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285(2012)08-0095-04 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是一个理论探求与实践探索相结合的研究过程。理论探求,旨在明确思想认识,更新教育理念,理清学科本质,把握教育内涵,确定培养目标,确立教育原则,了解学生实际,规划教育内容,同时以其理论指导教育实践活动。实践探索,即结合学校实际,探求有效教育方式,旨在实施教育计划,落实教育措施,同时以实践检验、改进与完善理论。本项研究从理论探索到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再到实践中改进与完善其理论,都按计划得以实施,基本达到了既定目标。 一、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理论探索 大学生生命教育及研究是顺应高校大学生教育的实际而产生的一项重大的教育任务与研究课题。如何在高校开展生命教育并取得良好的成效,理论探索至关重要。本研究从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意义、本质、内涵、目标、内容、途径、课程体系等方面都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形成了一些重要观点或对策建议,现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确立现代的教育理念 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是基于对教育本身存在问题的深刻忧虑与反思,该研究对生命教育的意义进行了深入的论述。首先生命教育是保证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社会性以及灵性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它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引导教育大学生关注生命,了解自我是其健康成长的必要环节;理解生命,思考人生是其健康成长的重要课题;珍爱生命,快乐生活是其健康成长的基本素养。其次,生命教育是促进大学生把握生命真谛,提升生命价值,努力成才的应有之义。再次,生命教育是解决当前大学生自杀、伤人等突出问题,使大学生敬畏生命,珍爱生命的迫切需要和有效之法。大学生教育的实际说明,解决大学生轻生问题迫切要求生命教育,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急切呼唤生命教育,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急切需要生命教育。 由此而言,生命教育作为教育的价值追求,是关于生命意义观的教育,是争生立命之根本的教育,是人生价值观知行合一的全人教育,其目的在于帮助大学生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意义,确立生命尊严的意识,高扬生命的价值,使他们能够拥有一个美好的人生。那么,生命教育就不是一个简单的学术命题或开设一门课程的问题,而是以“生命”为中心和原点而展开的一项基础教育、通识教育,是关系大学生生命质量的教育。进一步讲,生命教育即是大学生生存、生长、生活教育与成长、成才、成功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应有之意,也是当前高校加强与改进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迫切需要。它对大学生健康成长、顺利成才以及走向成功,创造生命价值,成就人生事业,获得幸福生活等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极其重要的意义。只有确立了这样的现代教育理念,才能把大学生生命教育纳入到高校教育与管理的系统之中,整体规划,全面实施,才能真正把2010年7月29日正式公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的“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国防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战略主题与精神落实到实处。 (二)明确科学的教育内涵 开展与实施大学生生命教育,不仅要明确其教育的意义,而且需要理解其教育的内涵,这既是理解大学生生命教育内在规定性的理论探讨,也是把握生命教育实际操作性的实践问题,它对于在开展与实施大学生生命教育过程中,明确根本的教育目标、把握主要的教育内容、确立基本的教育原则以及采取有效的教育方式等,都有其重要的意义。所谓大学生生命教育即关于大学生生命观方面的教育,具体结合我国大学教育的实际,大学生生命教育进一步可以认为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综合运用哲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理论,帮助与指导大学生树立生命意识,认识生命意义,激发生命潜力,促进生命成长,提高生命质量,创造生命价值的一种教育活动及过程。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涵包括三层意思:一是教育的方向性,即以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思想,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为理论基础,对大学生实施生命教育与引导,使其树立科学的生命观。这是社会主义大学的生命教育与其他社会形态、社会制度下以及宗教信仰下的生命教育所不同的本质所在。二是教育的过程性,即教育要体现生命的整体性和人的主体性,以及按照大学生成长与发展的规律、社会适应与需求以及生命成长过程来实施教育。三是教育的目的性,即通过生命教育,培养与引导大学生关注生命,珍爱生命、构建健全人格,开发生命潜能,培养人生智慧,总之,为大学生提高生命质量,实现人生价值和终身幸福奠定基础[1]。 (三)坚持正确的教育原则 大学生生命教育是一个严肃而又重大的课题,它不仅是学校面临的重大教育问题,也是大学生面对的根本人生问题。为此,大学生生命教育必须把握其正确的基本原则,以避免生命教育形式化、庸俗化、低级趣味化,甚至偏离正确的目标要求,保证与促进生命教育坚持正确的方向与健康内容,不断深化,真正取得良好的成效。这样的原则,既要体现大学生成才教育的宗旨,也要贯穿大学生“三观”教育的要求,还要符合大学生成长过程的规律。 其基本原则即是:第一,坚持正面引导的原则,即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施生命教育,引导学生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成全生命,敬畏生命。第二,贯彻系统教育的原则,即生命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应注意教育工作的全面性(整体规划,全面安排),教育过程的全程性(大学四年,全程实施)以及教育人员的全员性(教职员工,人人有责)。第三,保持内容协调的原则,即整合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日常生活教育等各个方面的教育,使之相互协调渗透,形成合力,尤其是使其方向与目标相互一致,内容上相互补充,方法上相互借鉴,效果上相互促进。第四,注重联系实际的原则。即一方面结合学生的实际与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避免干巴巴、不着边际的空洞说教性教学。另一方面重视实践教育,使学生在认识、实践与体验的过程实践活动中,体验和体悟生命及其价值,从而养成珍爱生命,成全生命的意识和素养。使生命教育有声有色有效,真正发挥生命教育涵养生命、滋润生命、丰富生命、提升生命的功能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