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5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14)02-0030-06 生命观指个体对生命的认识与理解,是在与自我、他人和社会的互动中逐渐形成的,其发展和形成是一种复杂而渐进的过程。生命观的价值取向指主体在生命活动中行动的准则和追求的标准,因此从根本上决定了生命个体的相关行为。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精英阶层,决定着未来社会的潮流与走向,因此对其进行生命价值取向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大学生生命观价值取向存在的偏颇 1.部分大学生生命意识弱化 作为菁菁学子,大学生正当风华正茂之年,意气风发之时,是世人所钦羡的群体。在浓郁的书香校园中追寻心灵的宁静、理想的升华和个性的丰盈,超越庸常,引领时尚之主流。但是近年关于大学生的自杀、他杀等暴力事件却屡屡曝光,令各界人士感到扼腕。有学者搜集了近年来大学生自杀方面的相关数据,发现大学生自杀的特点主要表现为:自杀人数及占在校人数比例逐年增加,女性自杀人数及相对占比明显高于男性,其中理科生又略高于文科生,研究生相对占比高于本、专科生。[1]究其原因,外界社会环境固然是引线,但更本质的原因在于学生生命意识的弱化:缺乏对生命的关怀意识与对存在的终极精神追求;智力的无限扩展终究难掩存在的空虚与灵魂的寂寞;学校中盛行着攀比效应,学生追逐着名牌、荣誉,却忽视了心灵的成长与精神的充盈。 2.部分大学生生命态度消极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物质生活相对富足,但是如今大学生却频频在网络等媒介上抱怨“烦”、“无聊”、“迷茫”。湖北省教育厅生命教育功能开发研究课题组通过对武汉部分高校的大学生生命状况进行问卷调查显示,在“你对自己前途的想法”问题上,67%的大学生充满信心,19%的大学生认为应该顺其自然,14%的大学生感到前途渺茫;在“面对压力你会以何种方式应对”问题中,41%的受调查大学生寻求自我解决,19%会寻求发泄,28%选择求助他人,12%则倾向于逃避现实;有33%的大学生对于生命感到迷茫,没有方向;高达59%的大学生面对压力多采取被动应付,而非积极尽力消除。[2]可见,相当部分大学生缺乏对生命的长远规划,缺乏付诸实际的行动,面对挫折更多是求人不求己,所以总是在抱怨、徘徊。部分大学生缺乏青年人应有的积极乐观的心态和自律自强的精神,体现出生命态度的消极。 3.部分大学生生命价值功利 学者肖杏烟曾通过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对广州地区的10所高校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在“你最关心的问题”中,选择“自我发展”的占71.43%,“构建和谐社会”占16.48%,“祖国统一”占6.87%,“国际关系”占2.2%。[3]可见,大学生关注的焦点更多是个体自身,而非他人或者社会。另外,学者潘明芸、吴新平在对北京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石河子大学和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四所高校的1000名在校大学生的生命观调查中,关于“生命的价值”问题的结果显示,选择“对社会的贡献大小”的占30.1%,“事业的成功与否”的占30.8%,“品德的高尚与否”占20.3%,“金钱的多少”占2.5%,“权势的大小”占1.8%。[4]对社会贡献的大小属于对生命的社会价值,而事业、品德、金钱及权势相对来说体现的是生命的个体价值。根据以上数据,仅有30.1%的学生认为生命的价值在于社会价值的实现,而高达55.4%的被试认为在于个体价值的实现,更多考虑的是物质的充裕而不是精神的富足,反映出大学生生命价值的自我化与功利化,缺乏一种内在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二、大学生生命观价值取向偏颇的原因剖析 1.全球化背景下多元价值观的冲突 全球化的首要表现是经济全球化。然而,全球化的内涵决不只限于经济层面,它必然以某种方式渗透到政治和文化领域。[5]从当今世界发展来看,文化全球化已是一种普遍现象,它意味着跨国界文化的对话、交流与融合,不同国度、民族间多种文化的碰撞与冲击。价值观作为文化观念的重要因素,必然也发生某种融合与碰撞。传统上中国主要是以集体主义为主导的一元化价值观,面对全球化引起不同文化间的碰撞,当代中国社会人们在价值观方面正处于“跨入现代之门”的阶段,社会大多数成员已认同以民主、法治、理性、宽容为基调的现代社会核心价值观。然而,由于不同经济地位、政治地位、社会关系的差异,人们的价值观总体上呈现“失衡”的现象。[6]尤其是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易感群体,其身心并不成熟,社会经验尚浅,加之外界的竞争与就业等压力,在复杂、多元的异变环境中,无法准确权衡各种价值观的利弊,容易产生利己与利他、利益与理性、自由与约束、存在与虚无等对立取向间的冲突。价值观作为人生观的一种体现,决定主体的人生态度与行为,非理性的价值观必然导致人生道路的扭曲。视个人利益高于一切,忽视他人及集体利益,某些时候甚至藐视其他生命个体的存在,当个人利益受到威胁,会穷思竭虑维护自我利益,以致超越理智界限而酿下苦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