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心理工作与思政工作融通互补,以心理化为导向探求新的思路和做法。 加强有效衔接,推进中学与大学阶段思政和心理工作的系统化。 促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心理健康工作的融合,形成校内教育合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新时代赋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使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而迈入新征程,应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切实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坚定不移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并以此来带动高校其他工作。”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各高校需要聚焦立德树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补齐与“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不相适应的弱项短板,破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开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本身仍面临诸多挑战,难以完全契合新形势下大学生的心理需求。要解决这一问题,心理学领域的教育思想和实施措施值得借鉴。在心理学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学生思想问题叠加心理问题,呈现新型化特点。二是学生在中学阶段积累的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到了大学才开始相对系统和全面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干预,“补课”式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步履艰难。三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遇到互联网与自媒体挑战,必须更加全面、系统地研究教育对象,从教育对象的心理特征、心理过程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入手,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贴近教育对象的心理特点和思想实际,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四是青年教师面临思想和心理的双重压力,需要支持关爱。青年教师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和生力军,同时也是思政工作的重要对象群体,如果青年教师在价值取向、理想信念、心理健康等方面出现问题,既会损害自身的身心健康和职业发展,也会给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一定影响。要破解上述问题,可以积极引入心理学的理念与方法,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心理化。 借鉴心理学理念和方法,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积极引入心理学的理念和方法,是新形势下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要求和必然选择。探索心理工作与思政工作融通互补,特别是以心理化为导向探求新的思路和做法,是心理工作者和思政工作者共同的责任,具有现实紧迫性和重要意义。 心理学对教育对象的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研究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心理学的临床辅导和干预方法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可借鉴的科学手段。 在理论层面,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借鉴吸收当代心理学领域的一些先进理论,进一步强化教育的主体性、能动性、协同性、实践性以及可接受性等原则,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创新。如从发展心理学的视角了解不同年龄阶段教育对象的心理特点,根据学生心理规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借鉴行为主义关于心理行为塑造的原理,努力创设欣赏学生、感召学生、激励学生的良好育人环境,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人本主义的人文关怀理念,注重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依据积极心理学的要求,以正向、欣赏的心态对待周围的每一个学生,欣赏每位学生的潜能和特长,使学生在强烈的人文关怀下感到愉快、幸福,进而形成积极健全的人生观、价值观,推动大学生主动提升思想政治觉悟。总之,思政工作要实现理论创新,必须紧密围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的重大现实问题,借助于其他科学优秀理论成果,如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使自身成为真正的复合型应用科学。 在实践层面,可以借鉴心理咨询个别辅导和团体辅导技术,将心理咨询的方法与技巧,通过科学巧妙的手段运用到思想政治工作中,如心理咨询的共情技术、倾听方法以及正向引导和积极暗示等。在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的理性分析基础上,发挥情感功能,以情感人、以情育人,使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更强的可接受性。同时,还可以借鉴心理健康课程的一些多元化教育手段,如创设情境、案例讨论、视频教学、心理游戏等,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性和吸引力。当前,高校思政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教育内容接受性不强,效果内化不够,思想政治教育传送的价值理念难以纳入学生已有的框架体系中,难以促使学生将这些价值观念外化为行动;而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效果具有更好的可接受性,内化水平更高。 加强有效衔接,推进中学与大学阶段思政和心理工作的系统化 大学与高中的教育一脉相承、密不可分,不能各自为政、彼此割裂。由于所处的教育阶段和学生心理、生理特点的差异,思想政治教育在高中和大学阶段表现出了不同的特点和要求,两者之间有很大区别。中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广度和深度更因地域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存在极大差异,无法与大学相比;大学接纳各种状况的生源,生源之间的巨大差异给思政工作带来较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