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477(2014)02-0181-04 “新媒体”概念是1967年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CBS)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尔德马克率先提出,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向终端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数字化媒体。[1]最早对政治认同概念进行详细界定的是美国政治学家罗森堡姆,他在1976年出版的《政治文化》一书中将政治认同界定为“一个人感觉他属于什么政治单位(国家、民族、城镇、区域),地理区域和团体,在某些重要的主观意识上,此是他自己的社会认同的一部分,特别地,这些认同包括那些他感觉要强烈效忠、尽义务或者责任的单位和团体”。新媒体的出现和传播,使得以拥有信息技术优势的西方国家在不断推进全球化进程的同时,也将西方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推销到了世界各个角落,这给世界各国的国家政治安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更是处于西方国家渗透、颠覆和和平演变的风口浪尖,国家政治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大学生接受了高等教育,是青年中的优秀分子,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但他们的政治认同正经受着信息社会的检验。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如何不仅关系到自身政治素质高低,而且影响到社会主义政治的建设和发展。[2](p70)探讨新媒体技术条件下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无疑具有深远而重要的意义。 一、新媒体视野下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特点 新媒体是继电视、报纸、杂志、广播之后出现的全新的媒体形式,它以信息量大、具有更强隐匿性、即时性、互动性等特点广为人们所接受。思想活跃,善于接受新事物的大学生,已经将资源丰富、信息传播快捷的新媒体当作学习和获取信息的平台,使用和利用新媒体技术已经成为大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具有以下新的特点: (一)实现了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隐匿性 新媒体技术的运用实现了人与人之间交流和沟通的即时和匿名特点,人们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突破了时间、空间、场地等客观条件的限制。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突破了以往传统的说教模式,实现师生的平等对话,减轻以往面对面交流给大学生带来的顾虑,教师可以掌握大学生的真实想法并据此进行切实有效的教育引导,增强师生沟通交流的有效性;利用大学生乐于通过互联网、手机、数字杂志、报纸等新媒体形式获取信息的特点,教育者有目的地将政治认同教育信息融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新媒体形式,实现政治认同教育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二)突出了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即时性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成熟和发展,飞聊、微信、微言、微博等各种应用于手机、移动设备和计算机终端的即时沟通软件越来越多,这使得即时开展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成为可能。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展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教育工作者可以随时通过电脑、手机等设备与大学生进行实时沟通和交流,在全面真实掌握大学生思想状态的同时,对外界环境中影响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因素予以及时有效的教育和引导,帮助学生对网络信息进行正确的选择和研判,强化大学生的政治认知和政治情感教育,巩固和提高其政治认同教育的效果。 (三)体现了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服务性 新媒体技术的传播和运用,彻底改变了以往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突出了学生在教学中主动参与教学、获取知识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充分运用网络、视频、即时互动等新媒体技术,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打破以课堂为主的单一教学形式,结合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生活实际,就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适时开展国情、社情、党情、民情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当今社会上出现的各种问题,努力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养。 (四)增强了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可接受性 新媒体技术以其互动性、快捷性、即时性和海量信息等特点,使利用手机、电脑等终端从互联网上获得大量的教育资源进行互动学习的学习方式广为大学生所接受。[3](p54)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展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可以通过飞信、微信、博客、微博、主题网站、网络论坛等多种灵活方式,将教育内容以直观生动的形式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有效克服传统政治认同教育的说教、刻板、枯燥、滞后、灌输等印象,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主动性,使政治认同教育更易为大学生所接受。 二、新媒体视野下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挑战 实践表明,信息网络化既给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提出了挑战,也给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带来了机遇。由于新媒体传播的无国界、超地域、跨文化等开放特征,使新媒体不仅仅是传播工具,也在发挥着塑造思想和建构观念的功能,所以,不同意识形态和文化政治势力都力争利用它宣传、争夺受众。[4](p108)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到大学生作为使用新媒体技术的主要群体在政治认同教育方面面临的严峻挑战,以提高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一)打破了以往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模式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信息化、数字化技术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交往、沟通、工作和生活的方式。对大学生而言,说教、灌输、典型示范等传统的政治认同教育模式在新媒体时代的冲击下,也逐渐丧失了以往的地位。大学生更乐于接受融交流、互动于一体的新媒体形式,但他们在对网络信息的选择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盲目性和盲从性,容易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如何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下,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社会焦点问题,提高其信息研判能力,是新媒体给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带来的挑战。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只有积极改革教育模式,关注网络舆论导向,共享学习资料,推送教育信息,利用飞信、微信、博客、MSN、QQ和论坛等方式与大学生沟通交流,掌握大学生的真实想法和思想动态,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及时有效的快速反应,才能有效应对新媒体时代的要求,提高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实效性和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