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1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63(2012)06-0113-07 道德可以教、可以学吗?此问题在西方学术界曾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并产生了“德性既可教也可学”、“德性既不可教也不可学”、“德性可教但不可学”与“德性可学但不可教”等四种观点。不过,自柯尔伯格(L.Kohlberg)将“习俗”(convention)引入其理论,通过大量研究告诉人们,“习俗”是影响人的品德生成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绝大多数个体而言,当其所处“习俗”一旦发生相对持久的改变,迟早会导致其品德发生相应的改变,只有极少数人能够做到“以不变应万变”。而“习俗”既可教也可学,这样,若想改变人们的某种德性,只要想方设法改变其所处习俗即可。这实际上就等于说,人的德性是可以通过教育而培养的。柯尔伯格对道德是否可教与可学这一难题所作的巧妙回答,彻底化解了“道德是否可教或可学”的上述争论,并为道德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①但不知何故,柯氏的上述思想在当代中国学界少有人问津,一些人除了死死抓住柯氏观点中存在“将习俗与道德混为一谈”的瑕疵外,并未真正理解柯氏上述观点的奥妙。本来在“天赋说”彻底失去说服力的今天,如果说“道德是否可教”仍算是一个问题,那“道德是否可学”只能算是一个假问题。因为假若道德不可学,那就等于说每个人的品德都是天生的,这自然说不通。因此,一个现代学人即便不了解柯氏理论的精义,一般也不会在“道德是否可学”上纠缠,而应思考“道德如何高效地学”这个真问题。但令人遗憾的是,现在国内有些学人仍照着古代西方哲人的老路,在“道德是否可学”问题上作一些思辨性阐述。更糟糕的是,20世纪90年代及以前的中国学校德育过于知识化,本是催生生活德育的重要背景之一,②可是,由于一些人未掌握柯氏上述观点的精义,又未真正去深刻思考生活德育中的一些难题,导致当下一些中小学在开展生活德育时仍明显存在知识化的倾向。于是,当下一些德育专家不得不反思:这种生活德育与之前的学校德育有何本质差异?换言之,若生活德育的最佳切入点不在知识上,那在哪里?要妥善回答这个问题,路径之一是要系统、深刻、辩证地看待道德习俗与人的德性生成与发展之间的复杂关系。 一、要看清习俗有道德习俗与非道德习俗之分 “习俗”指风俗习惯。③英文“morality”一词起源于拉丁语“mores”,后者意为风俗与习惯。可见,从“morality”本源于“mores”的事实看,“morality”之内本就有“习俗”或“道德习俗”的含义,只是后来人们才将“morality”与“mores”分作二词使用,此时“mores”的含义有三:(1)指群体或社会体现道德观的风俗与习惯;(2)道德观念;(3)风俗与习惯。④柯尔伯格继承此传统,将“习俗”重新引入其理论,其目的主要有三:(1)想说明道德判断不单纯是一个是非对错的问题,而是在面对道德情境时,个人从人、己、利、害以及社会规范等多方面综合考虑所做的价值判断。(2)证明道德是相对的,因为不同社会的习俗显然不完全相同。就这一点而言,与维果斯基(Lev Vygotsky)类似,柯氏也承认社会文化历史因素对人的道德心理与道德行为的影响,蕴含的是一种相对主义道德观,这对今人理解道德的相对性有一定启示意义。(3)对道德是否可教与可学这一难题作了巧妙回答。⑤此后,柯尔伯格通过长期研究,以习俗为基点来衡量被试对诸如“海因兹偷药”之类道德两难故事的作答,最终提出了著名的关于个体品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理论”。⑥当然,正如新柯尔伯格学派所说,柯尔伯格可能犯了“将习俗与道德混为一谈”的错误,事实上,道德虽源于习俗,但又不能将道德等同于习俗。如,随地吐痰和女人穿裙子都是一种习俗,不能将随地吐痰或男人穿裙子视作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要克服随地吐痰这一不良行为习惯,只能通过改变习俗来实现。为了避免再犯此类错误,必须将道德与习俗分开。⑦ 新柯尔伯格学派的上述见解有一定道理,将习俗与道德分开有利于克服泛道德主义的倾向,并且能通过缩小道德教育领域的途径,进而实际上提高道德教育的效果。不过,“将习俗与道德混为一谈”仅是柯氏理论的一个小瑕疵,并不能由此对柯氏理论作根本性的否定。若妥善汲取新柯尔伯格学派上述见解中的精义,从而使柯氏理论进一步完善,最好的做法是:将习俗区分为道德习俗与非道德习俗两种类型。所谓非道德习俗,指一切与道德无关的风俗习惯。个体或群体在非道德习俗影响下生成的心理与行为往往无涉道德(amoral)。例如,西方人用刀叉进食的习俗与中国人用筷子进食的习俗,都属非道德习俗。所谓道德习俗,指一切与道德有关的风俗习惯。个体或群体在道德习俗影响下生成的心理或行为往往是一种道德心理或道德行为。例如,“女士优先”是西方当代社会流行的一种道德习俗,在此道德习俗的长期熏陶下,一个西方成年男子在出电梯前,主动对身边的女士说:“after you,please(请您先走)。”不但显得自己有修养,也易获得周围人的认同。“孝敬父母”是中国社会至今仍流行的一种道德习俗,在此道德习俗的长期熏陶下,一个中国人对其父母非常孝顺,自然也易赢得周围人的赞赏。 既然只有道德习俗才与人的道德品质之间存在密切关系,那么,不能将所有的习俗都视作道德,更不可将一些明显与道德无关的非道德习俗误作道德习俗,否则,不但对育德无益,甚至会产生某些意想不到的不良效果。例如,2010年10月9日山东省临沂市第六中学13岁的女生张悦,因为不符合学校“短发令”要求,三次理发,三次被验不合格后,在家服毒自杀身亡,引起社会强烈反响。⑧导致此悲剧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将发型这一本属非道德习俗范畴的东西视作道德习俗。 同时,虽然有些习俗一看就属道德习俗或非道德习俗,但有些习俗到底属哪种类型却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如,在中国,虽然可以将“随地吐痰”看作是个人的一种不良行为习惯。但问题是,假若一个人真有这种不良行为习惯,按理说其在家中也会随地吐痰。不过,事实往往是,一个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的人,一回到家中就没有了这种不良行为习惯,这在如今的一些城里人的身上反映得尤其明显。看来,与其将它看作是一个生活习惯问题,还不如将它看作是一个道德问题更妥当,因为它明显受到“内外有别”这种典型的中式道德习俗的影响。⑨ 二、要准确看清道德习俗对人品德生成的巨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