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起源于美国,60-70年代传入日本、近年来引进到我国的CI战略实际上是一种企业形象战略,这种企业形象战略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内部的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一、CI战略是思想政治工作——生产经营新的结合点 实施CI战略即是企业通过内部营造并向社会展示良好的个性形象,从而赢得竞争优势的谋略。这种战略要求企业具有为社会所认可、信赖的价值取向,独具鲜明特色的经营方针和行为活动方式。在营造企业形象的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从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对企业的价值取向、经营理念进行综合提炼,对企业的经营方针和行为活动方式加以积极的引导,对职工的思想言行予以深入细致的疏通,为企业的生产经营顺利驶向既定的目标和方向导航保驾。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尤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一直在不断探索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结合的新途径、新方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企业越来越走向市场化、国际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如何更好地发挥自身的教育导向功能和服务功能,成为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一大新的课题。CI战略立足企业的长远利益,紧密围绕经济效益这个目标,广泛深入而又极其精细地营造企业的内部形象和外部形象。在实施这个新的商业战略的过程中,CI战略所需的企业各个方面的统一化、同一化、个性化,要求企业政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对企业员工的观念言行予以积极的引导和规范,这样,就为培养企业员工正确的道德意识和良好的环境意识,树立社会责任感,建立内部融洽的协作关系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新机遇。CI战略是一种经济发展战略,但它蕴含极其丰富的精神文明建设内容,有利于克服“两张皮”的弊端,成为目前走向国际化、集团化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结合的最佳方式。 二、CI战略为企业精神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 长期以来,我国的企业精神教育都存在一个较为明显的缺陷:缺乏个性化。在我国数以万计的企业中,企业精神的用语几乎千篇一律,多如“团结、拼搏、求实、进取”等等,即使更改或增删一两个词,由于缺乏企业自身特殊性的内涵,照样给人一种雷同之感。像大庆油田的“铁人精神”,鞍钢的“孟泰精神”,对各行各业都具有普遍的教育意义,但相对而言,这些精神对本企业同行业同时代的员工教育效果更佳。每个企业的员工一般都对符合本企业自身特点的企业精神更容易认同,更容易引起共鸣,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人和事更容易激发起兴趣。 CI战略重视企业理念、企业精神、经营哲学的个性化差别化,要求企业在全面、客观调查的基础上,结合企业的行业特点、历史、文化、经营内容和战略方针等诸多因素,精心概括提炼好企业理念,作为企业形象识别的灵魂。如北京百货大楼的“一团火”精神,强调对待顾客温暖如春,全心全意为顾客服务;沈阳商中阀门厂的“阀门精神”,寓意着像开阀门那样勇往直前,像高温高压阀不畏困难,像最小量阀的团结协作,像回止阀的令行禁止精神;海尔的“一滴水也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的企业理念;美国IBM公司的“最佳服务精神”;日本佳能公司“自发、自治、自觉”的“三自精神”;索尼公司的“土拨鼠精神”等等,都具有极其鲜明的个性特征。这种个性化、差别化的企业精神教育大大有利于改变过去那种忽视单个企业特点、过多地强调各个企业都能适用的共性教育,有利于提高企业对员工的教育效果。 三、CI战略为企业道德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CI战略以优质产品为基础,注重信誉、服务优良,对外追求良好的公关形象,这就要求企业讲究社会公德、注重商业伦理、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热心公益事业;同时CI战略需要对员工的行为进行较为严格的规范,积极培养员工的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这种在CI战略总体目标统辖下积极树立员工形象化的道德建设和思想教育,与传统的自上而下的较单纯的道德说教相比显然更有生机。它把员工的教育培训与规范约束管理相结合,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为企业的道德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CI战略为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增强企业凝聚力开拓了新的思路 当今世界的竞争主要是以经济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实际是各国企业集团和大企业之间的竞争。随着我国企业经济的日益国际化,以及适应我国恢复国际关贸总协定成员国地位的需要,企业的爱国主义教育应主要集中在关心国家的经济实力、增强危机意识,为本企业的经济发展尽忠尽责上。 CI战略强调企业的整体效应,要求企业成员团结在同一企业理念下,适应同一种经营风格,为同一目标而共同奋斗。这不仅仅表现在视觉形象设计等形式上,更要深入渗透到企业员工的观念意识里面去,形成企业及其员工的具体行为活动。CI战略的“灵魂”——企业理念影响到方方面面,指导企业的一切,具有非凡的凝合作用。 因此,在新形势下,CI战略为我们增强企业凝聚力,加强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找到了根本落脚点。通过经济建设这条红线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又开拓了一条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