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D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40(2000)004—0033—05 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共产党教育人民、团结人民、率领人民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而努力奋斗的优良传统。但是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思想政治工作需要一套新的内涵意义,新的解释系统和新的历史定位。 一、何谓“思想” 关于“思想”这个概念的涵义,可以大体上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1.与物质世界的现实活动相对而言,思想是一种意识现象。首先,从哲学角度上对思想概念最普遍的理解是,思想是一种基于感性认识基础上的理性认识活动,它是人的大脑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的过程,所谓“合乎逻辑地进行思维”即为此义。同时,思想又是在人的头脑中对某些观念进行有序排列和分类组合的活动,其成果表达形式就是那些人类智力的产物——一系列有组织的观点和原则。能够表达这种性质的恰当语词就是“思维”。其次,就具体内容而言,思想包括相互协调的一整套观念,尤其是人类社会生活与文化方面的概念体系,即所谓的“思想体系”。再次,思想本身并非是中立的,它具有强烈的主观意向和褒贬倾向,主要是着眼于伦理学的或意识形态的价值,所谓“思想态度”即为该特征的对应表述。第四,就其时空特性而言,思想总是某一特定历史时期内涌现出来并且较为流行的反映一定阶级或阶层利益要求的一种意识流,即所谓的“思潮”。 2、与具体的社会实践相对而言,思想是一种精神性的行为。 首先,思想是在人的头脑中进行的一种思考探求活动,即为了形成一种意见或结论而进行仔细的考虑、审视或研究,尤其是通过权衡事物的一种性质与另一种性质、一个方面与另一个方面的比较、深思和优劣对比,以便作出准确的判断和正确无误的抉择。对这种精神性行为《荀子·劝学》曾云:“思索以通之”。所谓“思考”、“思忖”、“思量”、“思虑”等皆属此类行为。其次,就人类个体行为而言,每一个人的精神活动从价值评判的角度来说是有高低优劣、巧拙聪愚之分的,如朱熹《题严居厚与马庄甫唱和诗轴》云:“争新斗巧,时出古谈,篇篇皆有思致。”任昉《为萧扬州荐士表》云:“理尚栖约,思致恬敏”。这些名句皆指人们的“构思”,“思路”等等精神性的行为的确是有水平差异的,即所谓的“思致”,它表达了一种合情合理地进行理解、推论活动的思考能力。 3、与针对客观对象的活动相对而言,思想是一种心理活动。 无论是精神心理学还是发展心理学,一般在哲学上都把心理活动归结为感性认识的范畴。其它,从思想政治工作自身的要求来讲,人们的心理活动是不能排除在思想政治工作的“思想”范畴之外的。即使从哲学的角度来考究,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在实际认识活动中也是不能截然两分的,它们是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的。当然,心理活动在表现形式上是以感性特征为基础的。但是如果从“现实的思想”考虑,心理活动无论如何是不应排除在“思想”之外的,而且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作为感性表现形式的心理活动更容易为思想政治工作者所把握,针对心理活动实际所进行的心理分析、心理诱导和心理治疗是一种更容易奏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表达心理活动的“思想”概念主要有:其一“思绪”,多指复杂多端的心理活动或心理负担,陆龟蒙《江南秋怀寄华阳山人》诗:“贤彦风流远,江湖思绪萦。”即指此种涵义。其二“思慕”,多指由于敬仰某人,倾心某事、执着某念所产生的以渴望、苦盼、期待甚至痴迷为表现形式的一种强烈的、无法自控的心理指向活动。其三“思伤”,主要是指由于思虑过于专注,使脾气郁结,导致胸脘痞满;若其脾气因久郁而受伤,则运化失调、饮食无味,消化不良。《素问·举痛论》论思则气结云:“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这种生理上的“思伤”、“气结”导致实际行为的心理变态,如在群体生活中沉默寡言、抑郁寡欢;在工作、学习中消极应付、不求进取。以上三种表现都可以归结为“思想感情”,即很难用“内省”进行分析和加以区别的情感、知觉、意志、态度等等的混合物。 4、从个体素质的区分而言,思想是一种心态气质。 作为思想政治工作对象范畴的“心态气质”按其性质可划分为两类:健康良好的心态和不良心态。前者如“思想高尚”(一种道德、价值量度)、“思想广度”(一种思维水平量度)、“思想开通”(一种人生态度量度)等等;后者如“思想混乱”(缺乏明确的是非观念和坚定的行为准则)、“思想僵化”(缺乏顺应时代要求的生存和发展精神)、“思想抛锚”(缺乏符合社会化要求的思维素质而在某一问题上陷入误区)、“思想贫乏”(缺乏人生体验和自觉的自我提高过程)、“思想包袱”(缺乏自我疏导机制而产生的心理负担和压力)、“思维偏狭”(缺乏正常的社会生存心态而产生极端心理)等等。这两类心态气质的性质前者可概括为“充盈”,即前者的性质是积极向上、勇猛进取的,随着时间的日积月累和其优点的创造发挥,这一类“思想”可以不断丰满充足、正所谓“茆屋三四间,充栋贮经史”[1];后者可概括为“缺乏”, 即后者的性质是消极停滞、畸形残缺的,缺少与社会进步相一致的某些性质、功能、特征或正常标准,其相应的思维结构和心理素质都是不完善的。且其根源大都在自身所处的环境、教育、修养和经历之中,尤其是主体“以此世界为缺陷,安得圆满如意,自求称足!”[2] 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归纳可以看出,相对于思想政治工作范围而言,“思想”范畴主要是指人们的主观世界对外部客观对象的意识反映和心理情感。在外延上它与意识现象(思维、思想体系、思想态度、思潮)、精神行为(思索、思考、思虑、思致)、心理活动(思绪、思慕、思想感情)、心理气质(健康心态与不良心态)等等构成逻辑上的全同关系。而对时代政治的“认同”或“疏离”就存在于思想的这四类形式之中。 二、何谓“政治” 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范畴,“政治”概念的涵义大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1.就其科学性、严肃性而言,政治是一种社会科学。首先,政治本身的性质是一门管理和统治人的科学;是有关政治单元在内外事务中的组织指导和行政管理的科学;也是调整政治集团中个人与集团之间关系的艺术。如“政治学”就是利用从其它社会科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历史学)中选择的材料和方法,从事分析和叙述政治运动规律、政治制度过程、政治现象特点、政治关系基础、社会权力分配等等。其次,现实中的政治总是通过一系列具体活动或具体现象、具体手段表现出来的,因此就产生了研究和解决具体政治问题的各项分支性的政治科学,如专门研究制定政策、执行政策、改善政策制定系统的“政策学”或“政策分析”;专门研究政治单元划分和疆域辖区的“政治地理学”;专门研究社会结构与政治结构的关系,社会集团的构成及其利益关系,把权力、政党、团体、利益、公民意识、投票行为、价值观念、社会运动都作为其研究课题的“政治社会学”;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政治经济学”等等,都是把政治做为一种社会科学的特殊对象来研究的,以给从事政治活动和政治研究的人们提供规律性、科学性的专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