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789(2017)05-0059-07 2016年7月12日,菲律宾南海非法仲裁事件极大地激发了国人的爱国热情。随着中国政府对其发出“中方不接受不承认的无效裁决”表态,这一闹剧引爆网络舆论,许多网民以图片、漫画、宣传、故事、歌曲、直播等各种形式在朋友圈展现了赤诚的爱国心。[1]但是,一周左右,一些民众逾越了这场荒谬裁决核心问题的外延:有的网友谩骂未发表反对南海仲裁案声明的明星[2];有的网友开展了网络端的“站队互骂”[3];有的地方民众如河北乐亭、长沙、杭州等走上街头围堵抵制肯德基店铺[4];还有的公司发出爱国通知,要求员工换掉苹果手机,买iPhone7将开除[5]。事实上,从2012年开始,网络上不断掀起关于爱国行为的是与非争议,即人们因某一事件直接或者间接引发各类行为是否是爱国行为的争议。从发生上看,这类争议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主流媒体开展的,另一类是网络敏感事件引发的。近年来主流媒体开展的爱国主题的调查主要有两次。一次是南方都市报针对2012年钓鱼岛争端引发国内大规模的反日保钓示威游行而演化成“打、砸、烧”的泄私愤情形,开展了一次针对名人、公知、环卫工人、小学生等90多人“当下应该如何爱国”的调查,然后按照姓名、年龄、身份、谈话内容逐一列出每个人对爱国的不同看法,向社会传播了他们的“爱国方法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6]另一次是中央电视台在2013年国庆周推出的“爱国让你想起了什么”大型调查活动,随机采访了海内外2000多位不同行业从业者心中的“爱国”,在央视新闻栏目和网络媒体连续一周原生态的播出,引起了社会广泛的热议。[7]遗憾的是,两次主流媒体展示的普通个体心中形形色色的爱国思想与行为观念与社会大众心目中建构的模范爱国事迹产生巨大落差,并没有对人们的行为产生有效引导,反而引起了一些网友和媒体的刷屏式嘲笑。[8]另一次,近几年发生的网络敏感事件不断引发有关爱国行为是与非的争议。其主要包括:“拔日本大使驾座国旗”事件(2012),“李娜不爱国”事件(2012),“观升国旗扔垃圾不爱国”事件(2013),“七千人赴美旅行团引争议”事件(2014),“范玮琪阅兵晒娃被指责不爱国”事件(2015),“赵雅芝爱国微博”事件(2015),“李嘉诚撤资不爱国”事件(2015),“黄金周国人去日本‘爆买’”事件(2015),“爱国青年约架”事件(2015),“游客曼谷机场唱国歌维权”事件(2015),“苹果手机输入法”事件(2016),砸现代汽车事件(2017),等等。这些敏感事件引发的爱国争议基本属于对他人的爱国行为是与非的评判,折射出当下很多国民对爱国行为的是与非存在很大争议和认识误区。因此,在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背景下,探讨法治国家爱国行为的建构逻辑、评判目的、评判原则以及实践创新对国民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践履爱国行为、汇聚构筑中国梦的最佳合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爱国行为认识与实践的误区 爱国行为是爱国主义教育的落脚点。青少年爱国行为的认知来自学校、社会、家庭的有关爱国主义的教育和宣传。目前,主要通过学习、参观爱国进步人士与民族英雄的典型事迹即“模范动力模式”教育来激发青少年践履爱国行为的。但这种单一模式的行为导向带来青少年对爱国行为的一些认识和实践误区。 (一)爱国行为的认识误区 当前,我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在爱国行为引导方面出现了一些认识和实践的问题。爱国主义是一种态度主张,它包含爱国思想、爱国情感、爱国意志、爱国行为,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青少年爱国主义的教育目的是让孩子们对祖国形成一种真爱、敢爱、会爱的认知与能力。真爱就是培养孩子对爱国思想的认知与理解,树立“自尊心和自豪感”,增强国家和民族认同;敢爱追求爱国情感的真情流露与表达,“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会爱就是教育青少年做出促进国家“统一、繁荣与富强”行为[9],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10]。虽然很多青少年的爱国思想丰富,爱国情感深刻,爱国意志坚强,但一到践履爱国行为时,总是感到有些迷惘。具体地说,有以下几方面表现:一是有些同学认为自己现在还年轻,又没有什么本事,爱国是宏大遥远的事,等到将来有能力时再去爱国的“将来报国”思想。有些同学甚至认为现在连自己都不能养活的情况下谈爱国有点奢望,类似《茶馆》中常四爷发出的“我爱国谁爱我”的慨叹。二是有些青少年认为只有做出报效祖国的大事才算爱国行为,比如参加保卫国家的战争、代表国家荣获各类比赛奖项、创造出国字头的科研成果,等等。这就是“大事爱国”思想。尽管先辈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古训,但发现周围几乎没有普通人的爱国行为受到社会的关注的现象。因此,他们一谈爱国就显得自卑和无奈,长久不能报国的挫败感形成了“小民不敢爱国”的害羞心理。三是爱国行为成为特定时间特定地点完成的特定仪式行为。尽管青少年从牙牙学语都开始接受家庭、学校、社会的爱国主义教育,但长期成人视角的灌输说教,很多孩子们慢慢形成了一套固定化的爱国行为模式,如升国旗、唱国歌、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讨论国家理想之类的仪式化活动。即使老师强调热爱祖国从小事做起,孩子们还是很难感受到“自己的小事”与“国家的大事”之间的联系。这种把自己的生活与爱国活动隔离开来的教育慢慢形成了“仪式化爱国”思想。四是一些青少年分不清爱国行为的是与非,不反思自己的行为,但喜欢对别人的爱国行为评头论足,用自己的爱国方式去评判别人的爱国行为,甚至演化为侵犯他人权利的违法行为,可称之为“类我爱国”思想。近几年频发的网络敏感事件引发的爱国行为是与非的争议,就是一些青年用各自的爱国行为标准评判他人而掀起的网络暴力,实质上演变成了一种党同伐异的道德绑架,凸显了我国青少年对爱国行为的认识误区。