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也正在经历着历史性的深刻变革。近日,笔者到天津市所辖蓟县农村进行了以探索新时期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规律为内容的调查。笔者认为,研究和探索这一课题,对于落实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对于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谈谈笔者调查所得到的一些体会和认识。 一 农村干部对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在认识上的新转变 近几年,广大农村干部对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出现了转变。笔者了解到,蓟县农村在刚开始推行以家庭为基础的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头几年中,从领导到村民,曾经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一度出现过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倾向是忽视以至放弃思想政治工作,有相当一批乡村干部由于过去贯彻“左”的错误路线伤害了一些干部和群众,回忆起来觉得自己过去是费力不讨好,“里外不是人”,今后还是“少管闲事”为好;有的还认为,“家家要管责任田,哪有工夫管社员”。还有相当一部分干部和群众认为,“土地分到户,各找各的路,没有党员在,照样能致富”。总之,似乎没有必要搞什么思想政治工作了。另一种倾向是,一些乡村干部虽然也认识到有必要继续抓思想政治工作,但对新形势下如何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缺乏理解,思想上还存在着“左”的残余影响,工作方法老一套,以致引起部分村民的抵触和“顶牛”。在这种情况下,思想政治工作实际上也无法真正开展起来。上述两种倾向的出现,反映了部分农村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处于十分软弱涣散的状态,导致许多本来可以不发生或者少发生的问题一度急剧增多起来。 事实教育了干部和群众,他们从实际生活中体会到党中央一再强调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一齐抓的重要意义。特别是近几年,从县委、乡党委直到一些村党支部对新时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在认识上有了新转变,归纳起来最突出的有两点:一是他们大都体会到,过去那种“以阶级斗争为纲”、以政治运动去冲击经济任务的所谓思想政治工作路子,的确是一条走不通的死路子,只有把思想政治工作转移到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轨道上来,才是真正走上了正路。二是他们体会到,过去那种以政治运动和“大批判”带路,以“堵”和“压”为主的所谓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也是一条走不通的死路子。只有真正信任群众,依靠群众,采取以“疏”和“导”为主的方式方法才是正路。近些年来,许多农村干部按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引的方向去做思想政治工作,逐步尝到了甜头。他们从实践中体会到,只有坚持为经济建设服务,思想政治工作才能从根本上顺乎民心民意,受到群众欢迎,才能真正收到成效;在方式方法上,也只有坚持以“疏”和“导”为主,引导和帮助广大农民群众真正提高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水平,并切切实实帮助农民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思想政治工作才能重新恢复声誉。笔者在调查中见到,凡是这样对待群众的干部,无论在村里还是在田间,到处都有群众亲热地向他们打招呼、谈家常。事实说明,这样的干部做思想政治工作,群众就会信服。 广大农村干部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有这样的转变,是很有意义的。很长时期以来,我们的许多农村干部缺乏唯物史观的基本知识,不了解上层建筑必须为经济基础服务的道理,对于主张“政治可以冲击其它”之类的“左”的口号,缺乏识别和抵制的能力;再加上种种旧的社会意识的影响,一些人往往把思想政治工作视为“高人一头”的“训人”、“管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许多农村干部真正开始从认识上把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理顺”了,而且从实践中体会到,方向顺了,许多觉得难于办到的事办起来也顺当了。例如,实行责任制后,召开村民大会一度比较困难,但是凡是有关传达党中央关于进一步完善农村责任制精神的会议,大家都积极参加。再如,发动农民订《天津日报〈农村版〉》,有的干部原以为比较困难,但由于报纸是以大量版面宣传有关生产责任制的方针政策和普及发展农村商品生产的科学技术、文化知识,顺乎农民需要,所以这项工作开展起来就比较顺利。现在,全县上下约有70%以上的农户都订了报(其中有的是由村集体经济出钱给各户订,有的是各户直接到邮局订)。农民们说:“1斤鸡蛋(的钱)看半年,2斤鸡蛋看一年,学了不少知识,这点钱花得值。” 二 新时期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特点 笔者在调查中看到,蓟县广大乡村干部在探索适应农村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的方式方法方面,做出了许多努力和尝试。笔者仅就调查了解到的一些情况做一个粗略归纳。 第一,从县委到乡党委,都比较明确地意识到,要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健全党的基层组织生活,探索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新形式。其中较为突出的是翠屏山乡西山北头一村党支部实行的党员联系户制度。这个村党支部根据实行责任制后的新形势,把过去按生产队划党小组改为按党员所在的居民片划党小组,在党小组内根据每个党员的具体情况确定他在本居民片的联系户,多则联系七八户,少则四五户,要求每个党员要对自己的联系做到“十到户”,即:党的方针政策讲解到户;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宣传到户;计划生育工作抓到户;村规民约落实到户;家庭纠纷解决到户;贫困生活问题帮助到户;科学技术传授到户;各种合同兑现到户;移风易俗教育深入到户;群众意见听取到户。全村涌现出了一批受到村民信赖的好党员。他们有的帮助长期不合睦的家庭解开了疙瘩,重新和睦相处;有的帮助困难户克服生产生活上的困难,过上比较富裕的日子;有的专业户党员主动向群众传授自己的经验和技术,用实际行动帮助左邻右舍劳动致富。总之,党员以自己的模范行动提高了党的威信,也使群众从心里信赖党员。例如,有一次上级有关部门要求该村从丰收的良种小麦中留出两万斤做种子,有关部门用一般小麦来交换。最初有些村民嫌麻烦,想不通,认为这是吃亏的事。经过党员分别到联系户做工作后,家家户户都把晒干扬净的头场麦子留作上交种子,全村换出优良麦种三万多斤。该村的经验说明,一旦党员成了为群众排忧解困的贴心人,群众自然也就信得过党员的话,思想政治工作也就不难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