想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教给他们用马列主义的立场、方法来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目前,在青年学生中有一种错误的倾向,认为马列主义过时了,对学习马列主义兴趣不高,甚至有部分学生公开散布取消马列主义理论课的错误言论。对此,必须努力澄清学生的错误认识,大讲马列主义理论的重要性,向他们系统地灌输马列主义理论。通过理论学习,引导他们分清生活中的是非,以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 三、加强社会公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社会公德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基础,是社会公共生活中的基本行为规范,是社会共同利益的反映。在我国,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是基本的社会公德。大学生只有自觉地以社会公德规范自己、约束自己,才有可能成为道德境界高的人。目前,各个高校都在开展创建精神文明活动,如“文明修身工程”、“青年志愿者活动”、“学雷锋活动”等,并设有督查队、监督岗等,为高校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很好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