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D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92X(2021)03-0052-07 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为《纲要》),特别将“抓好网络空间道德建设”作为单独一部分提出,并详细列举了落实路径,体现了网络空间作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新场域的重要性,彰显了新时代党中央高度重视提升公民网络道德素质、规范公民网络言行的使命任务。建设网络强国不仅要有网络信息技术的“硬实力”,还需要与之相匹配的网络道德文明“软实力”。为此,需要准确把握新时代网络空间道德建设的根本遵循,明晰其主要内容,找准相应的重点难点,进而提出新时代网络空间道德建设的路径选择。 一、网络空间道德建设的根本遵循 新时代,中国正处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进程中,网络空间建设涉及方方面面,而道德建设是建设好网络空间的应有之义。新时代网络空间道德建设要始终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空间建设的重要论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凝聚社会共识,坚持运用法律法规,坚持道德教化引导。 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 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价值导向和根本立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信事业发展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信息化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人民群众在信息化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1]开展新时代网络空间道德建设同样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想民之所需、做民之所愿。一是广大人民群众是网络空间道德建设的主体。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就要使广大人民群众加入到网络空间道德建设的实践中来,让人民群众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自己满意的、舒适的网络空间道德环境,在实践中不断增强获得感。二是向上向善是人们的天然追求。人在劳动中不断实现自我发展,从而形成对更美好、更进步的事物的天然追求,向上向善正是这种众所景仰并为之付诸实践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动力。人们同样期待网络空间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不断建设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三是良好的网络道德环境有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2]优质的网络文化产品、便捷的网络服务都离不开良好的网络空间道德秩序和环境,因此要保障人民群众在网络空间的利益需求,就必须着力建设好网络空间道德,为亿万网民守护好共同的精神家园。 2.坚持凝聚社会共识,“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 当前中国正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境遇中,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全社会各方面同心协力,需要最大程度地凝聚社会共识。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什么是同心圆?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动员全国各族人民,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3]网络空间作为在现实社会基础上拓展出的新场域,也是社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凝聚社会共识就要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一方面,互联网是新时代最具发展活力的领域,也是最大变量。可以说,互联网已经深入到人民生活的各个角落,中国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互联网成为中国社会最具创新活力的领域之一,同时也成为中国社会治理的最大变量。因此,在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相互交错、人们在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同时在场的情况下,必须重视将网上与网下协调统一起来,“人在哪儿,宣传思想工作的重点就在哪儿,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新空间,那就也应该成为我们党凝聚共识的新空间”,[4]构筑同频共振的网上网下同心圆。另一方面,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是网络空间道德建设的应有之义。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有其鲜明的阶级性和意识形态性。因此,在中国开展网络空间道德建设必然需要建设社会主义道德,必须加强网上主旋律宣传,激发亿万网民正能量,“要加强网上正面宣传,旗帜鲜明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团结、凝聚亿万网民”。[5] 3.坚持运用法律法规,“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 全面依法治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网络空间作为推进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需要贯彻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网络空间是虚拟的,但运用网络空间的主体是现实的,大家都应该遵守法律,明确各方权利义务。”[6]网络空间是现实社会的数字化映像,尽管网络空间的主体看似是一个个账户、编码,呈现为变动性和隐匿性,但网络空间不过是现实社会的延伸和扩展,其背后操作的主体仍然是现实社会中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网络空间是无法离开现实社会而存在的。因此,既然现实社会需要法律法规的约束,网络空间自然也需要法律法规的管束。同时需要明确的是,法律是道德的底线和保障。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与道德都是规范和调节网络空间的重要手段。然而道德规范更多强调个体的自律,是对人的言行举止提出的更高要求,而法律是道德的底线和保障,当道德的“软性”力量在一些情况下无法发挥作用时,就需要法律予以支持。加强网络空间道德建设不能放弃法律法规的重要作用,要通过设置网络空间的法律法规以达到惩恶扬善、扶正祛邪的目的。法律法规设置本身也应充分体现已经成为社会共识的道德要求,实现以法治力量维护道德秩序、坚守道德底线的社会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