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92X(2015)01-0082-06 流言自古有之,在传统社会主要依靠口耳相传的人际传播方式进行。与新媒体相结合以后,流言突破了时空限制,以更短的时间辐射到达更大的范围,甚至可能在瞬间蔓延到各个角落。当代大学生面临着流言滋生和快速蔓延的环境,不可避免地卷入到网络流言传播当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充当起网络流言的“中转站”、散播者甚至是直接制造者。有调查显示,在2003-2011年被媒体公开报道的219起司法介入的造谣传谣案中,共提到91名涉案人员的职业,其中25%是大学生,占据最高比例。[1]鉴于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以及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对这一问题若不加以重视,不仅会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还会成为危害高校稳定甚至引发社会危机的冲击力量。因此,通过对网络流言在大学生中的传播路径和内在动因的研究,设计基于高校辅导员工作视角的应对策略和引导路径,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网络流言在大学生中的传播路径 把握网络流言在大学生中的传播路径,是有效应对网络流言影响的基础。网络流言首先并未脱离流言的基本属性,其本质特征是“广泛流传”和“未经证实”,具有信息分享和意见表达的双重属性。[2]其次,它是流言与网络相结合的产物,又有着新媒介技术所赋予的特点,能在短时间内以几何倍数扩散,甚至引发巨大的“蝴蝶效应”。再次,由于所处阶段和成长环境的特殊性,大学生的身心特点、思维模式、行为方式、媒介使用习惯等都左右着他们对于网络流言传播的态度和行为,这都使得网络流言在这一群体中呈现出不同于其他社会群体的传播特点。 1.大学生的“媒介化生存”和技术优势造就了接触网络流言的多元渠道 当代大学生与互联网同步成长,他们的信息获取、言语表达、社会交往乃至话语体系等都有着鲜明的新媒体特征,“媒介化生存”已然成为其真实写照。同时,大学生在媒介使用和信息技术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乐于并善于使用各种新技术、新功能和新应用。几乎每个人都会同时拥有QQ、微博、微信和人人网等社交账号,不少大学生还会使用开心网、豆瓣、陌陌等社交产品,也有较早尝试使用诸如Instagram、WhatsApp等在国外非常流行而国内尚属小众的社交应用,甚至有掌握网络“翻墙”技术的大学生更是会经常登录Twitter、Facebook、Youtube等海外社交平台。根据2014年5月的一项调查,即时通信、搜索引擎、博客、微博、社交网站、论坛在大学生网民中的使用率分别是97.7%、91.0%、86.5%、76.7%、60.0%、30.6%。[3]大学生使用网络进行信息检索、互动交流、自我表达的热情和习惯,使得他们接触信息的渠道更加广泛,获取到的信息更加复杂多元。 2.“对话”和“关注”是大学生获取网络流言的主要方式 大学生在从不同渠道获悉信息的过程中,都可能会接触到真伪难辨的流言。其中,最主要的获取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对话”,主要发生在两种情境中:一是基于现实人际关系的在线社交圈,如朋友之间通过QQ、微信等即时工具以“一对一”或“群聊”的形式直接交流,或是通过朋友圈、微博、人人网的信息发布、评论、私信等功能进行信息传播;二是基于共同兴趣或话题的虚拟社交圈,如贴吧、论坛、社区等,在现实中可能互不相识,只因某些共同的兴趣、爱好、地域等因素聚集到一起形成圈群,以社群化的方式进行信息互动。另一种获取方式是“关注”,即通过“加关注”来主动将某人作为自身的信源。调查显示,大学生关注他人的数量要远远多于被他人关注的数量。[4]这也成为他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关注的对象越多,意味着信息来源越丰富多元。 3.大学生对网络流言内容的兴趣点取决于话题的公共性和相关性 大学生会因个人的背景、经历、偏好、预设立场等对网络流言作出选择性关注,话题的公共性和相关性是引起兴趣的主要因素。首先是公共性。当代大学生参与公共生活的热情使得他们对当前的社会舆论热点颇为关注,主要有:(1)突发性灾难事件,如汶川地震、马航空难等灾难事件;(2)涉及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典型事件,如瓮安、乌坎等群体性事件等;(3)有关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民生领域的公共事件,如艾滋谣言、“学生被割肾盗肾”等。其次是相关性。一些与大学生关系密切或关联切身利益的流言,更易激发参与欲望,主要包括:(1)高校相关问题,如“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泄题”和屡传不休的“女大学生被强奸”等,(2)同辈群体相关事件,即对年龄相仿的青年群体抱以极大关注,如药家鑫案、杭州飙车案中的各种传言等。而对于自然灾害、农业生产、经济金融等领域的流言,大学生则不太敏感,这或许与他们对这些领域不太熟悉有关。 4.线上线下关联互动构成大学生网络流言传播的主要模式 在一场完整的网络流言传播过程中,传播呈现多通道模式。[5]这一特点在大学生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虚拟的网络传播和现实的人际传播相互作用,多种传播手段杂糅共存。一方面,大学生思维活跃,兴趣广泛,且拥有充足的闲暇时间,这使得他们在网上结成了众多不同的兴趣圈、生活圈,除了带来广泛丰富的信息外,还形成了不同的议论空间。另一方面,大学生以群体生活为主,社交关系相对稳定而密切。高校的集聚环境使得他们形成了大小不同的团体,包括学生会、同乡会、读书会等非正式组织,由此构成了流言的现实传播渠道。除此之外,他们还大多与原先的社会关系网络保持着经常性往来。因此,网络流言在大学生中的传播往往沿着这样的路径,即大学生个体首先从网络平台上获取流言,随即在身边的同学中进行分享和讨论,进而可能与网友(论坛、贴吧)就该问题进行互动,或是以电话、短信、即时通信工具等方式传递给家人和校外的朋友。在这个过程中,既综合网络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等多种形态,又涉及口述、电话、短信、QQ、微博等方式,还跨越了网友、同学、朋友、亲人等不同社交圈。这样的传播模式使得互动频率更高、流动速度更快、波及范围更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