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屯煤电公司龙东煤矿位于江苏省沛县境内,是一座年设计能力90万吨的中型矿井,全矿现有职工3500人。自1987年11月20日建成投产以来,一年一大步,岁岁上台阶,先后荣获中国煤炭工业优秀企业管理奖,建成了质量标准化矿井、现代化矿井、“四一型”矿井和全国先进矿井,于1994年底被煤炭部授予中国首批高产高效矿井;多次被徐州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党委授予文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先进党委、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一、运用积极渗透法 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一项重大改革。在这一改革的过程中,由于利益关系的调整,职工群众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必然发生变化,也必然诱发产生一些思想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采取措施,主动超前预防,把宣传思想工作渗透到改革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做好企业改革方案制定前的宣传工作。企业改革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和根本动力,代表着企业职工群众的利益。几年来,我们坚持做好企业改革方案制定前的宣传工作。如1991年在制定矿井生产管理模式改革方案前,考虑到这一改革,涉及到管理方式的变化,队伍编制的调整,干部人事的调动,是一项大的举措,不能急于求成。首先,组织人员赴山西潞安、大同等局矿参观考察,在对我矿矿情反复分析、论证和对我矿发展前景进行预测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四一型”矿井(一矿一队一面年产一百万吨)的方案;尔后,广泛宣传建设“四一型”矿井的目的意义和与职工自身利益的关系。通过宣传,使干部职工明确了建设“四一型”矿井,不仅是煤炭工业改革形势的要求,代表着煤炭工业的发展方向,而且是龙东煤矿发展的内在要求和自身利益之所在。经过全矿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我们于1991年底建成了“四一型”矿井,填补了全国同类型矿井的空白,受到了能源部、中煤总公司、共青团江苏省委的表彰,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10余家新闻单位作了报道。到1994年底,已连续4年保持了“四一型”矿井。 2.做好企业改革方案实施中的宣传工作。1993年初,我们按照煤炭部关于建设高产高效矿井的要求,结合我矿实际,提出了建设高产高效矿井的方案。在方案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干部职工中存在着“4种心态”:一是认为“没必要”,建高产高效矿井没有什么特殊待遇,何必非要建高产高效矿井呢?二是认为“干不了”,感到龙东井型小,再高产高效也只是100万吨,产量也高不上去,效率也高不上去;三是认为“没意思”,就是说建不建高产高效矿井,龙东还是这个样;四是认为“无所谓”,就是一部分干部职工感到,搞不搞高产高效矿井,是领导决策的事,与自己关系不大。我们针对干部职工中存在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在研究分析后,进行了“4种教育”:一是针对“没必要”的认为,进行形势任务的教育,分析当前全国煤炭行业改革发展的形势,广泛宣传建设高产高效矿井建设的意义。通过宣传教育,使干部职工认识到,建设高产高效矿井是煤炭系统改革发展的方向,不仅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而且是提高煤炭企业社会地位,改善煤矿工人社会形象的内在要求。二是针对“干不了”的认为,进行进取意识的教育,广泛宣传建设高产高效矿井决策的依据和高产高效矿井建设的要求。作为龙东,应该有不断进取的意识和为公司争光的意识,应该发挥优势,克服不足,扬长避短,主动出击,应该有能力,同时也有义务把龙东建成高产高效矿井;三是针对“没意思”的认为,进行建设高产高效矿井艰巨性的教育。虽然龙东建成了质量标准化和现代化矿井,但是与高产高效矿井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四是针对“无所谓”的认为,进行参与意识的教育。高产高效矿井建设是一个大的系统,是新生事物,涉及到方方面面,不是哪一个部门或一部分人的事,是全矿上下共同的事。从一定程度上讲,高产高效矿井与龙东的发展息息相关,龙东的发展与每个干部职工的利益息息相关。从这一意义上讲,高产高效矿井建设是全体龙东人的事,大家都应该为高产高袊矿井建设出力流汗。通过一系列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澄清了干部职工的种种模糊认识,增强了建设高产高效矿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形成了建设高产高效矿井强烈的氛围。1993年8月,煤炭部在我矿召开了全国首次高产高效矿井座谈会,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向全国推广了龙东的经验,更加坚定了我们的信心。经过两年的不懈努力,克服了重重困难,在1994年底煤炭部召开的高产高效矿井命名大会上,被授予全国首批高产高效矿井荣誉称号,成为全国12家首批高产高效矿井之一。 3.做好企业改革方案实施后的宣传工作。为适应矿井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走减人提效、高产高效之路,我们本着实事求是,积极稳妥,精干高效的原则,进行了机构改革。将党委办公室、组织科、干部科、宣传科4个部门合并为政治工作部;将纪委、监察科、审计科3个部门合并为纪监委;将行政14个部门合并为生产技术部、安全监察部、经营管理部、矿长办公室4个部门。机构改革后,机关科室由原23个减为8个,精简了65%,机关人员由原306人减为133人,精减了56.5%。在机构改革中,人员实行了分流转岗,一部分充实到生产一线,一部分转入三产开发,一部分送大专院校深造。由于工作超前,抓得实,抓得细,安排得当,在整个机构改革过程中,矿井安全生产稳定,工作生产秩序井然,实现了自然、平稳过渡,使新的机构运转很快步入了正轨,管理日趋完善,较好地发挥了管理职能,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二、运用网络管理法 随着改革的深入,思想政治工作无论从形式到内容,还是从对象到方式,都发生了变化。从一定意义上讲,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任务更重了,难度更大了。如何才能形成思想政治工作人人做,全员抓的局面,我们运用了网络管理法,建立了“三大网”。即以党委为核心,党群部门、政工干部和支部书记为主体的核心网;以矿长为中心,生产、经营系统行政干部、区队长为主体的辅助网,以党团员、党工团小组长为主体的基础网,形成了纵横交错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络体系。 1.坚持发挥核心网的作用。核心网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坚力量,其作用发挥如何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但是,随着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市场经济的引入,部分政工干部感到,党委权力小了,地位削弱了,政工干部无所作为,工作难干,形象不佳,出路黯淡,心中灰溜溜地,有一种失落感和难言之隐。基于此,我们在全矿政工干部中开展了“塑形象”和“五个一”活动。“塑形象”,就是确立了政工干部“热爱本职,言行一致,公道正派,尊重职工,为人师表,恪守信用”的人格形象,确立了“经济工作的难点就是思想政治工作重点”的政工观念;“五个一”,就是每人看一本经济方面的书,学一门生产技术知识,与经济部门结一个对子,每周参加一次生产调度会,每周参加一次生产值班。通过活动的开展,使政工干部实现了在指导思想上由“统帅”向“服从”的转变,在业务素质上由“单一型”向“复合型”的转变,政工干部做到了不仅会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而且会处理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同时使大部分政工干部感到,改革开放给政工干部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工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