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528(2013)06-0102-004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对大学生加强生态文明教育,不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也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要求。生态文明教育既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新的内涵,又为大学生综合文明素质的提高给予了有力的支撑。 一、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之中,这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认识。要顺利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对生态问题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和把握,真正实现理论上的高度自觉。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其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具有很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帮助他们廓清生态思想认识上的迷雾,增强生态文明意识,对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好地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需要指出的是,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大学生来说,加强生态文明教育,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且对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都是非常有益的。 1.生态文明教育有利于大学生自身修养和文明程度的提高 生态意识是生态文明的思想基础、精神依托和动力源泉。生态意识并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需要通过教育逐渐培养起来的。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态意识和良好的生态行为,这就要求大学生对自己的观念和行为进行认真的反思和审视。这种过程,也是大学生自身修养和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就总体而言,生态文明旨在要求人们自觉地去善待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力求使自然在满足人类物质和精神需要的同时又能够保持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生态环境的动态平衡要求人们必须树立新的生态文明观,要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在此基础上,牢固确立尊重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确立追求代内和代际正义、公平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而要确立这样的理念和观念,又必须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对于大学生来讲,培养这种生态意识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文明、修养的训练过程、提高过程。正是大学生文明水平的提高,才展示了未来全社会生态文明的希望。 2.生态文明教育有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生态文明教育虽然指向的是生态领域,但涉及的内容则是多方面的,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生态文明教育也是一种系统教育。这样的系统教育,既扩大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领域,也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了广阔的训练平台。首先,生态文明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强调人对自然的尊重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人类的利益追求要符合自然界的发展规律,强调大学生在行为上要自觉承担起对自然环境的责任,这一切均突出了生态道德伦理。这种道德伦理的倡导和确立,有利于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健全完善以及对功利主义观念的超越。其次,生态文明教育要求大学生从整体性视野来看待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突破了以往那种孤立研究自然和社会现象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论的局限,把人对自然的改造和利用纳入到社会整体文明的范围内、纳入到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范围内,反对无止境地追求物质享乐,反对人对自然的过度征服。这种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念。最后,生态文明教育要求大学生合理利用自然规律,从全局利益考虑局部利益,以长远利益统摄眼前利益,并倡导与之相适应的生态责任、义务以及生态行为准则,这对于加强大学生行为规范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3.生态文明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全面能力的培养 生态文明教育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既包括自然、经济,又包括政治、文化、社会等。生态文明教育就是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并通过自身的行为,促进实现这些关系的协调和谐。由于和谐社会是由人构建的,人不仅仅是当代人,还包括后代人;人既是和谐社会的享受者,又是和谐社会的建设者,经济发展、环境质量、生态平衡归根到底是由人的因素决定的,因而构建和谐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是内在统一的。社会的和谐发展,不断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开辟广阔道路,提供前提、基础和条件;而人的全面发展,又不断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注入新的内在活力,提供发展的强大动力。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大学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他们能否把生态意识作为自觉的理念,能否具有健全的生态人格和科学的生态道德意识,将关系到和谐社会建设的成败。显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强烈呼唤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而生态文明教育对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应当看到,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社会确实创造了巨大的文明,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的繁荣与辉煌。然而,在这种繁荣与辉煌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个巨大的灾难:资源的枯竭、环境的污染、物种的灭绝、疾病的蔓延等,已经构成了人类新的生态危机,严重危及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生态危机,表面上是自然环境的破坏,实质上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和人的发展的严重扭曲。生态文明教育实际上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说,全面发展的现代人不仅要有处理人际关系的良好品格,还要有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优秀品质;不仅要有健康的生态意识,同时要有实施生态文明的能力和素质。因此,是否具有良好的生态文明观念,构成了当代大学生是否全面发展的衡量尺度之一;[1]生态文明教育无疑有利于大学生全面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二、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 要使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具有针对性,必须对其现状有一个比较清楚的了解和把握。应当看到,经过近些年的广泛宣传教育,大学生的生态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程度也有了明显增强。但是,存在的问题也是明显的,主要表现在: 1.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资源相对缺失 目前,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表现得相对缺失,甚至远远滞后于其他的教育传播方式。大学生往往只是通过报纸、网络、电视等媒体关注生态问题并逐步意识到生态问题的严峻。我国高等教育在这方面的缺失与全社会急需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客观需要是极不相符的。尽管很多大学生已经认识到接受生态文明系统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感,但却因为学校在这方面缺乏专门的课程设置和资源的投入而得不到必要的理论指导和信息获得。高校作为培养国家未来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重要场所,这种教学资源的空缺对我国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无疑是雪上加霜。[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