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273(2018)05-0023-07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无比广阔的时代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1](p.70)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过程中,能否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历史、阐释历史,决定了我们能否合理地认知现在、引领未来。改革开放以来,一些人以寻求历史真相为名“兜售”历史虚无主义,造成了极坏的负面影响。人民论坛曾组织百余位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专门研讨,并对公众进行了多轮次的问卷调查,在参考了近年来国内外理论界最新成果的基础上对国内社会思潮的演变态势进行了推测与分析,最终选出2017年国内具有深刻现实影响、关注程度较高的10种社会思潮,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赫然在列,这也是其连续多年“榜上有名”。鉴于历史虚无主义日渐增长的影响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学界对这一思潮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对这些成果进行整合梳理,明确学界未来的研究方向与提升空间,对进一步批判、揭露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本质,走出其意识形态迷思具有重要意义。 一、研究概况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具有导向性、权威性和示范性,每年的立项资助情况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学界对某一领域或选题的重视程度。以“历史虚无主义”为关键词在国家社科基金的项目数据库里查询,结果显示:对以历史虚无主义为研究对象的项目资助总共多达13个,仅2017年就有4个项目获得资助。 从学术论文发表情况看,以“历史虚无主义”为主题,同时以“历史虚无主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CNKI)上进行检索,并借助CNKI自带的计量可视化分析系统对这些文章进行简要分析,可得出如下结果:国内有关历史虚无主义的发文数量在2013年之前年均不超过20篇,2013年达到61篇后,开始逐年增加,2016年与2017年更是年均高达200篇以上。其中,有374篇发表在核心期刊或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由此也能看出目前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深度。从文章的时间节点看,对历史虚无主义的研究在2013年迎来了高峰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各种错误思潮高度重视。在2013年1月召开的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提出要正确评价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重要性的同时,更是明确指出:“国内外敌对势力往往就是拿中国革命史、新中国历史来做文章,竭尽攻击、丑化、污蔑之能事,根本目的就是要搞乱人心,煽动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苏联为什么解体?……搞历史虚无主义。”[2](p.113)这表明历史虚无主义已逐渐引起党和国家的重视。由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并投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研究。 从文章的学科分布看,呈现多维度趋势。目前,有关历史虚无主义的研究成果,除了分布在政治学、教育学、史学、哲学等传统学科外,还出现了文学、新闻与传媒、艺术等学科。由此可见,对历史虚无主义的研究呈现多学科联动、多视角共存的特征。 从研究内容看,多样化特征十分明显。通过对文章关键词分布统计可以发现,除了对该思潮自身进行基础性研究外,还会涉及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工作、政党建设、文化建设、新媒体等诸多领域。 二、历史虚无主义泛起的原因 多数学者认为,历史虚无主义的理论本体在虚无主义那里,“历史虚无主义实为意义的虚无主义渗透到历史研究之中,并通过‘历史研究’(实为对历史既存意义的解构)最终完成其自身”。[3]而虚无主义“经历了德、俄两国长时间的酝酿、发展和演变后,虚无主义话语在20世纪初进入中国”。[4]同时有学者指出,就中国自身的文化土壤而言,“其实是很难形成虚无主义传统的……从社会思潮方面看,中国历史上剧烈的社会断裂是有可能导致历史虚无主义的,但源远流长的崇古与复古传统,在很大程度上又遏止了历史虚无主义。在这个意义上,虚无主义显然不是中国文化的常态”。[5]总之,中国与历史虚无主义的遭遇有着较为复杂的原因,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四种观点: 一是从国际背景进行分析,认为西强东弱的国际局势现状、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战略以及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等因素是历史虚无主义兴起的外在引力。有学者认为,苏联解体预示着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低潮期,这会使一些信仰不坚定者悲观失望,从而另寻出路,历史虚无主义在中国的泛起正与之相关。[6]有学者认为,西方某些反共势力从未放弃对中国的“和平演变”战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正是这种图谋的内应。[7]还有学者认为,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于是大量西方思想文化不断涌入中国,这对活跃我国思想和推动学术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由于一些思潮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属性,引导不当便会侵蚀人们的思想。[8] 二是从国内背景进行分析,认为近代救亡图存的“师夷长技以制夷”运动、改革开放以来的对外开放政策、社会转型以及受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等因素是历史虚无主义兴起的内在动力。有学者认为近代战败落后的国家境遇迫使我们开启学习西方现代化的进程,甚至将学习来的东西视为不可怀疑的东西,“虚无主义也由最初传入中国时的多重指向实现了向历史虚无主义的变身”。[9]有学者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门大开,伴随着吸引外资的脚步,附着在外资身上的各种主义也随之而来”,历史虚无主义便是其中一种。[10]有学者认为,当代中国正处于以经济为导向的时代,“这一时期有关理想式微、价值坍塌、道德滑坡、人文精神危机的评论以及‘告别革命论’的出笼,都在不同层面表明历史虚无主义的全面泛起”。[3]还有学者认为,历史虚无主义的出现是受国内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其“在历史学领域产生的效应,在使得启蒙运动以来,以理性、自由、民主、革命等‘大词’来组织编排历史的‘宏大叙事’退出前台的同时,也严重地冲击和动摇了历史学的客观性”。[11](p.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