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文学经典 文学经典是在人类文明社会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它承载着人类在历史上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理解,并为我们现在社会和个人的生活提供借鉴。因此,文学经典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是我们需要阅读的书。文学经典不仅需要我们阅读,而且也需要我们不断地给以阐释,从而认识和理解文学经典,不断发现文学经典的新价值,使它们能够继续成为经典。同时,我们也需要在对文学经典的阅读和阐释中去发现伪经典,从而把它们从经典书目中清除出去,以保证其经典的特性。文学经典是在不断的阅读和阐释过程中形成、发展和完善的。 从语源上说,“经典”一词来自闪族语qan,意为向上生长的芦苇,但在古希腊文学中,“经典”这个词只是简单地指垂直的东西如竿子、长矛或横梁等,但是它最重要的意思是在建筑中用于表示尺寸的规则,先是指正确的尺寸,后来指正确的比例。古希腊有一位名叫波利克里托斯(Polykleitos or Polyclitus)的美学家和雕塑家,写有一部现已失传的美学著作,名为《经典》(Kanón),这大概是最早把经典作为术语使用的学术著作。波利克里托斯大约于公元前450-440年创作了现在称之为《持矛者》(Spear-Bearer)的雕像,名字也叫《经典》(在希腊语里被称为“
”,在拉丁语里被称为Doryphorus”,都意为“经典”)。他企图以这座雕像为例说明他在同名美学著作《经典》中讨论的“匀称”(symmetria)。“匀称”是在视觉艺术中使用的术语,通常描述一种站姿,肩膀和胳膊扭转,偏离躯干正轴,与臀部和腿不处在同一平面上,用一条腿支撑身体重量,给人以轻松和舒展的感觉。当一条腿从静止变为运动时,它又可以表现出蕴含的紧张感①。 在后来的发展中,经典被理解为“规则”或“法则”,自古希腊以来,这一直是对“经典”这个词的最普通理解。在18世纪学者兼小说家约翰逊(Samuel Johnson)编纂的《英语字典》(A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里,“canon”(经典)条目下共有8条释义②,大多与宗教有关,似乎没有把文学包括在内。他的第一条释义仍然沿袭了传统,把“canon”解释为规则和法则。虽然在约翰逊的解释中没有包括文学,但是他在释义中却引用了莎士比亚、斯威夫特、培根、华兹③等文学家来解释经典,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经典离不开文学。但是,什么是文学经典以及文学同经典的关系,仍然是一个看似清楚而实际上需要探究的问题。约瑟夫·克罗里克教授说:“文学与现代性的冲突关系在目前众多书籍的论战中重复着。我可以把持续不断的关于经典性的论争,尤其是有关经典性目前的形式的论争,不仅看成一种枯燥的历史主义的模式,而且也看成是有关经典形成的观点的重复。任何关于经典性的观点必然都是脱离文学的观点,但是却没有一种东西像文学那样离不开经典的观念。我们当前面临的困境,源于我们对究竟什么是经典以及什么是文学这两个词的基本误解。”④因此,我们只有把经典置于文学的视域之中,才有可能讨论文学经典,否则就会像约翰逊一样陷入困境,讨论文学证明的是宗教经典。 正如布鲁姆所说,经典的原义是指我们的教育机构所遴选的书,是接受教育者的必修书目。佛克马认为“经典是指一个文化所拥有的我们可以从中进行选择的全部精神宝藏”,“文学经典是精选出来的一些著名作品,很有价值,用于教育,而且起到了为文学批评提供参照系的作用”⑤。就文学而论,经典指的是公认的最重要的文学作品。同时,经典也是文学修养的必知之书和必读之书。相对于所有文学作品而言,经典的数量是比较少的,但是它们却能反映整个文学的面貌。学习和掌握了这些经典作品,就具有了文学的修养。反之,即使阅读了大量的非经典性的作品,也不能说就有了文学的修养。布鲁姆说得好:“不能让人重读的作品算不上经典。难以避免的类似是色情作品。”⑥ 文学经典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的,时间和空间是文学经典化的载体。缺少了文学经典形成的历史时间及其空间,文学经典就不可能形成。自从“经典”一词作为一种尺度规则被广泛地运用于建筑、雕塑、伦理、法律、语法等领域以来,经典就包含了让人们学习和模仿的“范例”的意思。在古代希腊,作为文献流传的文本大多与文学有关,作为学习的经典除了文学外并没有太多的其它选择。为了学习演说,阿提喀人编纂了十位演说家的名录。为了学习诗歌,亚历山大时代的《王官选集》(Palatine Anthology)编选了由九位抒情诗人的作品组成的诗集。无论从当时还是现在的标准看,名录和文集都是要选择最好的作家和作品供人们学习和模仿。因此可以说,以教育、学习和继承为目的的文学经典化过程在古代希腊就已经开始了⑦。 德国学者库尔修(Ernst Robert Curtius)在他的类书式的巨著《欧洲文学和拉丁中世纪》(European Literature and the Latin Middle Ages)中通过对欧洲文学史的追溯,指出“文学中经典的形成总是在不断地对古典作品进行一种选择”,在作家目录、课程、文学史和经典趣味中体现自己。正式的经典是经由教育机构、权威人士和报章杂志确立的,而确立经典的目的是为了教育⑧。实际上,文学经典的确立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在知识和道德两个方面的教育需要,因此文学在每一个时代都要按照这个时代的知识和道德标准被重新评价和选择,才能作为经典继续存在。所有的文学,无论它们在产生之后如何受到追捧还是如何受到批判,这都不能被看成是最终的评判。在文学历史上,当时遭受不公但被历史证明是伟大而不朽的经典作品的范例不胜枚举。例如,荷马的史诗和希腊的悲剧,都曾遭到柏拉图的批判。薄伽丘的《十日谈》、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弥尔顿的《失乐园》等都曾经被罗马教廷列为禁书。这些经典作品的遭遇说明,只有时间与历史才是最为公正的裁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