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528(2013)05-0119-004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网络已突破其固有的传播媒介的性能,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尤其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网络不仅改变着他们的生活方式,也深刻影响他们的思想观念,部分大学生在享受网络带来便捷的同时,也暴露出了道德失范的问题。当前,网络社会道德标准尚未确立,网络相关立法尚不完善,如何规范大学生网络行为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与重要的课题。 一、高校学生网络行为现状分析 本文以3G通信技术的发展和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的发展为时代坐标,以“高校学生网络失当行为”为主要关注内容,开展了“互联网环境下的当代大学生”、①“‘90后’大学生在微博虚拟环境中的自我形象构建”、②“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化传播研究”、③“大学生对微博实名制的认识”④等系列调研,并借鉴了其他地区和高校近两年的相关调研成果。具体情况如下: 1.高校学生网络行为总体评估 高校学生网络行为总体文明健康。调研显示,移动上网增加了大学生随时接入互联网的可能,但并没有增加学生的上网时间。总体来说,学生上网时间分配较为合理。而且,学生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能兼顾知识获取与休闲放松,上网旨趣呈现出积极健康的特点。同时,很多学生也乐于通过网络为他人提供帮助,如主动发布学习、生活方面的“攻略”,义务转发各类实用信息、求助信息,利用网络平台组织网上网下的志愿者活动等等。总体来说,网络的使用对高校学生主要起到了拓展人际交往,释放精神压力,展示自我个性等正面促进作用。 高校学生网络行为呈现出时代新特点: 第一,移动互联网日益影响着学生的网络行为。移动互联网即“移动通讯+互联网”,它具备随时随地在线的突出优势,极大地改变着包括高校学生在内的网民的网络行为及日常行为方式。综合多项调研结果,目前95%以上的高校学生拥有手机,其中有60%左右的学生每天使用手机上网,但手机上网总时长并不多,平均每天使用手机上网超过1小时的占25%左右,控制在15—60分钟的占60%左右,15%左右的学生每天手机上网少于15分钟。高校学生手机上网应用活跃,学习、休闲、娱乐、社交等都有涉及,其中以看新闻、聊天、信息检索和阅读网络小说为主。调查显示,认为自己对手机的依赖程度较强以及一般的学生比例相当。对于手机上网的利弊,43.14%的学生认为“利大于弊”,43.79%的学生认为“因人而异”,只有7.19%的学生认为“弊大于利”。可见,大多数高校学生能够理性对待手机上网,虽然他们活跃于移动互联网,但并没有沉迷其中。 第二,自媒体在大学生中广泛普及。自媒体,即“新闻媒体3.0”(we media),其依托于互联网技术产生,载体从早期的MSN、QQ等即时通讯软件扩展到现在的论坛(BBS)、博客(个人空间)、社交网络等。根据自媒体使用情况调研,排在大学生使用频率前三位的自媒体依次是:即时通讯工具(48.5%)、微博(19.8%)、SNS网络社区(12.4%),博客以11.5%位列第四。可以说,自媒体正在为大学生所广泛使用。 第三,微博成为大学生网络“新宠”。受访对象中80%的学生了解微博,74%的受访学生表示已经注册了微博,在尚未注册微博的学生中,56.5%的学生表示准备近期开通微博。可见,以“90后”为主体的高校学生对微博表现出了较高的热情。但从学生登陆微博的频率以及每次登陆微博时长的调查情况来看,高校学生的微博粘着程度并不高。此外,高校学生使用微博,钟爱微博交友功能和信息传播功能,调研显示,24%的学生开通微博是为了交友,17.3%的学生是为了表达并传播自己的观点。有超过七成的大学生在看到有意思的信息时会通过微博群发。 2.高校学生网络失当行为的主要表现 高校学生网络行为总体健康向上,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包括网络失范行为和网络异化行为。 第一,高校学生网络失范行为。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是在网络空间中发生的违反道德和违法犯罪的非理性行为。网络失范行为表现为肆意性的网络行为和侵犯性的网络行为。一是侵犯知识产权。主要表现为利用网络抄袭文章和使用盗版。近60%的学生承认自己曾利用网络抄袭文章,另有26.1%的学生承认曾下载、使用盗版软件和音像制品;⑤二是浏览并传播黄色暴力信息。调研中,有23.3%的学生曾浏览过色情暴力网站,其中近15%的学生承认是有意浏览,还有部分学生表示是无意中闯入。⑥与浏览黄色信息相比,高校学生传播黄色信息的比例较少,行为较为隐蔽,影响范围较小,大多限于男生熟人圈子内部;三是威胁网络安全。主要表现为黑客行为和传播网络病毒,这类行为对技术要求很高,发生比例较小,但危害和不良影响却很大。调查显示,如果有可能,18%的大学生愿意模仿网络黑客行为;四是传播未经证实的消息。对于未经证实的信息,37.4%的学生直接转发或评论,32.5%的学生会在看完内容之后转发,只有15.3%的同学会在独立判断之后再转发评论;五是浏览被政府屏蔽的网站。通过特定软件等手段浏览被屏蔽网站的行为被称作“翻墙”。有32.8%的学生曾浏览被政府屏蔽、需翻墙进入的境外网站,甚至以此为潮流,认为这是了解真相的便捷手段;六是查探或暴露他人隐私。调研中,27.3%的学生承认曾通过网络查探他人隐私;6.6%的学生承认曾通过网络暴露他人隐私,其中7.1%的学生表示经常如此;七是言语攻击。22.2%的学生承认曾在网上“说脏话、谩骂他人”,但大多数是指向陌生人。另外,大部分受访学生都承认自己曾在网上发泄负面情绪。有较高比例的学生在跟风抱怨时只是一种盲目宣泄,有少数学生以频繁批评社会作为自己思想独立成熟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