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思想政治教育文本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在一定的语境中,将语言文字等各种符号根据一定规则构成的蕴含思想政治教育意义的符号系统。尽管文字类文本是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重要形态,但随着研究的深入特别是对文本学、符号学等相关学科成果的借鉴,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范围逐渐超越语言学边界。它不仅指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和教材等文字类文本,戏剧、图画、影像等也可归入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范畴。凡是能够传递思想政治教育意义、具有明确的目的指向、以党及其领导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者为生产主体,并在实践中得到运用的文本都可视为思想政治教育文本。它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媒介资源。抗战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党的“生命线”在动员民众、赢取胜利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种效果的取得与党构建起形态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文本体系,并成功地将其传播到民众之中密不可分。 一、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形态建构 思想政治教育文本是由符号构成的系统,符号是其基本要素和存在形式。尽管文本与语言文字类符号密不可分,但在广阔的符号世界中,它仅是其中一种,还包括文学艺术类符号和影像视觉类符号等。不同符号的组合和编织,使文本呈现不同的形态。以主导性符号为标准,思想政治教育文本大体可划分为语言文字类文本、文学艺术类文本和影像视觉类文本。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针对不同群体、同一群体内部不同对象构建起系统的文本形态,以实现对民众的思想动员。 1.语言文字类:理论认知的培育提升 语言文字类文本是由语言文字符号构成的文本形态,能够清晰地传递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并通过意义空白点构成阅读“悬空”引发教育对象思考,提升其理论认知。抗战时期,党明确指出“报纸、刊物、书籍是党的宣传鼓动工作最锐利的武器”,[1](P430)构建起包括经典原著、报刊杂志、抗战教材、通俗读物等语言文字类文本。为提升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党尤为重视对经典原著的翻译和出版。据不完全统计,从1937年到1945年期间翻译、出版的经典原著共有192种,远远超过其他历史时期。[2](P247)不仅有单行本,还开始以丛书的形式出版,编译出版专题论文集,摘译经典原著以适应战时阅读。为迅速及时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各根据地自上而下建立党报系统,并创办针对农民、工人、士兵、青年等不同对象的报刊杂志。此外,还针对不同群体编写不同类型的教材,如各类干部教材、党员教材、战士教材和民众教材等。以党员教材为例,给普通党员用的,编成一种综合的课本;而给支干用的则要编出党的建设初步、根据地建设初步(包括游击战争初步知识在内)和政治常识三种课本。[3](P597)对于文化水平偏低的群体,党则以故事、剧本、鼓词、快板等形式创制通俗易懂的读物。为配合大生产运动,晋绥边区出版了一套“宪政运动小丛书”,包括《什么是宪政》《宪政有什么好处》《宪政运动怎样做》等,[4](P118)以通俗化的文本形态将党的思想教育内容普及给民众。 2.文学艺术类:意识形态的审美植入 语言文字类文本需要教育对象具备一定的识字基础和理解能力,而抗战时期基层民众文化水平有限的现实限制了此类文本的传播空间。为此,党创设了文学艺术类文本,将意识形态以审美的方式植入民众思维之中,调控其思想与行为。抗战时期,戏剧、歌曲、标语口号、街头诗等是运用较多的文学艺术类文本。就戏剧而言,它通俗易懂且适合在较大场地演出。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经常结合当地实际,编演幕表剧、快板剧、活报剧、秧歌剧、小调剧等,改编皮影戏、京剧、梆子等民间艺术形式,在娱乐中给民众以家国意识。歌曲则以其特有的韵律和节奏,使歌唱者产生比较明确、预定的联想,“教战士们唱会一支歌,等于上了一堂政治课”。[5](P71-72)在抗日民主根据地,动员子弟兵,就唱《参加八路军》、《送郎参军》等;反对妥协投降,就唱《团结就是力量》《打击顽固分子》等,在歌声中推进党的中心工作。为使文本简明醒目,党创制了大量标语口号,“很简单的一些标语、图画和讲演,使得农民如同每个都进过一下子政治学校一样,收效非常之广而速。”[6](P35)此外,还创作反映具体战争和政治生活的街头诗,有的直接写在墙上,有的写在红绿纸上,再配几张简单的画贴在墙上,还有的写在脱皮的老树上、道路转弯的大石头上,成为激励民众的战斗号角。 3.影像视觉类:政策主张的形象传递 影像视觉类文本主要借助影像视觉符号进行呈现,通过光色的组合、角度的选取、镜头的衔接等为教育对象营造身临其境之感,使其获得“眼见为实”的心理满足。从类型上看,既有动态的宣传影片,也有静态的宣传画。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影片部分是由陕甘宁边区抗敌电影社摄制,如《延安与八路军》《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等,但由于条件所限更多地是引进苏联的抗战电影,如《列宁在一九一八》《保卫斯大林格勒》等,并在1939年秋成立专门的电影放映组织——延安电影放映队,将电影放映和政策宣传紧密结合。就宣传画来说,既有漫画、年画、连环画,也有木刻、油画、黑板画等,形象地传递着党的政策主张。以抗日年画为例,针对农民的欣赏习惯和节日的喜庆氛围,中国共产党创作大量的以英雄人物、胜利斗争、拥军优属等为主题的年画,如《立功报喜》《抗日光荣》《抬伤兵,送茶饭》,过去常贴的门神秦叔宝、尉迟恭被手持红缨枪和大刀的自卫队员所代替,年画成为宣传抗日的有力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