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92X(2020)10-0004-06 作为与思政课程相对应的术语,课程思政强调所有课程都具有立德树人的价值观教育意蕴,都要发挥其应有的育人价值,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2020年5月,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1]这里强调的是在所有课程中都要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素,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为此,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体系,就成为课程思政建设最基础和最根本的工作。目前,尽管《纲要》对如何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在如何构建课程思政体系方面,仍旧需要充分的学理阐释。对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进行教育哲学层面的审视是构建课程思政体系的前提。 一、立足于课程思政的价值属性 课程思政立足课程的育人价值。作为教育活动的重要载体,课程关乎对教育的理解以及教育的实施方式,深刻反映一个时代、一个区域的教育状况。与此同时,在不同的教育理念支配下,课程承载的任务也不尽相同。而教育理念受制于特定社会的主导价值观,并通过学校教育中的课程体系表现出来,由此使得任何课程都内蕴了特定的价值。一般而言,课程价值反映了知识传授与价值教育的一致性。这里的“一致性”,强调学习者要通过课程学习实现对知识的掌握和价值观的领悟。此外,对于同一价值观,不同的课程呈现出不同的诠释方式。以正义价值为例,诸多哲学社会科学的课程都会体现正义的价值追求,但不同课程承担着不同的正义解释,如作为权利正义的社会民主、作为分配正义的社会经济、作为行为正义的社会文化等。 课程思政理念主张,课程学习的终极目的不是只学习课程知识,即停留于把握学科的概念与原理,提升认知水平,而是要使学生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思维的训练运演,形成自己的独立判断,练就较强的思维能力,在反思的基础上形成内心的信念,明确生活目标和人生方向。如果只是关注单纯的知识点,以“标准化的”学习方式寻求唯一的正确答案,关注“育分”而不是“育人”,就只能导致“去学习者主体性”,这自然背离了课程学习的规律。学习者如果非因成长而学,习惯于被动接受答案和结论,缺乏主动探究意识,就难以形成主动学习的动力,缺乏真正锻炼思维能力的机会,无法实现有效的深度学习。相应地,学习者也会因为眼光的局限、认知的局限,在品质、情感、价值等方面难有真正的发展。 可以说,课程思政建设乃至课程思政的体系化建构要以更广阔的视野审视课程学习的过程及其背后的育人使命。单凭知识和逻辑,人们不可能很好地与自己周围的复杂世界处理好关系,也不能培养同情心等品德。因此,各类课程的设置要着眼于培养人的眼界、能力、态度、价值观。相反,一旦课程体系在价值取向上出现“偏私”,就有可能培养出认知片面、视界狭隘、态度傲慢的学生。 作为一种课程观,课程思政揭示了知识、能力、价值观之间的密切关联。任何一门课程的学习,都存在着三者相互之间形成、转换、提升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课程知识发挥了独特的育人功能。《纲要》要求:“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要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在全国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促使课程思政的理念形成广泛共识,广大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全面提升,协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体制机制基本健全,高校立德树人成效进一步提高。”[2]不同类型课程有不同的价值蕴含、思维方法、学科规律,所有学科的教师在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中,都应注重学生价值观的塑造,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二、着眼于课程思政育人的多重维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古今中外,关于教育和办学,思想流派繁多,理论观点各异,但在教育必须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这一点上是有共识的。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说具体了,就是培养社会发展、知识积累、文化传承、国家存续、制度运行所要求的人。”[3]教育的目的是立德树人,课程思政建设要围绕人的成长,立足各门课程知识的人文性,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这是课程应有的内涵和意蕴。课程思政体系建设要指向课程思政应有的不同维度。 1.思想品德涵养 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这里的“树人”指向人们的品德涵养。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认为,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学识、品格和信仰。锤炼高尚的品格历来为人们高度重视。德性伦理学主张,道德智慧关系“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人应当如何生活”等重大问题。苏格拉底说过,“未经省察的人生是没有价值的”,人生的价值若未经反思、未予“解蔽”,其意义将难以彰显。这里的反思,是哲学的,是批判性思维,是对行动的依据进行检查。这种独立判断力的养成,需要以追求真正的知识、探索真理为途径,对已有的观点和思想进行考察,经过自己心灵的“知识重组”,来追求知识的确定性。亚里士多德区分了理智的德性与道德的德性,提出道德的德性为人设定目标,理智的实践智慧、明智帮助我们找到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途径。人生的目的是实现幸福。亚里士多德认为,求知是人的本性,向善是人的目的,人作为政治的动物,先要在青年时期经历伦理学的向善训练,之后才能进入政治领域实践,以共同体的方式实现好的生活。知识、良善、社会化的历练,不同的学科训练形成的能力,在主体行动者身上统一起来,为个体完善和共同体的幸福提供前提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