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切实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对于培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必须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着眼于对思想政治工作实际问题的思考,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研究。 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的方法论原则 为了保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的正确方向和对实际工作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第一,研究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必须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紧紧围绕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任务来进行。要牢记邓小平同志关于“一定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切实认真做好,不可放松”、“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都必须大大加强,决不能削弱”、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和“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等要求,自觉地用邓小平理论指导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研究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探索改进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和新办法。 第二,理论研究必须联系实际。理论是对实践的科学概括和总结,它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指导实践,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必须结合实际来进行,要结合社会实际,结合高校工作实际,结合师生员工的思想实际。只有通过对实际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的研究,才能总结出好的经验和方法,才能进一步地去指导实践,达到研究的目的。如果脱离实际,为了研究而研究,对思想政治教育没有任何裨益,正如古人所说:“闭门造车,出门未必合辙”。 第三,要有超前性。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如果研究没有超前性,不能对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新鲜经验和方法及时进行总结,甚至落后于实践,研究就不会发挥先导作用,就不能积极推动和促进实际工作。 第四,研究要有重点。毛泽东同志在《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一文中指出,做工作要学会“弹钢琴”的方法,十个指头都动,但要有轻有重,要抓住中心和重点工作。做工作是这样,搞理论研究也是这样,必须有重点地去研究。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结合实际确定不同的研究重点,并组织力量攻关,真正拿出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以指导实际工作。 第五,研究要有深度。这就是说,在研究过程中对所占有的材料要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概括提炼出有深度、有价值的成果,真正使它能够为思想政治工作服务。现在,一些同志进行理论研究,只是为了评职称或为了参加会议临时找材料进行简单拼凑,缺少研究,没有深度,显得肤浅,更谈不上对实际工作的指导。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应景文章”。这种研究作风,万万不能要,一定要改掉。 第六,要加强调研。调查研究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江泽民同志指出:“坚持做好调查研究这篇文章,是我们的谋事之基、成事之道”。理论研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调查研究的扎实性和所提建议、解决问题的针对性。广大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经常地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调查研究。通过调查研究,提出有内容、有分析、有措施的建议或调研报告,为高校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服务。尤其是对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要加强调查研究,分析现状,找出原因,提出对策,以解决问题,改进工作。 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的重点 为了进一步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研究,结合高校实际情况,今后应重点加强对以下问题的研究。 第一,切实加强对思想道德教育的研究。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当前必须认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应当看到,当代大学生是在党的培养哺育下走进大学校园的,从本质和主流上来看,他们是积极向上、富有朝气、充满活力的,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但是,他们没有经过艰苦复杂环境的锻炼,对党和国家的历史知之较少,对我国的国情缺乏深刻的了解,缺乏社会经验。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种思潮、观点必然会反映到校园中来,其中有积极的、健康的,也有消极的、丑恶的。一些学生受社会上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思想影响,失去了远大理想,思想上不求上进,学习被动,意志脆弱,价值取向上的实用性和金钱化及人际交往中的互惠性等现象,都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思想道德教育研究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师德教育的研究。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在教学、科研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技能,而且教师的理想信念、思想品德影响、言行举止也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教师的工作特性,决定了教师在教书育人工作中处于主导地位。因而,加强教师的师德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总的看,高校广大教师表现了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教书育人,艰苦奋斗,竭诚奉献,为青年大学生树立了平凡而崇高的榜样。但是,在个别教师身上,也出现了值得引起注意的现象,如理想信念淡薄、集体观念淡化、缺乏奉献精神等等,一些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特别是职业道德素质还难以适应真正履行教师神圣职责的需要。对这些问题都要认真进行研究,要确定课题,研究方案,制定措施,切实加强教师的思想道德建设,这是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需要,更是培养跨世纪“四有”新人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