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707(2018)1-0047-05 网络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使人类社会迈入一个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的网络时代,一方面,互联网正日益深入和全面地影响着中国社会,塑造了崭新的社会生活样态;另一方面,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网络技术方面的优势地位,牢牢掌握住互联网这一主权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神经系统”,塑造了继陆、海、空、太空之后的“第五大战略空间”,并将网络意识形态渗透作为国家“软实力”扩张的核心因素,使我国网络空间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面临严峻挑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国家安全面临新情况”。[1]9这一论断内在地包含着认清意识形态领域复杂局势、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深刻意蕴。为此,正视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互联网侵害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客观事实,剖析其主要方式与具体路径,不仅是有效建构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基本前提,也是维护意识形态安全进而维护国家安全的题中之义。 一、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面临挑战的主战场 自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以来,互联网已经从最初只能用于收发电子邮件的通讯工具,演化为与中国经济社会紧密结合的战略性基础设施,推动了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也影响着人们心理倾向、价值认同的变化发展。互联网时代,网状式、多向度的传播模式替代了传统媒体时代纵向式、单向度的传播模式,在言论自由度高、信息传播速度快、身份隐蔽性强等传播特征的催生下,话语传播向度、呈现方式和传播维度等方面产生极大改变,使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正面临传统媒体时代所未有的崭新挑战。何谓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认知这一概念,是研判其面临具体挑战的必然前提。 一般而言,在社会的思想观念体系中,必然有一种意识形态居于主导地位,对其他社会思想观念、文化体系、精神生活起着统摄和引领的作用,这就是主流意识形态。任何阶级社会都有其主流意识形态,主流意识形态不仅是一定社会制度和政权得以有效运转的思想基础,而且构成社会的精神文化支柱。所谓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在权力意义上,是指凭借主流意识形态拥有的优势地位,借助话语载体并以其思想形态、价值观念对社会心理、舆论走向形成的一种持续稳定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支配力。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及其建构一般是在国家政权的支持下拥有或完成的,但是,政权的支持尽管能使特定的意识形态居于话语权的主导地位,却不能使之必然成为主流意识形态并获得相应的话语权。在社会主义中国,马克思主义始终占据着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主导地位,但主导并不等于主流,主导意识形态的形成不仅可能是各种意识形态在自由竞争中形成社会共识的结果,而且可能是利益团体有意识地进行维护的结果,即马克思认为的:“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2]550;而主流意识形态地位的确立是从社会意识形态被社会大众所接纳的广度、深度来确认的,这意味着要成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并获得话语权,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就是社会大众的自觉认同、接纳,并形成普遍的社会心理倾向、强大的舆论氛围。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流地位及其话语权,是在对现实的批判和彻底的追问中、对人类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揭示和解释中、对工人阶级和劳苦大众的深切关怀和利益谋求中确立的,真理性和价值性品格始终是其赢得群众和掌握群众的法宝。如此,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是指在网络空间这一具体实践领域,作为主导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形成对大众心理、舆论走向持续稳定的凝聚力、支配力和影响力。这有赖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广泛而有效的传播,更有赖于马克思主义真理性、价值性的魅力彰显,从而获得社会大众的自觉认同、信奉与支持。 互联网时代,国家传播权力下移、多元话语主体崛起,话语通过传播产生现实影响力的天平不断向拥有资源优势的主体倾斜,在此境遇下,掌握网络资源优势、进而掌握传播权力的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拥有了在网络空间进行话语操纵的重要砝码,他们将承载特定意识形态内涵的话语融入传播全过程,使之迅速占领开放、自由的网络空间的各个角落,渗入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并着力于解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思想原貌,为其贴上虚假、颠倒、遮蔽的标签,使网络空间成为看不见硝烟的意识形态较量的主战场,也使得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真理性和价值性品质饱受质疑、歪曲和冲击,进而导致网络空间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陷入难以建构和塑造的困境。那么,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源优势表现在哪些方面?又是怎样通过资源优势达到上述目的?总体而言,可以从技术手段、资本力量、信息强权和话语霸权等4个方面找寻答案。 二、技术挑战:以核心技术为支撑,实施网络信息安全侵略 美国作为网络信息技术的最主要发源地,自互联网诞生之初就一直掌握相关核心技术,具有任何互联网后发展国家所不能比拟的优势。在网络触角遍布世界各地的今天,美国等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将互联网作为意识形态渗透和价值观输出的利器,对我国网络信息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形成极大威胁,也因此给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带来严峻挑战。 第一,从核心技术和关键资源来看:一是从搜索引擎到接收终端、从芯片制造到网络服务,从基础软件到关键硬件等等,美国都拥有绝对权威。据统计,“美国的windows,IOS和Android操作系统称霸PC、平板机和智能手机,微软占据着全球个人电脑90%以上的操作系统市场,具有无可动摇的垄断地位。”[3]这不仅给美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造成相关国家对美国的技术和产业标准体系的深度依赖,使得美国能够牢牢掌握互联网这一主权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神经系统”,发展出继陆、海、空、太空之后的“第五大战略空间”。二是在全球共有的13台域名根服务器中,10台设在美国,3台设在其“战略同盟国”——瑞典、英国和日本;而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1台也没有分布。通过对这些域名根服务器的控制,美国实现了对全球互联网主动脉的掌握。更为重要的是,控制信息更为根本的“隐藏发布主机”也由美国的镜像根服务器向其读取数据,再实现向全球的扩散。 第二,从网络技术标准及规则制定权来看:自互联网产生开始,一直被应用的开放式网络标准是美国制定的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互联协议(TCP/IP),此后,随着万维网(WEB)的发展而产生的用于制作网页的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以及当下全球通用的无线网络传输技术(WIFI)等等,都是由美国制定的互联网技术标准,并在互联网向全球推广普及的过程中成为全球的互联网使用规范。当前,制定互联网相关标准、旨在推动互联网全球化的互联网协会(ISO)实际受到美国政府控制,提供的技术解决方案也是倾向于维护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的利益。[4]7在网络制度的制定和出台方面,奥巴马政府先后发布了《网络空间政策评估》《网络空间可信身份标识国家战略》《网络空间国际战略》《网络空间行动战略》等一系列重要文件,积极推进网络空间的战略布局,谋求现实世界霸权地位在互联网版图上的延伸和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